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建筑节能技术后评估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建筑节能技术后评估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建筑节能技术应用后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摘要:我国建筑节能技术应用虽然取得一定的成果,但是在节能技术应用后对于节能实际效果以及评价指标等方面的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针对我国建筑节能评价与后评估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本文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并计算得出权重,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江南大学经管大楼进行评价,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总结,提出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建筑节能;评估指标体系; 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判法。

中图分类号:TS958文献标识码: A

1.引言

我国是一个能源短缺的国家,我国建筑能耗的总量正呈逐年上升趋势,在能源总消费量中所占的比例从上世纪70年代末的10%,已上升到近年的27.45%。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预计到2020年,全国高耗能建筑的面积将达到700亿平方米。研究表明,我国建筑耗能比例最终将上升至35%左右。经过多年努力,随着我国建筑节能工作的开展,对节约能源和提高室内的舒适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国建筑节能工作虽然取得一定的成果,但是我国建筑节能技术应用评价研究方面存在尚未构建出一个获得普遍认同的建筑节能评价体系及权重分配。本文就此问题展开讨论。

2.建筑节能技术应用后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2.1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思路

从前期的规划设计,到施工阶段的材料选择,设备安装阶段的暖通空调系统,新风系统,可再生能源利用,再到照明节能,最后到节能效果分析阶段,形成层次鲜明的树形结构,指标体系由三级指标构成。一级指标由能综合反映总目标的指标构成,一级指标又由若干二级指标构成,再分解成具体的三级指标,反映动态稳定并具有针对性的内容。为了做到全面性与可操作性,指标体系选择了更多的平均指标、量化指标或相对指标。

2.2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根据上述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和思路,构建的建筑节能技术后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个7分类指标,23个分项指标。

(1)规划设计:在项目前期,对建筑的节能要求做一个整体的规划,考虑建筑与周围环境的融合,因地制宜,最大限度的提高资源利用率。

(2)节能材料:从节能材料的选择,利用回收率,使用新型节能材料方面,提高建筑的内在节能本质。

(3)围护结构:围护结构的外在整体的严密性,保温性,抗风性是建筑节能技术应用的关键环节,是节能系统发挥作用的保证。

(4)暖通空调系统:为了弥补建筑自身对室内温度,湿度,新风量调节的不足,暖通空调系统为人们提供了舒适的环境,但是也造成很大的能耗负担,所以必须采取节能措施。

(5)可再生能源系统:对周围一切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是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同时也减轻了建筑自身的能耗负担。

(6)照明系统:科学的照明管理设计可以在满足人们日常需求的同时,最大限度的节省能源的消耗。

(7)节能效果:可以直观的反映节能技术的经济特性,为各项技术今后的实际发展提供可靠借鉴。

2.3指标体系权重分析

以上确定的评价指标,由于其性质和所处的层次不同,对评价对象的作用肯定也不是等同重要的,所以在选定评价指标后,需要对指标赋予权重。在此可采用层次分析法,通过排序结果对问题进行分析和决策,从而建立最终的建筑节能后评价指标体系。

2.3.1 层次分析法

利用层次分析法确立节能过程后评价指标权重的基本步骤如下:

(1)构造层次结构模型。本研究的层次结构分为3层:综合指标层A,分类指标层B,分项指标层C。

(2)建立两两比较的判断矩阵得出权重值。该矩阵表示相对上一层次某元素本层元素之间相对重要性的比较,采用Saaty教授提出的1-9比率标度法。对各因素之间进行两两比较,得到量化的判断矩阵。判断矩阵中的数据是根据客观数据、专家意见和分析者的认识综合得出的。

表1.1A-B层成对比较判断矩阵

建筑节能技术应用后评估指标A 规划设计B1 节能材料B2 围护结构B3 暖通空调系统B4 可再生能源系统B5 照明系统B6 节能效果B7

规划设计B1 1 1/3 1/3 1/3 1/3 3 3

材料B2 3 1 1/3 1/3 1/3 3 3

围护结构B3 3 3 1 3 3 3 5

暖通空调系统B4 3 3 1/3 1 3 3 5

可再生能源系统B5 3 3 1/3 1/3 1 3 3

照明系统B6 1/3 1/3 1/3 1/3 1/3 1 3

经济指标B7 1/3 1/3 1/5 1/5 1/3 1/3 1

利用和法计算相对权重向量,判断矩阵n个列向量归一化后的算术平均值近似作为权重

所得判断矩阵如下所示:

可求得=7.767,一致性指标CI=0.127,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1.32,一致性比率CR=0.096

同理可得出B1~B7层各指标权重,具体内容如下表:

表格1.2指标体系权重

综合指标A 分类指标B 权重 分项指标C 权重

建筑节能技术应用后评估指标A 规划设计B1 0.09 间距C1 0.07

朝向C2 0.17

体形系数C3 0.25

窗墙比C4 0.40

外遮阳C5 0.11

节能材料B2 0.12 材料选择C6 0.46

就地取材C7 0.17

材料节约C8 0.10

材料回收再利用C9 0.27

围护结构B3 0.31 外墙保温C10 0.41

屋顶保温C11 0.11

外窗保温隔热C12 0.41

屋顶绿化C13 0.07

暖通空调系统B4 0.22 自然通风C14 0.14

空调效率C15 0.57

新风热回收C16 0.29

可再生能源系统B5 0.16 太阳能利用C17 0.60

地热能利用C18 0.20

雨水回收系统C19 0.20

照明系统B6 0.07 自然采光C20 0.33

节能灯C21 0.67

节能效果B7 0.04 投资回收期C22 0.25

节能率C23 0.75

3.结论

通过后评估,可以检验建筑节能技术项目的决策是否科学,从设计到施工的方案、方法、指导理论是否合理,从中找出成功经验,吸取失误教训,为今后同类项目的评估、决策及实施提供参照和分析依据。本文所述的指标体系还不是非常严密,随着建筑节能技术的不断进步,指标体系也将会不断补充改进,希望我国建筑节能方面能够不断取得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