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最潮毕业生:时代唤我去基层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最潮毕业生:时代唤我去基层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大城市绚烂多彩的生活和待遇丰厚的职位,偏远地区较为艰苦的工作和清贫的生活,面对这样一道人生选择题,你会做何回答?

这个夏天,全国有727万大学生面临“去向何方”的选择――这道选择题,不仅关乎理想,也植根现实;不仅影响个人发展前途,也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这之中的很多人,勇敢地放弃大城市的优越生活,深入西部、基层和军营,带着理想和对未来的思考,让“到西部去,到基层去”成为毕业季里最“潮”的选择。

去西部:在最艰苦的地方逐梦青春

“难道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吗?”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李青总是这样一遍遍地问自己。

凭借着出色的学历背景,李青在毕业前找到一家做政府境外培训的公司工作,她开始和北京的很多小白领一样,拿着皮包挤公车上下班。但是这样的生活却让李青产生困惑:“难道这就是我想要的?我是否能从这样的工作中找到价值?”来自新疆的李青每次看见其他同学报名支援西部,都会觉得很惭愧。

“越是艰苦的地方,越能获得别人没有的经验和认识,人生的抉择不是金钱和利益能够衡量的,不要让人生的抉择成了简单量化的数学题。面对抉择时,考虑理想和责任,长远来讲才是最有利的。”学校就业中心老师的一席话说得李青心潮澎湃,心中涌动的情绪久久难以平复。于是,李青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去做村官!

缺氧、生活艰苦、巨大文化差异,初到,李青有点茫然失措,但这一切并没有让她退缩。“老百姓想什么,我们就干什么。”在纳金乡担任副乡长期间,李青作为乡里唯一的一名汉族干部,她积极与藏族同事打成一片,与大家一起吃糌粑、过林卡,向他们学藏话,唱藏歌,赢得了全乡基层干部和群众的信任与尊重。同时,李青创新党员管理方式,制定《纳金乡党员积分卡》,实现了党员积分制管理,促进了全乡党建工作。李青还创办了城关区第一个“大学生党建QQ群”,使广大青年干部利用网络平台实现了信息互动,有效加强了基层党建工作。

像李青这样“冲动”做出去西部决策的女生不在少数。北大毕业生王威也凭着一腔热血和心中的理想做出了一个看似“冲动”的选择。

一提到,王威总爱说“我们”。从北大政府管理学院本科毕业,她选择了先去支教一年再读研究生。在拉萨高等师范专科学校,王威承担了10个班的思想道德修养课程。

本来,王威觉得她也许再也不会回到。可是真正走的那天,她却发现自己其实很舍不得。当孩子们依依不舍地和她告别,感谢王威为他们带来不一样的世界时,王威却觉得,自己学到的东西远远大于她带给孩子们的。结束支教后,王威回北大攻读硕士学位。她翻阅了大量关于的书,旁听梵语系的藏语课程,还参加北大藏族学生的聚会。越是关注,越是发现,很多人并不了解,她决心要从事一份与有关的工作,为促进汉藏之间的理解做出努力。

看到自治区招聘启事的那个夜晚,王威失眠了,北京和拉萨两个城市走马灯似的在脑海里闪烁。她知道,不同的选择对于她的一生意味着什么。心里有个声音不停呼唤着,她知道至少在那里有一些真正需要她的工作,至少未来有另一种崭新的可能。

王威最后签了自治区党委宣传部,8年。“签约的那一刻,我真的觉得自己的决定很有意义,很快乐。”

或许在别人看来,放弃北京优越的工作机会和生活条件,选择西部这样艰苦的地方是“很傻”的选择,但在充满理想的新一代大学生心里,这才是让他们最能实现自我价值的抉择。正如李青在日记中写到的那样:“那份来自内心的喜悦、踏实,那种对未来的憧憬和信仰,让我更加确信,去基层工作才是我真正想要的生活,才是我热爱的事业。对于这个选择,时至今日,我依然能够听见自己坚定的心跳!”

去基层:不做精英做栋梁

“毕业后5年内在北京二环买房的可以被称作精英,但决不能被称作栋梁。”至今,齐振民还记得老师的这句话。

毕业于清华大学数学专业的研究生齐振民,成长在革命老区延安的一个红色家庭。关于自己的未来,齐振民在抉择前做了大量的功课,这使他的想法更加理性。“精英和栋梁是不一样的。我想,栋梁或许就是那些在我们国家的各个领域和地方,为一方百姓的平安富足默默耕耘、默默奉献的人们。”

不做精英做栋梁,是齐振民对自己的人生规划。毕业前夕,他选择成为一名吉林省的选调生。

为什么要离开熟悉的环境,到基层、到西部去开始新生活?这恐怕是每个做出这样选择的毕业生都经历过的纠结和追问。“吉林现在正处在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时期,以前的老工业基地,现在正处在一个转型期。它不见得是最好、最繁华的,但它是发展最快的,最需要人才的,我觉得我们去了确实能发挥自己的才能,所以选择吉林这样的地方。”

齐振民绝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通榆县什花道镇岭上村金山堡屯,清华大学选调生李志芳走出泥草房,赶在第一缕阳光之前,和老乡一起放羊、喂鸡、铲玉米,开始一天的劳作;

岭上村小老沿沟屯,清华大学选调生王甜甜正向邻居大娘学习如何在灶坑里烧火、怎样用大铁锅炖菜;

岭上村金山堡屯,年久失修的房屋不停地漏雨,清华大学选调生周海松冒雨爬梯,帮助老人修葺屋顶。

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像齐振民一样,离开北京,选择基层。形容这次离开的词绝不能用几年前公众热议的“逃离”,而是坚定了信念、明确了方向之后的“信心满满”。他们让“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从一句口号、一个方向,变成脚下实实在在的路。大城市、高薪并非衡量就业价值的主要标准。在这些年轻人的心里,除了体面的工作、丰厚的薪水外,还有更让他们为之奋斗和追求的。

去军营:好男儿就是要当兵

“现在对我来说,不差钱,差磨炼。我就是想到部队磨炼意志。”安徽某建筑高校学生王宇的想法十分朴实。大学毕业后他顺利找到了建筑公司的工作,为了报名当兵,他决定放弃职位。

“读了四年大学,学到不少书本知识,但总觉得自身有些欠缺,譬如体魄不够强健、意志不够顽强。”王宇希望参军能让自己更加成熟。

抱有王宇这样想法参军的大学生不在少数。都说部队是个大熔炉,更是一个大学校,它可以改造一个人,锻造一个人。“同样是擦玻璃,在学校简单擦擦就能过关。可是在部队,非得擦得一尘不染才行。”谈到部队生活,张力特别有感触。以前,他是一个毛躁的小伙子,泡吧上网打游戏,而两年的军营生活则从头到脚、由外到内改变了他,回到学校像换了一个人似的,变得特别踏实,特别认真,对生活和工作也有了明确的目标,老师对他的变化都觉得不可思议。

“大学毕业生参军,往大里说,算‘政治账’,很光荣;往小处说,算‘成长账’,有意义,算‘经济账’,划得来。”某征兵办负责人说。但参军报国有理由,更有理想。报名应征的大学毕业生普遍都有报效祖国的理想,多数人并不很关心退役的经济补偿有多少,而是十分看重人生的长远发展。在他们看来,义务兵是个人价值与祖国需要的最好结合点。

奉献在基层,青春别样红。人生之路虽然漫长,但在关键的时候往往只有几步。离开了大都市的繁华,却收获了基层最宝贵的经历;吃一点苦,身上却可以多一点硬气,多一份担当,多一些责任。青春,因为有了奉献的赤诚,而更加火热;理想,因为有了基层的印迹,而更加璀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