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我国货币政策工具运用的发展、不足与优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我国货币政策工具运用的发展、不足与优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本文对我国不同时期运用货币政策工具的情况作了整理和总结,分析我国货币政策工具目前运用的现状与特点,找出存在的不足,并阐述了下一步我国货币政策工具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货币政策工具 中央银行 优化

在以往各个时期我国不同的货币政策工具均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并逐渐与发达国家的货币政策工具接轨。但同时,当前我国的货币政策工具在近年来的使用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不足和缺陷,需要通过改革来完善,以提高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一、我国货币政策工具的发展与运用

(一)存款准备金政策

存款准备金这一工具一直被称为“一剂猛药”,然而纵观我国从1984年至今的准备金制度的发展,调动准备金率却相当频繁。1999年,国内内需严重不足,为增加市场货币量,下调准备金率。2004年,我国开始采用差别存款准备金政策,同时央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至。2006年以后,为实现经济稳健运行,考虑到市场流动性、利率走向、抑制通胀等诸多因素,央行使用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的频率也开始大大增加。不可否认,这些调动确实起到了调节货币供应量、抑制通货膨胀、避免经济大幅波动的作用,因此这一制度对我国而言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公开市场操作

目前我国公开市场业务类型以现券交易、回购交易和发行央行票据为主。2013年,央行正式推出“公开市场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LO),使其作为公开市场常规操作的必要补充,主要在银行体系流动性出现临时波动时相机使用。SLO的出现使央行更为灵活、主动地管理银行体系流动性,也使我国货币政策操作框架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完善。

(三)再贴现政策

我国再贴现业务起步较晚,1995年以前,央行将重点放在对企业的信用放款等的信贷规模为主的直接调控,忽视了再贴现作为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1995年以后,陆续了包括《票据法》、《再贴现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法规,再贴现业务得到迅速发展,成为基层人民银行解决商业银行临时性资金困难的主要途径,其政策作用也日益明显,逐渐发挥其在控制货币供应量、调整产业结构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四)再贷款政策

再贷款的数量很大程度取决于商业银行资金需求压力的大小,极大地限制了这项业务的作用范围与作用力度。从我国实行的现实情况来看,随着商业银行存贷比逐年下降,资金流动性充裕甚至过剩,其功能正在逐渐淡化。

(五)利率政策

利率政策是一直是抑制经济过热、防止通货膨胀的重要的金融调节手段。以调控微观行业过热为例,当房地产价格过高影响到宏观经济通货膨胀预期时,利率工具不失为合适的调控手段。从近几年我国推行利率市场化政策情况来看,其对实现宏观经济目标的确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目前我国货币政策工具的不足

(一)三大一般性政策工具存在局限性

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由于其通过调整货币乘数来控制货币供应量,具有放大效应,西方国家很少使用这一工具,在本文前面分析中可看出我国使用准备金制度较为频繁。从近几年发展趋势来看,由于金融创新的不断推进,商业银行调度资金因为新型金融业务、产品的出现变得越来越容易,导致这一政策有有效性大大降低。

我国公开市场操作由于运用历史较短、市场流动性较低等原因,中央银行票据仍是我国公开市场业务的主力军。而发行央行票据存在一定的弊端,易增加央行负债压力,提高了宏观调控成本,同时从长远来看,发行央行票据不能真正减缓国内流动性过剩的局面。

再贴现政策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由于社会整体信用水平不高,存在操作存在不规范的现象。二是由于票据业务欠发达、票据市场尚不成熟,使得我国再贴现业务总体发育程度不够理想。

(二)利率调整效果存在不足

首先,我国目前的利率体系是一个市场利率与管制利率并存的体系,金融机构的存贷款利率还没有完全由市场决定,这样使容易造成利率信号的传导机制不畅通。其次,市场对价格走势的预期不能通过央行确定的存贷款利率充分体现,而且前几年我国利率调整政策一直是呈现事后反映的效果,没有前瞻性,当然这一点近两年有所改善。再次,银行间市场利率对货币政策操作的灵敏度低直接导致利率调控体系受到制约。

三、对中国货币政策工具运用的对策建议

(一)改革存款准备金制度

试图盲目效仿西方一些国家,取消法定存款准备金付息对货币政策效果不一定起到正面作用,所以真正应该改革的是我国目前的准备金付息制度,使之能与利率体系中其他指标相匹配来正确引导市场利率。另外,差别准备金率需要得到重视以及进一步优化。央行可以利用金融机构资金是否充裕这一指标来衡量存款准备金率的高低,不同地区、不同类型金融机构差别对待。

(二)完善公开市场操作方式

结合我国实际来看,中央银行票据还不能完全退出公开市场交易,应着重逐渐提高国债资产规模,完善国债发行和流通机制,同时丰富公开市场业务交易品种,提高交易频度,扩大交易范围,提高交易覆盖面。

(三)改进再贴现政策

第一,应明确再贴现工具的定位、再贴票据种类。第二,适当放宽基层央行的再贴现操作授权。第三,加强贴现和再贴现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对违规操作者加大制裁力度,保障再贴现政策效应有效发挥。

(四)推进利率市场化注重其他政策的配合

不可否认,中国一直在坚持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并且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我国目前已基本明晰利率市场化的思路和方案,因此目前最重要的便是为其创造良好条件。具体可从稳定宏观经济环境、健全金融监管、完善资信评估制度、控制金融业对外开放的节奏几方面着手。

参考文献:

[1]闫生芳.1998年以来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及其有效性分析[D].厦门大学硕士论文, 2006-05-01

[2]付一书.《中央银行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