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高考改革背景下的英语基础变化与教学应对策略探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考改革背景下的英语基础变化与教学应对策略探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高考英语改革必然带来院校生源英语基础变化。为适应变化趋势,英语教学必须使语言学习、语言教学、测试评价等满足改革的需求、学生的需求和社会的需求。本文作者从高考英语改革的背景与影响、现代企业对人才的需要分析出发,深入探讨了职业英语在目标、内容、组织、评价方面进行的改革尝试。

【关键词】高考改革 英语基础变化 教学应对

基金项目:2013年度陕西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计划项目《高职英语学习主题资源库建设与研究》2013JK0325。

教育部关于高考英语考试的改革总体方向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出挑战。高考英语除强化听力等应用能力外,方式也发生变化。2015年,高职院校一半左右的生源将通过分类考试形式实现,学生也可选择参加统一高考进入高职学习。考核方式的改革将带来各院校生源英语基础质量的变化,学校必须研究新的教改形式,改革现有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设置、教学组织、教学评价等方面以适应变化的趋势。

生源英语基础质量变化

高考分数是学习者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和其综合素质的反映。根据2011年来高职院校高考文理科最低控制分数线,其生源质量逐年下降,高考英语成绩90分以上学生不到15%,大批学生分数处于30-59分段,有的总分400多分,英语成绩仅有5分或10分。选择陕西省高职院校与笔者所在院校2011至2014年高考文理科最低控制分数线,说明生源英语基础质量变化情况。

1.综合素质

表1:2011-2014年陕西、本院校文史、理工录取线之比态

根据柱状图显示,陕西文史类分数线2011至2013年逐渐降低,2014年大幅提高,但仍低于2011年录取线27分;理工类分数总体呈下降趋势,2014年比上年高一分;本院文史类分数总体呈下降趋势,2013年与2014年无降幅;理工类录取线四年来基本平稳,2012年与2013年分差不大,近两年较稳定。综合理工和文史类分数情况,可看出近四年陕西各高职院校生源综合素质总体呈下降趋势。

2.英语语言能力

按照学院招生人数2011年以来年增近200人的情况考虑,表2中30-59分的人数不会有大幅变化,所以高职新生英语综合语言水平远达不到大学英语学习对学习者的评价标准。

笔者对2014年学院公路系高级公路管理专业3个班级学生高考英语成绩统计发现30-59分段的学生超过50%,最低分数5分,最高分115分。并对不同分段的学生以课堂提问、口语展示、听力视听训练等方式进行测试,发现大部分高职新生在朗读、听力、写作方面障碍极大。由于词汇量匮乏,加之语音知识与精准度欠缺,多数学生课堂反应迟钝,无法顺利进行交流、独立完成项目作业;其次,学生对课程涉及的职场内容缺少体验,降低了语言的转换速度,加大了理解难度;多数学生自控力较弱,学习兴趣不浓,主动性差,不懂得有效的学习方法,缺乏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影响其学习过程与效果。

英语课程目标的重新定位

学生通过英语学习要具备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能借助词典阅读和翻译有关英语业务资料,并能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这一教学目标的定位已扩展到行业领域,强调培养具备一定职业素养的应用型高技能专业人才,兼顾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依据高职培养目标,各院校制定与之相一致的专业培养目标,通过现代企业对技能型人才英语需求进行分析。某研究针对26个医疗卫生、银行、保险公司以及外贸公司等单位的240名人事管理和科技人员的英语听、说、读、写、译技能使用机会进行调查,多数认为英语听说、阅读、翻译、写作很重要,其中听说、阅读使用机会最多,翻译、写作使用较少。一份调查显示社会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英语口译、笔译、直接交流(面对面交流和电话交流)、阅读和日常应用写作能力需求比率分别为:56.7%、42.1%、46.0%、37.8%、64.1%。大学英语学习将为学生实现多种学习渠道、学习方式、学习过程的相互衔接与转换提供必备的基础能力,发展其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自主自律能力以及终身学习能力,成为影响其职业生涯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

教学应对

1.教学内容与组织

高考英语改革带来院校生源英语基础的变化、学习方式的变化,原有的教学大纲和教学方式也需调整。教师以前沿理论为先导,依据本校教学条件、教学管理相关政策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综合职业能力发展的培养目标,制定符合本校学生的、突出行业特色的学习领域课程模式。

(1)设置职场真实性任务

职业英语教育以满足社会市场需求为主要目标,教师要立足课堂,了解学生入学时的语言基础能力、态度和学习兴趣,确定课程专属目标,创设职场真实性任务评价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最佳活动。依据学生语言能力水平,设置不同梯度的任务,使其在教师示范指导下完成。

(2)发挥语言在综合素质培养中的作用

语言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独特作用。英语教育在传授语言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还进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英语语言在进行听、读输入、输出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的认知与表达能力;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的学习旨在指导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让学生在过程中去注意、观察、发现、分析、归纳、对比、总结,从而获得知识。贯穿小组合作、情境对话、作业展示等形式的学习评价过程关注动机、兴趣、自信、意志、合作精神、国际视野、祖国意识等情感态度的养成。教师组织合理的学习活动,选择正确的教学方法,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并对其进行效果检测、分析,帮助改进学习过程和效果。英语教育通过文化导入进行文化知识学习,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语言学习过程使学生语言能力得以提升,同时其他能力和素质也逐步形成,使其学会对自己学习行为负完全责任,成为具备一定思想素质、文化素质、思维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的独立的终身学习者。

2.评价与组织

课程评价应该具有真实性,科学有效的课程评估将促进教和学。

(1)调整英语课程的评价标准

传统的标准化测试不能反映学习的真实目标,英语教育关注的应是语言能力的发展,包括文化、策略、情感、品德,以及学习和成长的过程,而不只是学习的结果。英语课程评价内容具有学科特性、评价体现内容和层次的差异。职业英语教学与学习以满足社会职场工作要求为目标,而不同行业和不同岗位工作对英语的要求不同,能力评价标准就应有层次。采用分项等级描述,即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根据社会需求选择相应的能力标准进行评价。教师可依据同一行业的不同岗位需要,对听说、阅读、翻译以及写作项目进行分项评价。这样,同一学生得到不同语言技能的不同等级评定,其评价结果体现学生个体的综合语言能力状况,使课程评价具有真实性,为企业考核、选拔适合不同岗位需求的、具备相应英语语言能力的学生提供参照。

(2)考核模式突出应用能力

目前,英语课程考核多采用学分制或等级制管理,英语水平测试市场化评价推出后,英语课程考核可采用等级制管理,取消达标规定,采用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并体现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的培养。形成性评价以诊断和促进为目标,旨在评价学生学习进步情况,其评价数据不成为课程最终考核的依据。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语言基础和学习习惯,考虑同一专业的不同岗位需要,提供可评价的范围和项目内容,设置分级目标,依据相应目标对学生进行评价,也可设置课堂评价、项目评价、单元评价、阶段性学习成果和成长记录袋形式的评价项目,分别给出A、B、C、D等级,每一等级只记录学习情况,包括情感态度和学习兴趣。学生可多次修正完善自己的学习行为与成果,评价过程帮助学生掌握语言,提高习得技能,促进能力的发展。总结性评价以完成真实任务为主,评价听、说、读、写能力,听力、阅读、写作可选用笔试形式,口语考核提供真实交际任务单独进行。英语测试突出应用能力,淡化知识内容考查,淡化准确性,最大限度地取消选择填空,不设置语法专项内容;把各种知识和技能与具体职业场景结合起来设计题目,以职业工作任务对英语的要求为主,测试以应用为目标,以任务或活动为形式,以综合素质为内容,采用等级制,不设达标规定;学生成绩记录单反映听力、口语、阅读、写作能力的分项考核等级。评价过程记录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促进其学习和发展,同时为企业选拔具备相应英语语言能力的人才提供依据。

结语

课程评价的过程要求教师坚持培养目标,关注学生英语基础,了解学生基础的变化与发展,依据实际语言能力,分层对学生进行评价,使他们具有与不同层次、不同岗位要求相适应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同时兼顾英语人文素养与职业素养的培养,激发其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建立学习语言的自信心、加强主动学习的意识,使学习过程和效果达到满意,具备终身学习能力、养成终身学习的好习惯,为其实现多种学习渠道、学习方式、学习过程的相互衔接与转换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林新事:《英语课程与教学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2]王笃勤:《真实性评价――从理论到实践》,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3]马邦新:《大学英语教学的基本要求和社会需求的对比研究》,《西北医学教育》2006年。

[4]盛湘君:《高职专业的社会需求与英语课程设置改革》,《韶关学院学报》2006年。

[5]俞仲文:《经济转型升级背景下高职院校产教合作、工学结合的新思考》,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2013,http://.

[6]张大良:《高教改革发展五年回眸成效显著》,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2013,http://.

作者单位: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