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提问的艺术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提问的艺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随着新课程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推进,新课程教学过程与质量问题得到了各个学校及广大一线教师的重视与钻研。结合一线教学实践经验,着重阐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把握课堂提问的技巧性和艺术性,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进而提高课堂效率,构建高效课堂。

新课程课堂提问技巧性艺术性课堂提问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常言道: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解于问。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课堂提问是组织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经常提出一些问题,一方面,是对学生知识的考查;另一方面,是为了引出新知识,问题设计得好,可以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作用,带动整个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从而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如果教师的提问缺少技巧和艺术性,则会抑制了学生的思维热情和信心,导致整个课堂教学气氛沉闷,整节课的教学效果将大打折扣,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那么,如何才能优化课堂提问,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呢?笔者通过多年的一线教学实践,总结积累了一些经验和感悟,在这里愿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围绕课堂教学中心精心设计问题

教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需要任课教师在上课前围绕教学中心进行高质量的设计,问题的设计要构思巧妙合理并难易适中。问题不要提得太难,让学生无从下手,这样调动不起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不了学生的兴趣;也不要过于简单,让学生感到无需动脑就把问题给解决了,这样不能充发挥学生的探索潜能。要让学生有轻轻一跳就能摘到“果子”的感觉,有效激活学生的大脑思维,调动学生用自身积累的知识和能力去解决问题,从而达到获取知识的目的。在具体实施中,教师必须抓住课堂教学的中心,抓住教学中要解决的问题,提出带有启发性、学生乐于思考的问题,要避免只是让学生回答“是”或“不是”,“对”或“不对”等此类让学生厌烦的低智商问题。另外,所提出的问题还要达到紧扣主题,以点带面,求异创新,不搞“满堂问”等流于形式,冒似热热闹闹,实则教学效率低下的象征性提问。问题的提出要有明确的目的,应服从总的教学任务,问题只有“新异”,做到适时适度,灵活多样,才能有效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达到解决问题和掌握知识的目的。

二、适时给予鼓励和引导,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

新课程教学理念,强调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轻松和谐教学氛围的形成与塑造。教育心理学认为,学生如果总是处于一种兴奋愉悦的状态,大脑思维就会有超常的发挥,接受信息的速度就会变得快捷。根据这一理论知识,作为新课程理念要求下的任课教师,课堂上要注意营造和谐愉快的气氛,让学生时刻处于一种轻松自如的情绪中,那么无论是记忆,还是思维,都会得到最好的发挥。当学生在课堂上对教师所提的某一个问题疑惑不解时,教师应用充满信心和期待的眼神看着学生,同时给予适时的点拨和解惑;当学生对某一个问题考虑成熟,苦于无法表达时,教师更应先用“别着急”“慢慢说”等话语消除学生的恐慌心理,同时应站在学生的角度帮助学生整理好思路,运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还有的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可能不太准确,这时教师的反应一定要给予积极、肯定的评价,如可以评价学生回答问题声音响亮、站姿笔直、回答勇敢等这些知识以外的角度进行鼓励和赏识,这样才能给予学生更多的信心,争取到更多的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考问题。

三、问题要面向大多数学生,提问要做到面向全体

新课程教育理念强调,我们的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同时这也是人性化教学理念所追求的目标。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设计的问题只有少数学生才能回答上来,会大大挫伤大多数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从而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课堂是一个整体,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是不完全一样的,教师在课堂教学提问中不应置大多数学生于不顾,而形成“单线式”的问答情景,或只面向少数几名优秀的学生发问,这样容易使大多数学生上课“走神”或注意力分散。课堂提问应成为全体学生与教师交流的桥梁与纽带,而不应成为个别学生的专利,每节课要尽可能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回答,特别要考虑中低程度学生的参与面,选择有利于发挥学生综合能力的时机让他们参与,争取每节课大多数学生都能有解答表现的机会,更好地激发班级群体积极思维的热情。尤其杜绝那种针对思想“开小差”学生故意设难性的恶意惩罚性提问或提问回答按座位顺序进行的机械普遍性提问。多让成绩不好的学生回答“是什么”之类的问题,成绩一般的学生多回答“为什么”之类的问题,成绩优秀的学生多回答“有什么不同”之类的问题,让每个学生都感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人,都是教师的注意点,从而培养积极的参与意识。

四、注意课堂教学教态,提高课堂提问的亲和力

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课堂教学中教师言谈举止自然也成了全班学生模仿和欣赏的对象。对中小阶段的孩子们来说,他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还尚未形成,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良好的教态和得体的言谈举止将给师生之间的课堂交流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师生之间亲和力,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教师的神态、语气语调、举手投足以及师生间的人际距离,对学生的大脑思维水平的发挥具有一定的作用。如在课堂提问学生的时候教师表现出急燥和不耐烦的姿态,动辄对学生挖苦和刁难,则会使学生惧怕并回避提问,甚至产生逆反心理,阻碍了整个教学活动的实施。相反,教师如果能注意自己的表情,提问时多面带微笑、多用期盼与鼓励的目光语气和手势,同时俯下身姿多注意倾听,及时对学生给予激励性评价和补充,则更能增强学生的信心,使其思路清晰,回答准确,语言优美,也从教师良好的言谈举止中潜移默化的塑造良好的人际交流模式,从而更加喜爱老师、热爱课堂,并配合老师的思路,高效率地实施整堂课的教学。

总之,课堂提问是一种经常使用的教学手段和形式,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信息的双向交流模式。加强课堂提问,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应当科学地多设计提出对学生学习兴趣及潜能开发有良好作用的问题,有效唤起学生课堂注意力,积极创造愉悦的课堂气氛,全面开发学生的大脑思维水平,有效构建和谐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向纵深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序来.课堂提问艺术与教学效果\[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4,(06).

\[2\]范永丽.小学教师课堂提问艺术的理性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09).

\[3\]陈晶晶.浅谈课堂提问艺术\[J\].太原大学学报,20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