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芬兰喜欢上中国了吗?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半时间在上海,还有一半时间在芬兰,这就是潘剑锋――“芬兰革新设计周”创意总监、字研所SHTYPE创始人。在潘剑锋又一次前往芬兰办展之前,我来到他位于静安寺某高层商务楼的办公室。
一下午的聊天,本想聊些有关当代艺术的话题,毕竟他的作品不久前刚和丁乙、胡介鸣、刘建华、鸟头等共同参加了上海当代艺术馆开馆十年“依然上海”特展。然而,在与这位从国际著名广告公司智威汤逊设计的总监转身自由艺术家聊天时,仍能感受到他对于设计,对于跨文化交流,有他的话要说。从中,亦不难看出芬兰为何钟情于亚洲设计师,近年又为何对中国设计师特别有兴趣。
至于芬兰人为何如此,一方面缘于中国古老又勃兴的文化,另一方面可能是因为中国庞大的市场的缘故。
国际化生活与中国传统对接
谈及与芬兰结缘,潘剑锋坦言自己是“一不小心混入北欧圈子”的。这一切都是源于大约10年前的一个项目。“这是一份来自赫尔辛基的邀请。本来,我已经开始越来越多地涉足艺术创作,然而因为那个设计邀约,我在芬兰呆了一个多月。”
潘剑锋上世纪70年代中叶生于温州,因父亲工作关系,儿时的潘剑锋一家四口借住在温州最古老的藏书阁――玉海楼。“清朝的故居有着一般人无法想象的幽静与雅致,我们就生活在这座古典的建筑之中。”回忆起儿时的这段时光,潘剑锋直言对他影响很大。从5岁多开始,直到读初二之前,潘剑锋一直生活在玉海楼,年少时,临习毛笔书法,对着池塘画荷花之事,至今仍历历在目。他甚至给我看了一幅珍藏至今的6岁时的国画作品,那荷花池、莲叶瓣,有模有样,若非落款一看就是孩童稚气,真是一时难以分辨何人作品。
后来,他求学于中国美院,又负笈英国英格兰中央大学,再到上海工作。
从潘剑锋的成长背景就能看出,他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学养,特别是对于毛笔、宣纸等,更是驾轻就熟的。同时,他拥有国际背景,有欧洲生活的经验,也有在国际知名广告公司工作的经历。而上海,正是中国最国际化的一座城市。
翻看潘剑锋的履历,他在英求学期间,就曾做过“中国书法与西方字体”的研究,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是担任英国华人艺术中心“中国造――当代中国设计在英巡回展”的总设计师和策展人,这是首次在英国展出的中国当代设计展。回国后在深圳言文设计工作短短8个月,潘剑锋创作的系列设计作品“深圳市本色酒吧网站”既获全场“平面设计金奖”;英国伯明翰博物馆与艺术画廊动态网页设计获“网页设计奖”;本色酒吧视觉形象设计获“企业形象设计奖”等。
“国际客户,特别是高端客户,在设计里一定会要求文化内涵上的契合与对接。”潘剑锋直言,“并且这种跨文化的对接,一定又是一种艺术的方式。”在潘剑锋看来,当源自中国的水墨与北欧的生活方式交织在一起的时候,就会产生化学反应。
在2012年的一次讲座中,潘剑峰曾经如此说:“芬兰设计,在我看来最大的特点就是‘实实在在’,不管是平面设计、建筑设计还是工业设计。这意味着他们的设计总是非常合理,本质上就是人性化至上。芬兰的设计师似乎能够安静地思考材质、用户体验和可持续发展效应,这体现在设计的每一个步骤。”而在他眼里,芬兰的设计师也很多能。“我们有时开玩笑说,他们一个人能当四五个人用。很多芬兰设计师都有工程学和其他学科的教育背景,所以他们在做设计的时候能考虑到设计本身以外的相关环节对设计的影响,这也让他们的设计更‘实在’。新材料在芬兰设计中的应用逐渐成为一个革新因素,这与他们国家较高的技术水平也有关系。”
我在潘剑锋的工作室看了一些他的作品,感觉他的作品与许多国内水墨画家还不太一样。也许正是这不一样,造就了他能与来自北欧的芬兰有所契合。总的说来,他的艺术创作虽然源自中国的毛笔、宣纸,却很少有一些陈腐的中国画的气息,而更具有当代速写的味道。潘剑锋自称,这些水墨速写,源于他对生活的观察,同时他还善于用书法的那种大笔触去“写”人。
正是这种潜移默化里受到国际化影响的水墨笔法,让潘剑锋成为了芬兰人赏识的朋友。另外,芬兰设计师很有国际眼光,注重国际市场。在“芬兰革新设计周”期间,中国设计师和芬兰设计师有过一场有趣的对话。在谈到设计是否具有民族性这个问题上时,芬兰设计师认为民族性在设计中不那么重要,设计是为人进行创造,关键只在于关乎人的需求。
为何钟情亚洲设计师
如果说赫尔辛基是座设计之都,这一点都不言之为过。生活在芬兰的人能享受到两样令人羡慕的资源,一是蓝天碧湖美妙的自然,二是无时无刻不在的设计。
被誉为“千湖之国”的芬兰,其设计包括了大自然感性的同时,还包含着北欧人特有的严谨和理性。芬兰的设计是纯粹、灵动的,芬兰人十分注重形式美感和功能的统一。这里是国人熟悉的NOKIA手机的原产地,他们的作品在简洁之中透着优雅,大方朴素的设计与良好的技术功能的结合,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其本初的设计包含若干重要元素。比如因简单亲民而包含的民主精神、因崇尚极简主义而体现的功能至上精神,以及对大自然的亲近而形成的设计风格和有机的形式美感,乃至对材料的充分挖掘、运用和欣赏等。
20世纪50年代,芬兰的设计经常出现在国际性的展览上,比如三年一次的米兰国际美术展览。通过将芬兰设计展现在世人面前来建立这个国家的形象和品牌,这一战略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为芬兰赢得了大量来自美洲、大洋洲和欧洲的关注者。
初到赫尔辛基的潘剑锋,就注意到这是一座国际化的城市,哪怕是当地人,许多也拥有海外留学的背景。此地城市规模没有东亚大都市那么大,人口基数相当小,却生活着许多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由此,连扫地的阿姨,一口英语都是棒棒的。
芬兰航空甚至称自己拥有距离亚洲最近的航班。芬兰许多人当然也自认为是距离日本最近的欧盟国家,如果从北极连线,确实此言不虚,由此芬兰一直以开放的心态欢迎来自东亚的艺术家、设计师。
自1980年代以后,来自日本、韩国的设计师在芬兰当红。近年,芬兰似乎更喜欢与中国设计师进行跨文化交流了。
回看芬兰与日韩的跨文化交流,有许多成功的案例。比如赫尔辛基的设计区一家小店,叫做“LISN”,里头专卖日本制造的“香”(incense)。据说,在日文中,形容“闻”香的那个字,不是“smell”,而是“listen”,因为是“listen”,“LISN”的品牌名称于是诞生,仅管不懂日文,光是想象“听香”,就觉得充满诗意。两位芬兰“LISN”分店的创办者,一个来自芬兰,一个来自巴西,皆曾在日本居住多年,说得一口流利的日文。芬兰的“LISN”分店,与赫尔辛基市中心最新开幕的生活风格旅店GLO合作,开发出类似“香包”的产品,放在旅店客房中。之后,“LISN”的作品又曾回到日本,在京都和东京展览。
参与“LISN to Finland”的设计师,都是当今芬兰设计的佼佼者。当传统遇上现代,日本遇上芬兰后,所呈现出的“香”之风景,别具一格。可见,北欧设计完全能够与亚洲传统文化对接。只不过如何对接,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
在潘剑锋看来,芬兰人与人交流很有诚意。当他在芬兰进行了成功的尝试以后,便一发不可收。比如每年七八月份举办的芬兰设计周,就成为了他的重要合作对象。还比如当地有建筑公司请他用中国传统水墨来描绘当地生活。还有纺织品公司请他作画,用以作为垫子、被套上的图案。
不久前,潘剑锋完成了芬兰国家顾问团的合同。对方选择了他的三幅画作,用以室内喷绘。在该顾问团看来,比起日韩,中国的市场更大,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比起芬兰的人口规模,东亚,特别是中国的人口规模庞大,特别是作为后发国家的中国,如今正在迎头赶上。中国人的消费能力,已经展现在世人面前。随着中国经济的继续发展,未来的中国市场,更是应该值得重视的。比如一些在华的芬兰机构,非常喜欢中国设计师的作品,并用在其在华推广中。当然,他们或许在日本推广时,启用日本设计师亦未可知。
中国设计师如何立足北欧
中国人聪明,中国设计师聪明,这一点毋庸置疑。比如潘剑锋在给一家芬兰公司做“Family book”时,选择了去爱沙尼亚进行印刷。因为他发现,爱沙尼亚的印刷费用比芬兰便宜,而同属欧盟成员国的爱沙尼亚,距离芬兰又不是很远。
欧洲人是怎么看待潘剑锋的呢?不如让他的老领导来说说――智威汤逊广告公司亚太区创意委员会主席劳双恩在为潘剑锋的书《怎么办》作序中,如此评价:“他好玩,他的灵感来自生活。是小时候大环境的所见所闻、是年少上学时候的教诲、是上班时候路上的众生相,是为父时候的忘情喜悦,就像阿潘这个名字一样,他的作品,与生活贴近,但又把生活升华,这让旁观的我们更能从中获得感动。”
而令潘剑锋有所悟的,则是一些来自北欧的设计师之言。对于中国设计师如何立足北欧,可能这些话会有所启发。
比如马蒂・艾斯考拉说:“不管有没有设计,生活都将继续。但是设计让人类的生活更加便捷,更加美好。”在潘剑锋看来,城市里的人们犹如一群离开了森林的动物,行走在钢筋水泥中间,有着骄傲的头颅和疲惫的身躯。在理想和现实的搏击中,最终忘记了自己从哪里来,也迷失在去哪里的路上。“有没有这样一种设计?可以触摸,随时陪伴你,启发你,温暖你,包容你?她必定与我们的记忆有所联系。”
还比如迪摩・萨利所言:“鲜活的设计师在富有活力的文化平台上持续演进的。”潘剑锋认为,打造有活力的文化平台是设计创作有利的保证。他希望中国的创意产业园可以抱着持续发展的原则来看待“文化平台”的搭建,而不是简单地成为一个个纯粹的盯着房租的包租婆。“大家需要想一想,除了出租场地以外,这些所谓的文化平台还能为设计者提供什么帮助?”潘剑锋说。
换言之,如果来自中国的设计师领悟了北欧设计中“生活都将继续”的意义,而中国那些搭建文化平台者,能够给予设计者空间以外的其他的帮助,让更多的中国设计师能够拥有国际化视野与思维,那么,不仅中国设计师立足北欧不再会是难事,甚至未来的中国,也将出现若干设计之都。然而,目前来看,路程尚遥远着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