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高浓氢中一氧化碳脱除工艺技术探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浓氢中一氧化碳脱除工艺技术探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介绍了高浓氢中CO脱除、净化工艺技术,及各工艺技术基本概况,同时探讨了各工艺技术对于CO脱除的优劣及工艺技术路线选择基本思路和需要综合的因素。

关键词:高浓氢 CO 净化 工艺技术

中图分类号:C35文献标识码: A

作者简介:马宁元(1981-),男,工程师,从事化工设计和工程技术工作。

氢气作为基础的清洁原料在石油、化工、新能源、工业制造等行业一直具有重要的地位,并且随着能源短缺及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突出,氢气的利用和循环使用得到各行业高度关注,而高浓度、高纯度氢气中存在的少量杂质往往制约了氢气的用途和价值,并影响到生产的最终结果。因此,对高浓度氢气中少量杂质的深度脱除和完全净化,尤其是对用氢过程影响比较大、通常与氢气共存的少量CO(1%~2%,V/V)的净化及脱除,将实现更多的高浓度氢气循环回用,并进一步降低成本和能源消耗。目前,各工业装置中对CO的脱除和净化通常有变换工艺、变压吸附工艺、甲烷化工艺和催化氧化工艺,本文通过对各工艺方法的分析,探讨合适的高浓氢中少量CO脱除及净化方法,实现氢气的纯化和精制要求。

1变换工艺

CO的变换反应,研究始于1888年,并于1915年应用于合成氨工艺中合成气的净化和精制,后陆续在合成甲醇、二甲醚、石油炼制、煤制天然气、城市煤气等装置的制氢和精制过程得到应用。

其基本原理是,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一定温度,即高于催化剂的起始活性温度条件下,CO和水蒸气发生反应,将CO转化为氢气和CO2,其反应式为。CO变换通过将CO转化为氢气和CO2,氢气为目标产品气,而CO2的脱除和净化较CO容易简单的多,从而实现对氢气的纯化和精制。目前主流的变换工艺根据工艺配套和指标要求,有中温变换工艺、中温变换串低温变换工艺、全低温变换工艺和中温变换串两段低温变换工艺。

1.1中温变换工艺

中温变换工艺主要工艺指标为:变换起始温度320℃左右,热点温度460℃左右,变换率90%左右,蒸汽消耗为每千标方气180~230公斤;主要设备有变换炉、饱和热水塔、热交换器、混合器/加热器和热水泵。

1.2中温变换串低温变换工艺

中温变换串低温变换工艺的主要工艺指标为:中温变换的各主要参数与中温变换工艺相同,变换率略低,约为82%左右;中变后面串低温变换,低温变换起始温度200℃左右,热点温度240~250℃;中串低的变换率为96%左右,蒸汽消耗为每千标方气90~140公斤;主要设备有中温变换炉、低温变换炉/混合器、饱和热水塔、热交换器、调温水加热器、水加热器和热水泵。

1.3全低温变换工艺

全低温变换工艺的主要工艺指标为:低温变换起始温度220℃左右,热点温度400℃左右,变换率为96%左右,蒸汽消耗为每千标方气33~94公斤,较中温变换工艺和中串低变换工艺低很多;主要设备有变换炉、混合器/水加热器、饱和热水塔、热交换器、调温水加热器和热水泵。

1.4中温变换串两段低温变换工艺

中温变换串两段低温变换工艺指标为:中温变换起始温度320℃左右,热点温度460℃左右,变换率为60~67%;低温变换每段起始温度200℃左右,热点温度240~280℃。总变换率为96%左右,蒸汽消耗为每千标方气70公斤左右。主要设备有变换炉、混合器/水加热器、饱和热水塔、热交换器、调温水加热器1、2和泵。

2变压吸附工艺

变压吸附工艺技术(PSA)是近30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型气体分离与净化技术,其分离过程为物理吸附、解吸再生过程,主要为利用固体吸附剂对不同组分的吸附能力不同,且吸附容量随介质的分压上升而增加、随温度的上升而下降,低温、高压下吸附及高温、低压下解吸再生,实现对混合气体中某一或某些组分的分离及提纯。

其基本原理是,混合气体中各组分的沸点不同,易挥发(或低沸点)的不易吸附,不易挥发(或高沸点)的易吸附特性,将目标产品气与杂质气分离。对于高浓度氢气与少量杂质CO的混合气,沸点低、挥发度高的氢气吸附量很小,CO将全部被固体吸附剂吸附,氢气纯化和精制后,纯度可达到99.99%(V/V)以上。因此,变压吸附工艺技术因其产品纯度高、分离效率高、适应范围宽、操作方便等特点,成为高浓氢、高纯氢纯化和精制过程重要的工艺技术。

变压吸附工艺技术(PSA)主要工艺指标为:吸附压力1.0~3.0MPa,吸附温度≤40℃或更低,CO脱除率大于99.9%,目标产品气纯度可达到99.99%(V/V)以上,目标产品气回收率85~90%。主要设备有吸附塔(塔中装填多种吸附剂)、真空泵、程控阀、原料压缩机、解吸气压缩机、缓冲罐、换热器和分离器。主要消耗公用工程有电、循环水、氮气、蒸汽、仪表风和工艺空气,各项消耗量与原料条件、装置规模大小相关。

3甲烷化工艺

甲烷化工艺技术应用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起初用于合成氨流程的节能过程,在较低温度250℃左右条件下,CO、CO2甲烷化,甲烷化效率高达90%以上,CO、CO2残余量小于10ppm(V/V)。随后,甲烷化工艺逐步用于石油、化工、新能源等领域制氢装置氢气的纯化和精制过程,并发展至近年来推出的选择性甲烷化工艺技术,在一定条件下,CO的甲烷化转化和脱除稳定高效进行,与之存在竞争的甲烷化反应被控制和严格抑制。

甲烷化反应的基本原理是:高浓氢中杂质CO加氢生成甲烷,反应式为,生成物水容易脱除和净化,生成物甲烷对后工序及环境无毒害作用,或可通过膜法等简单高效的方法脱除,从而实现氢气的纯化和精制目的。

甲烷化工艺主要工艺指标为:甲烷化反应起始温度280~300℃左右,热点温度360~380℃,CO转化率大于95%,氢气中CO的残余量<10ppm(V/V),氢气的消耗量与CO的比值为3:1。主要设备有甲烷化反应器(装填甲烷化催化剂)、加热器、电炉、第1、2换热器、冷却器和分离器。主要公用工程消耗为电、蒸汽、循环水、仪表风。

4催化氧化工艺

催化氧化工艺的研究开始于上世纪70年代后,最初用于有机废气的治理和气体中有机杂质的脱除,后陆续发展到现在的选择性催化氧化工艺技术,可通过选定条件设定及工艺参数,净化并脱除混合组分中的杂质气体。

高浓度氢中CO的选择性催化氧化脱除,是近年来开发的新工艺技术,其基本原理是气体中的氧与CO在低温下(≤150℃)反应生成CO2,多余的氧与氢气反应生成水,反应式为、,CO的净化效率高达97%以上,生成物CO2和水在后工序很容易分离和脱除,高浓氢气得以纯化和精制。其主要工艺指标为:催化氧化反应起始温度110~130℃左右,热点温度≤150℃,CO转化率≥97%,氢气中CO的残余量10~20ppm(V/V)。主要设备有反应器(装填催化氧化催化剂)、蒸汽加热器、换热器、冷却器和分离器。主要公用工程消耗为蒸汽、循环水、纯氧、仪表风。

5各工艺技术说明

5.1变换工艺是无疑是上述工艺中最为复杂、操作条件最为苛刻的,其设备设计制造要求高、控制水平要求较高,对技术、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操作技能均存在较高的要求。但变换工艺有其它工艺技术无法替代的优势,在CO变换脱除同时产生氢气,新生成的氢气不仅降低装置的运行费用,同时还降低制氢装置的运行负荷。适合大中型装置,高CO含量气体的转化和精制。

5.2变压吸附工艺需要在一定压力条件下运行,工艺比较成熟,运行也较为可靠,对CO的净化效率高,适用于大、中、小型装置,但装置的运行寿命和稳定性取决于吸附剂、程控阀质量和控制系统优劣,同时存在回收率降低氢气损失问题。

5.3甲烷化工艺的出现对于合成气氢气中CO的净化是开创性的,替代了传统高耗能、高污染、高成本的液氮洗工艺和铜氨液洗工艺,其对CO的净化效率也高于传统工艺,从根本上优化了生产工艺及路线,并且达到节能、降成本等效果。不过,甲烷化工艺装置通常在高温、高压下运行,设备制造要求高,催化剂活性和稳定性影响较大,温度等条件控制较为苛刻。因此,甲烷化工艺装置的制造和运行成本较高,适用于大、中型工业装置氢纯化和精制。

5.4催化氧化工艺,是上述几种工艺中将高浓氢中CO含量降至10-6级最经济有效的工艺技术,其操作条件温和,工艺流程简单,设备为常见的化工设备,制造及操作维护成本低,用于大、中、小型装置均可达到要求,尤其适用于中、小型装置,可降低投资费用和运行成本。但该工艺技术存在需要补加纯氧和催化剂(通常为Pt、Pd、Au和Rh等贵金属催化剂)成本高等不足。

6结语

综上所述,高浓氢中CO的脱除、净化可采用变换、变压吸附、甲烷化、催化氧化等工艺技术,对于工艺技术的选择,需要统筹考虑产品指标、一次投资、运行成本、技术成熟可靠度、操作要求、安全环保等各方因素,此外,技术与现场契合度及与公用工程、辅助系统匹配度,也是需要同时考虑并关注的。

参考文献:

[1] 梅安华主编.小合成氨厂工艺技术与设计手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5.

[2] 段秀琴.一氧化碳变换工艺与节能.山西化工[J].2001(1):18~20.

[3] 李琼玖,钟诒烈,廖长富,等.大型渣油或水煤浆制氨高CO变换工艺技术剖析[J].化肥设计.2006(4):3~7.

[4] 刘其海,莫欣满,董新法,等.富氢重整气中微量一氧化碳的选择性催化甲烷化[J].天然气化工.2007(5):58 ~61.

[5] 郑荣兵,徐新良,徐亚荣,等.CO甲烷化研究进展 [J].河南化工.2011(2):3 ~6.

[6] 梁飞雪,朱华青,秦张峰,等.一氧化碳低温催化氧化 [J].化学进展.2008(10):1453~1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