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浙江高考“STS”物理试题赏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浙江高考“STS”物理试题赏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2013年浙江理综物理试题的命题指导思想符合选拔性考试的规律和要求,体现普通高中新课程理念,反映物理课程标准的整体要求,着重考查考生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科学素养、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中一个很显著的特点是:特别重视与自然、社会问题的联系,以较多的题量、较大的分值考查了“STS” 思想.“STS”是Science Technology Society的缩写,即科学、技术、社会的含义;它主张在科学教育中应该强调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卷面上出现的“STS”试题以日常生活与现代科技应用为背景,通过叙述实际物理情景和设问,要求考生通过分析,从实际物理情景中抽象出物理模型,再从物理模型中分析其中的物理规律、各物理量的变化及相互之间的关系.试题情境设计注重加强物理与生活、现代社会的联系,关注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联系,注重物理知识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广泛应用,其特点为选材灵活、形态复杂、立意新颖,对考生的理解能力,推理能力,综合分析应用能力,尤其是从背景材料中抽象、概括构建物理模型的能力要求较高,是应考的难点.

例1 (2013年浙江理综) 磁卡的磁条中有用于存储信息的磁极方向不同的磁化区,刷卡器中有检测线圈.当以速度v0刷卡时,在线圈中产生感应电动势.其E-t关系如图1所示.如果只将刷卡速度改为v0/2,线圈中的E-t关系可能是( )

解析: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可知,感应电动势大小与磁通量变化率成正比,刷卡速度减半后,磁通量变化率减小,感应电动势变化的频率也减小,应选(D).此题考查学生对基本定律的理解能力.

例2 (2013年浙江理综)在半导体离子注入工艺中,初速度可忽略的离子P+和P3+,经电压为U的电场加速后,垂直进入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纸面向里,有一定的宽度的匀强磁场区域,如图3所示.已知离子P+在磁场中转过θ=30°后从磁场右边界射出.在电场和磁场中运动时,离子P+和P3+( )

(A) 在电场中的加速度之比为1∶1

(B) 在磁场中运动的半径之比为3∶1

(C) 在磁场中转过的角度之比为1∶2

(D) 离开电场区域时的动能之比为1∶3

解析:根据qU=1 2mv2,认为两种粒子的质量近似相等,可得,粒子进入磁场时,动能之比为

1∶3,

v1∶v2=q1∶q2=1∶3

,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加速度a=v2 R,轨道半径

R=mv Bq,可得半径之比为3∶1;加速度之比为:1∶33;由几何关系知,P3+在磁场转过60°,带电粒子在磁场中速度不变,离开电场区域时的动能之比为1∶3.

例3 (2013年浙江理综题) “电子能量分析器”主要由处于真空中的电子偏转器和探测板组成.偏转器是由两个相互绝缘、半径分别为RA和RB的同心金属半球面A和B构成,A、B为电势值不等的等势面,其过球心的截面如图4所示.一束电荷量为e、质量为m的电子以不同的动能从偏转器左端M的正中间小孔垂直入射,进入偏转电场区域,最后到达偏转器右端的探测板N,其中动能为Ek0的电子沿等势面C做匀速圆周运动到达N板的正中间.忽略电场的边缘效应.

(1)判断球面A、B的电势高低,并说明理由;

(2)求等势面C所在处电场强度E的大小;

(3)若半球面A、B和等势面C的电势分别为φA、φB和φC,则到达N板左、右边缘处的电子,经过偏转电场前、后的动能改变量ΔEk左和ΔEk右分别为多少?

(4)比较|ΔEk左|和|ΔEk右|的大小,并说明理由.

解析:(1)电子(带负点)做圆周运动,电场力方向指向球心,电场方向从B指向A,B板电势高于A板.

(2)据题意,电子在电场力作用下做圆周运动,考虑到圆轨道上的电场强度E大小相同,有:eE=mv2 R,Ek0=1 2

mv2,R=RA+RB 2,

联立解得:

E=2Ek0 eR=

4Ek0 e(RA+RB).

(3)电子运动时只有电场力做功,根据动能定理,有Ek=qU.

对到达N板左边缘的电子,电场力做正功,动能增加,有Ek左=e

(φB-φC).

对到达N板右边缘的电子,电场力做负功,动能减小,有

ΔEk右=e(φA-φC)

(4)根据电场线特点,等势面B与C之间的电场强度大于C与A之间的电场强度,考虑到等势面间距相等,有|φB-φC|>|φA-φC|,

即|ΔEk左|>|ΔEk右|.

例4 (2013年浙江) 为了降低潜艇噪音,提高其前进速度,可用电磁推进器替代螺旋桨.潜艇下方有左、右两组推进器,每组由6个相同的、用绝缘材料制成的直线通道推进器构成,其原理示意图如图5.在直线通道内充满电阻率ρ=0.2 Ω•m的海水,通道中a×b×c=0.3 m×0.4 m×0.3 m的空间内,存在由超导线圈产生的匀强磁场,其磁感应强度B=6.4 T、方向垂直通道侧面向外.磁场区域上、下方各有a×b=0.3 m×0.4 m的金属板M、N,当其与推进器专用直流电源相连后,在两板之间的海水中产生了从N到M,大小恒为I=1.0×103 A的电流,设电流只存在于磁场区域.不计电源内阻及导线电阻,海水密度ρm=1.0×103 kg/m3.

(1)求一个直线通道推进器内磁场对通电海水的作用力大小,并判断其方向;

(2)在不改变潜艇结构的前提下,简述潜艇如何转弯?如何“倒车”?

(3)当潜艇以恒定速度v0=30 m/s前进时,海水在出口处相对于推进器的速度v=

34 m/s,思考专用直流电源所提供的电功率如何分配,求出相应功率的大小.

解析:(1)将通电海水看成导线,所受磁场力F=IBL,

代入数据得: F=IBc=1.0×103×6.4×0.3 N=1.92×103 N,

用左手定则判断磁场对海水作用力方向向右(或与海水出口方向相同).

(2)考虑到潜艇下方有左、右2组推进器,可以开启或关闭不同个数的左右两侧的直线通道推进器,实施转弯.改变电流方向,或者磁场方向,可以改变海水所受磁场力的方向,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使潜艇“倒车”.

(3)电源提供的电功率中的第一部分:牵引功率P1=F牵v0.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 F牵=12IBL,

当v0=30 m/s时,

代入数据得:P1=F牵v0=12×1.92×103×30 W=6.9×105 W.

第二部分:海水的焦耳热功率

对单个直线推进器,根据电阻定律:R=ρL S.

代入数据得: R=ρc ab=0.2×0.3 0.3×0.4

Ω=0.5Ω.

由热功率公式,P=I2R,

代入数据得:P单=I2R=5.0×105 W,

P2=12×5.0×105 W=6.0×106 W.

第三部分:单位时间内海水动能的增加值

设Δt时间内喷出海水的质量为m,P3=12ΔEk Δt.

考虑到海水的初动能为零, ΔEk=Ek=1 2mv2水对地,m=ρmbcv水对地Δt,

P3=12ΔEk Δt=12×1 2

ρmbcv3水对地=4.6×104 W.

物理学科是一门自然学科,它与生产、生活以及科技的发展密切相关,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凸现STS精神,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和能力,是高考物理一贯重视的原则,尤其是近几年表现得更为突出.取材源于日常的生产、生活的,如:测量员利用回声测距离、啤酒瓶中CO2气体的状态变化、利用卷扬机从井中抽水;关于“估算整个地球表面的年平均降雨量”问题;透过门上的圆柱形玻璃观察门外情况的视场角问题;关于看到太阳从西边升起的条件等等.涉及现代科学前沿及高新科技的,如: “惯性制导系统中加速度计的构造原理”; “电磁流量计”问题;电视机显像管中的磁偏转技术; “利用电磁作用输送非导电液体装置”.解决这类问题关键是要建立相应的物理模型.

实际应用型命题不仅能考查考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能检验考生的潜能和素质,有较好的区分度,有利于选拔人才.2013年高考题加大了对理论联系实际的考查,突出“学以致用”,充分体现了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的高考命题方向.解决实际应用型题目的过程,实质是对复杂的实际问题的本质因素(如运动的实际物体,问题的条件,物体的运动过程等)加以抽象、概括,通过纯化简化,构建相关物理模型,依相应物理规律求解并还原为实际问题终结答案的过程.其解题思路为:首先,摄取背景信息,构建物理模型.实际题目中,错综的信息材料包含着复杂的物理因素,要求考生在获取信息的感性认识基础上,对题目信息加工提炼,通过抽象、概括、类比联想、启发迁移等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构建出相关的模型(如对象模型、条件模型和过程模型等).其次,要弄清实际问题所蕴含的物理情景,挖掘实际问题中隐含的物理条件,化解物理过程层次,探明物理过程的中间状态,理顺物理过程中诸因素的相互依存,制约的关系,寻求物理过程所遵循的物理规律,据规律得出条件与结果间的关系方程,进而依常规步骤求解结果.

要提高复习的效果,就要研究近年来物理学科高考特点和考题,应以高考特点和考题做指导.近年来物理学科高考特点为稳中求变,体现课改方向;加大考查能力的力度,命题设计突出真实性和情境性;重视考查学生得出结论的过程;注重基础,突出主干,较好地处理主干知识与非主干知识考查的关系;以联系生活、生产实际、科学前沿为背景,关注科学发展现状,渗透科学研究方法;关注物理学的技术应用所带来的社会热点问题;“理论联系实际试题”多在知识与生活的交汇点设计试题,这些试题要求学生注重对事物整体结构、功能的认识,以及对事物变化发展过程的分析理解.其次,理论联系实际试题多以现实中的问题立意命题,这些试题大多综合社会的热点、焦点以及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以强调人与自然、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意识,这类试题需要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关心国家、社会和全人类的发展,同时也有利于学生从死记硬背中解放出来,到社会中去学习,增设一些科普性的专题讲座,如“科技发展史与科技前沿”,“空间技术的开发与利用”,“环境与人类的发展”等等,以拓宽学生视野. 教师应彻底改变教师一讲到底的课堂模式,结合具体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学生的实际认知能力,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开放式教学,点燃学生探求知识的火花,激发他们的创造兴趣,教师需不断地“诱导、激励、点拨”,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只有这样才能在高考中以不变应万变,在高考中才会取得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