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大学生生活质量研究现状及展望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大学生生活质量研究现状及展望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文献标识码】 A

【中图分类号】 R 179 G 478.2

【文章编号】 1000-9817(2010)07-0892-03

【关键词】 生活质量;研究;学生

当今世界经济、社会、科技的发展使大学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使他们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惑。有的大学生甚至由于缺乏对生命应有的热爱、尊重和珍惜, 一旦遇到挫折和委屈,就会出现极端行为[1]。社会的发展变化与市场竞争的压力也会引起大学生思想、观念、心理、行为和生活状态的变化,在与社会的互动中走向成熟[2]。大学的变迁浓缩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的成长关涉着社会的未来,关注大学与社会的互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3]。

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 QOL)译为生活质量、生存质量、生命质量等,世界卫生组织(WHO) 从人的健康的完整概念出发,认为:(1)生活质量是一个多维的概念,包括身体机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等;(2)生活质量是主观的评价指标(主观体验),应由被测者自己评价;(3)生活质量是有文化依赖性的,必须建立在一定的文化价值体系之下。基于此,生活质量就是“个体对现时生活经历的良好状态的主观感受”[4-6]。因此,大学生的生活质量就是指“大学生对现时生活经历的客观优劣状态及其主观感受”。

目前国内学者对大学生生活质量的研究主要是运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中文版(WHOQOL-100)及其简表(WHOQOL-BREF)[7]或者自制量表进行研究。争论的焦点也多集中在大学生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上,现综述如下。

1 生活质量研究的进展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逐渐认识到健康的标准不仅指躯体的完整和没有疾病,而是在个人精神和社会适应能力各方面均保持良好状态。同时,医学模式也由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8-9]。

世界卫生组织从1991年开始研制世界卫生组织QOL量表,并成立了世界卫生组织QOL研究组。国际学术界于1994年成立了“国际QOL协会”[10]。目前,生活质量在医学领域的研究相当广泛,并形成了一套相对成熟的评价体系[11]。我国有关生命质量研究工作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以社会学界开展的工作最多,医学界开展较多的为生命质量调查及其评估指标的研究,其对象多为特殊人群,如老年人、癌症病人以及精神病人。 中山医科大学在WHO研制的WHOQOL-100及WHOQOL-BREF 基础上,成功研制了WHOQOL-100和WHOQOL-BREF的中文版,并已于1999年12月由卫生部将该中文版确认为国内的行业标准[12]。自此,国内运用WHOQOL-100和WHOQOL-BREF中文版进行的大学生生活质量研究开始进入探索阶段。

2 大学生生活质量研究

2.1 大学生生活质量问题的探索 舒剑萍等[13]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的总生命质量较一般正常人略低,其中6个领域除环境领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他5个领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表现为生理领域、心理领域较一般正常人低, 而独立性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精神支柱、个人信仰领域较一般正常人高。我国大学生的生命质量观发展呈现差异性和多样性:一方面大学生生命质量观在不同年龄和年级表现出不同的发展趋向;另一方面不同大学生群体的生命质量观趋向存在显著差异,表明当前大学生生命质量观的发展并不稳定[14]。万素英等[15]编著的《大学生生活质量调研报告》分别从精神家园、生活世界、两大课堂研究三大方面进行调查,选择了大学生的人生观、道德观、政治观、学习问题、恋爱问题、消费问题、择业问题、心理问题、、网络生活、社会实践、第二课堂等作为主要的调查内容和研究重点,揭示了大学生的内心世界和生活状况,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建议和意见。

2.2 大学生生活质量影响因素的研究 舒剑萍等[16]调查显示,实际学习成绩与大学生生活质量相关,大学生的躯体健康因素既影响其学习,又影响其生活质量。影响大学生生活质量的还有年龄、身体状况[17]、家庭因素[18]、学习相关因素[19]。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大学生生命质量的因素主要表现在大学生自身方面的躯体健康状况、专业兴趣、对学习成绩的期望值、实际学习成绩,学校方面的在读年级、所学专业、担任学生干部、因故休学/受处分/ 4门课程不及格、家庭经济状况、父母文化程度和性别、人际关系、上网动机[20]。体育锻炼态度与生命质量呈现一定的相关性,体育精力投入对生命质量存在一定的影响,体育情感投入与生命质量无相关性[21]。生活有意义与生命质量总分关系密切,提示应加强有关生活意义的教育[22]。大学生能通过寒、暑假的社会实践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令其在愉悦的人际关系氛围中提高生活的素质(包括生活知识、生活技能、生活观念、生活习惯、生活情趣)[23]。谢威士等[24]调查结果显示,安徽省大学生的生命质量处于中等,比发达地区稍低,但比西部地区略高,男生生理和环境2个维度平均分均略低于女生,心理和社会2个维度平均分略高于女生。董晓梅等[25]调查显示,广州大学生对自己目前生存质量的评价处于中等水平;学生在环境领域得分相对较低,女生在社会和环境领域的得分均高于男生。肖琼[26]认为,网络交流影响了大学生的现实交流,从而影响大学生的生存质量。许多大学生是为缓解现实交流的压力和痛苦才投身于网络交流的,然而网络交流只解决了大学生一时的心理问题 ,却造成了他们更大的心理落差和心理压力。影响男生生命质量总分的因素有健康、环境、交通状况、教师、教学环境、处理日常事物的能力、朋友支持、时间支配等方面的客观状况及其满意状态;影响女生生命质量总分的因素有睡眠质量、行动能力、性问题及其满意程度[27]。张静[28]调查发现,山区大学生的生命质量处于中等水平,在环境领域的得分相对较低,对自己的居住条件、信息、交通等感觉不理想;城镇学生在心理领域得分高于农村;不同年级的学生在环境领域、总的生命质量和健康状况方面均存在差异。孔兆伟等[29]调查表明,经济发展水平与生活质量并非是平行关系,提高不同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的生活质量时,应对症下药,采取不同的干预手段。李广宇[30]对宁波大学低年级学生生活质量的调查结果表明,男生在生理和环境维度的生活质量得分显著高于女生。刘婷婕[31]调查结果表明,与大学生生活质量相关的因素为喜欢所学的专业、谈恋爱、获过奖励和表彰这些社会性因素。左杨[32]在对大学生的同居行为研究中表明,同居行为影响大学生的生活质量及主观幸福感。杨丽等[33]对大一新生的生活质量研究表明,解决问题、自责、应激量、父亲情感温暖和理解、求助、幻想和年龄7个因素对大学新生的生活质量有较大影响。

2.3 特殊群体大学生生活质量研究 有研究结果表明,7年制临床医学生的生存质量与诸多因素存在相关关系[34]。上岗前不同个性医科毕业生之间的生存质量各个维度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说明良好的个性不仅对获得社会支持有帮助,对自身的生活领域也具有重要影响[35]。刘国琴等[36]调查结果显示,医学生的生命质量得分不高,整体水平低于四川省城市及农村同年龄人群的平均水平,不同性别间差异不明显。张国忠等[37]研究显示,医科大学生的WHOQOL-100 平均得分为60.61,略低于有关大学生生活质量的定性估计,因而,医学生的生活质量与普通人群存在差异,对自身生活质量的评分略高于普通人群。中医药大学生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问卷中文版量表生活质量评分在8个维度中的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以及情感职能3个维度均低于国内一般人群,从生理、心理两大领域看, 本次研究与过去一些关于大学生生活质量研究的结果一致。大学生在生理和心理领域的健康状况值得关注。中医药大学生在情感方面的得分尤低,反映出对于因情感问题引起的生活质量降低,大学生缺乏有效的处理和自我调节能力[38]。李宏革等[39]研究表明,贫困大学生的总体生活质量较差, 应采取针对性措施改善贫困大学生的生活质量。刘淑红等[40]对新入伍大学生集训期间生活质量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并对武警部队新入伍大学生集训前后生活质量进行比较[41]。金松玲[42]对医学院校大学生生活质量调查表明,不同民族大学生生活质量总评分间存在差异,认为主要来自社会关系的差异。对朝鲜族及汉族大学生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显示,朝鲜族与汉族大学生生活质量自评分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3]。马凯等[44]对新疆师范类大学生生活方式的调查与研究表明,师范类大学生生活方式不但影响其自身的健康和生活质量,而且还将影响其毕业后对其学生的教育示范作用。

2.4 对大学生生活质量的干预研究 李向东等[45]对860名处于亚健康状态的大学生采用随机、对照的试验方法,应用4种传统体育项目作为干预手段,结果说明,试验组亚健康大学生的恢复程度非常明显。吴枫[46]对大学生心理干预效果的研究表明,进行心理干预后,大学生的生活质量有所提高,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增加值不同。杨丽等[47]研究表明,研究使用的综合心理干预模式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是有积极作用的。舒剑萍等[48]、李力生[49]研究结果表明,班级团体心理辅导辅以个体咨询的方法改善了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行为,提高了大学生的生命质量及其心理领域和社会关系领域水平。

3 讨论

综上所述,我国大学生的生活质量不容乐观。应开展针对不同城市、不同专业大学生生活质量及其不同影响因素的更加全面深入地研究,以及针对不同影响因素的干预研究,以便制定更加适合我国大学生生活质量研究的普适性量表,更准确地评价我国大学生的生活质量,通过干预使我国大学生的生活质量获得全面提高。

4 参考文献

[1] 谢玉亮.当代大学生生活世界的人文审视.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76-79.

[2] 连淑芳,魏传成.当代大学生生命意识状况调查报告.思想理论教育(上半月.综合),2007,2:61-65.

[3] 顾秀莲.研究大学生活世界 引领学生健康成长.光明日报,2006-06-04(7) .

[4] 王卫华,卢祖洵.生命质量研究的现状与趋势.医学与社会,2005,7:8-10.

[5] 张云.大学生生活质量、应对方式及关系的研究.芜湖:安徽师范大学,2006.

[6] 张国忠,毛宗福,毕勇毅.大学生生活质量问题试探.当代青年研究,2001(4):33-34.

[7] 郝元涛,方积乾.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中文版介绍及其使用说明.现代康复,2000,4(8):1127-1129.

[8] 张继海,杨土保.生命质量研究的辩证思考.医学与哲学,2003,24(3):18-19.

[9] 方积乾,万崇华,郝元涛.与健康有关的生命质量的研究状况.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0,15(1):40-43.

[10]陈和年,胡孟璇,方积乾.有关Quality of Life 一词的中文表达.中华预防医学杂志,1996,3(1):53.

[11]胡国清,孙振球,黄正南.生活质量研究概述.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2):84.

[12]靳艳军, 赵根明.生命质量测定量表在我国的应用.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2006,33(6):333-337.

[13]舒剑萍,何宏宝,李景玉.大学生生命质量调查.医学临床研究,2002,19(6):401-406.

[14]张雯.大学生生命质量观的初步研究.重庆:西南大学,2007.

[15]万素英,张秋山,李维意,等. 大学生生活质量调研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309.

[16]舒剑萍,何宏宝.大学生学业成就与其生活质量的关系.中国临床康复,2003,7(30):4098-4099.

[17]舒剑萍,何宏宝.年龄与身体状况对大学生生活质量的影响.中国临床康复,2004,8(27):5755.

[18]舒剑萍,何宏宝.大学生家庭因素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中国临床康复,2004,8(3):414-415.

[19]舒剑萍,何宏宝.影响大学生生活质量的学习相关因素.中国临床康复,2004,8(6):1026-1027.

[20]舒剑萍,毛宗福,尹平,等.大学生生命质量影响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中国公共卫生,2006,22(9):1125-1127.

[21]王景贤,于春艳. 浙江省部分高校学生体育锻炼态度、体育投入与生命质量调查分析.体育学刊,2007,14(6):123-128.

[22]李广宇,刘福军.华北两所高校大学生生命质量的调查研究.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4,12(5):377-378.

[23]李燕冰,骆风.人际交往对大学生生活素质的影响:广东六所高校大学生人际交往调查研究.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7):78-82.

[24]谢威士,阮越.安徽省大学生生命质量调查研究.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10):1123-1124.

[25]董晓梅,王声,池桂波,等.广州市大学生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中国学校卫生,2003,24(3):225-226.

[26]肖琼.网络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及应对措施.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5,17(8):91-92.

[27]李广宇,刘立军,孙德荣.廊坊师范学院大学生生命质量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04,25(6):651-652.

[28]张静.山区医学生生命质量调查分析.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2008,25(2):67-69.

[29]孔兆伟,杨忠伟,梁洪波,等. 澳门广州两地大学生生活质量比较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08,29(7):605-606.

[30]李广宇. 宁波大学低年级学生生活质量的性别差异及影响因素.中国学校卫生,2005,26(11):910-911.

[31]刘婷婕.高教园区大学生生活质量的现况调查.杭州:浙江大学,2005.

[32]左杨.大学生同居行为生活质量及主观幸福感影响的研究.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7.

[33]杨丽,刘洪波,冯晓红.大学新生生活质量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中国公共卫生,2006, 22(6):642-643.

[34]陈芊,李飞莹,彭江滨,等.7 年制临床医学生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调查研究.现代预防医学,2008,35(17):3265-3269.

[35]林海程,黎锦团,刘珍妮,等.个性特征对医科毕业生社会支持和生存质量的影响.中国学校卫生,2000,21(5):386-387.

[36]刘国琴,楚亚玲,杨乐,等.399名医学生生命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初步分析.遵义医学院学报,2006,29(4):397-400.

[37]张国忠,毛宗福,毕勇毅,等.1134名医科大学生生活质量状况研究.中国学校卫生,2003,24(3):248-249.

[38]林琳,朱燕波,翟双庆,等.中医药大学生生活质量及其与学业成绩的关系.中国临床康复,2006,10(46):76-78.

[39]李宏革,蒋大力,郭秀华,等.贫困大学生生活质量调查.沈阳医学院学报,2007,9(3):163-165.

[40]刘淑红,徐海环,赵明亮.新入伍大学生集训期间生活质量影响因素研究.现代预防医学,2008,35(22):4441-4443.

[41]刘淑红,徐海环,赵明亮.武警部队新入伍大学生集训前后生活质量比较.中国学校卫生,2008,29(6):945.

[42]金松玲.医学院校大学生生活质量调查.延边大学医学学报,2008,31(2):99-101.

[43]金松玲.朝鲜族及汉族大学生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延边大学医学学报,2007,30(4):281-282.

[44]马凯,吉刚.新疆师范类大学生生活方式的调查与研究.昌吉学院学报,2008,4:90-93.

[45]李向东,吕刚,翟向阳,等.传统体育提高大学生亚健康状态的生存质量测评和分析.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17(1):71-74.

[46]吴枫.不同专业大学生生活质量和心理干预效果的研究.沈阳:中国医科大学,2005.

[47]杨丽,刘盈,吴枫.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及心理干预效果评估.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5,13(1):102-103.

[48]舒剑萍,吴汉荣,毛宗福.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生命质量干预效果评价.中国公共卫生,2007,23(4):502-503.

[49]李力生.团体咨询辅以个体咨询对提高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研究.健康心理学杂志,2004,12(1):78-80.

(收稿日期:2010-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