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基于空间分布格局的区域旅游资源整合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基于空间分布格局的区域旅游资源整合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旅游资源空间分布格局对旅游开发的速度、规模、效益及时空安排影响深刻。以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为例,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简要分析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格局,总结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特点:西北部以自然资源为主,分布稀疏,东南部以人文资源为主分布密集,且高等级旅游资源集中于中南部;旅游资源分布呈现城市CED指向性。旅游资源种类多样,但类型分布不均,部分旅游资源支配性较强。最后,从内容、路线及区域合作等方面提出整合方案。以期为蓬江区旅游的发展提供科学指导和理论依据。

一、引言?

随着地方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和旅游资源组合方式的多元化,区域旅游资源的空间结构成为旅游学界研究关注的焦点和旅游地理学研究走向纵深的一个重要方面。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对旅游生产力的布局有着深刻影响[2],目前国内外对区域旅游资源空间结构特征的全面研究尚属少数,而旅游资源的不可移动性决定了其空间结构必然对区域旅游开发、速度、规模效益以及时空安排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本文试图以江门市蓬江区为例探究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格局,在此基础上提出旅游资源整合模式,推进区域旅游业协调发展、共同繁荣。

江门市蓬江区旅游资源丰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目前,旅游业正逐步进入再开发和深度开发时期,因而加强对该城市的旅游资源空间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区概况

蓬江区地处珠江三角洲西翼, 位于江门市区蓬江河以北,总面积323.7平方千米,是广东省江门市辖区,江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下辖3个镇、6道办事处。蓬江区毗邻港、澳,北连广州、佛山,东接珠海、中山,南向浩瀚的南海,是珠江三角洲和港澳地区与粤西、中国西南各省陆路交通和水路交通的重要门户。

蓬江区是贯通江门五邑、连接全省的高速公路网和等级公里网的枢纽地带,是即将兴建的珠江三角洲城际快速轨道的直接辐射区域。距离国家一类港口新会港仅20分钟车程,周边100多公里范围内有广州、深圳、珠海、香港、澳门等5个机场。完善的交通设施让蓬江区与外界紧密相连。

三、旅游资源空间分布格局分析

(一)旅游资源空间分布格局定性分析

蓬江区平原开旷,低山丘陵,错落其间,形成蓬江区地貌的多样性。西部及西北部多为中低山丘陵,东部、中部和南部为河谷、三角洲平原。西江、蓬江、潭江、天沙江等穿城而过,东有潮连洪圣殿和珠宝首饰加工地,北有山清水秀的大西坑、景色迷人的公坑寺风景区,西有休闲避暑胜地叱石山,南接圭峰山国家森林公园,中有风景如画的东湖公园、长堤风貌。同时该区也是明代大儒陈白沙先生和被先生誉为“国宝”的著名教育家陈垣先生的故居,历史文化积淀丰厚。

1、数量特征:以自然资源为主的西北部分布稀疏,以人文资源为主的东南部分布密集

蓬江区以人文旅游资源为主,在本区151个重点旅游资源单体中属人文旅游资源的有135个,占总数的89.4%。从资源的分布情况来看,以江门车站为界,西北部旅游资源分布稀疏,以自然资源为主,主要有大西坑水库、大田坑水库、公坑景区、三丫顶、锦岭山、蛇山、凤凰山等,人文旅游资源仅有韫氏民居、良西古村落、陈垣故居等几处。而西南部旅游资源分布较密集,仅有古猿洲、潮莲岛、潮莲沙滩等自然旅游资源,其余全为人文旅游资源。

2、质量特征:高等级旅游资源主要是人文资源,集中于中南部

目前蓬江区旅游资源以中低等级的为主,一级和二级的旅游资源单体数共占本区旅游资源单体总量的87.10%,三级旅游资源单体数共16个,占10.48%,四级旅游资源单体共4个,占2.42%,没有特级旅游资源。仅有的4个四级旅游资源单体中有3个位于中南部城区,分别是华侨博物馆、华人华侨广场、华侨嘉年华。16个三级旅游资源中有11个分布于中南部和南部,占三级旅游资源总数的68.75%。

3、旅游资源分布呈现城市CED指向性

蓬江区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的第三个特征就是呈现城市CED指向性态势,即以城市CED为中心的集聚规律,而且越是靠近中央娱乐区,该特征越趋明显。在蓬江区内,中央娱乐区分布于东湖公园周围,以东湖公园为中心,半径两公里以内约有26个资源点,占资源总量的17.22%,资源密度为2.07个/km2。半径2-4公里的环带内,约有41个资源点占总量的10.58%,平均密度为1.09个/km2。其余84个资源点全部位于距东湖公园4km以外的区域,平均资源密度为0.37个/km2由此可见,距离江门市中心愈近,资源分布愈密集(如图2)。这主要得益于城市娱乐区的“磁石效应”。

(二)旅游资源空间分布格局定量分析

1、量化分析指数

对空间格局的定量描述是分析旅游资源的结构、功能的基础,本文运用景观生态学家提出的多样化指数、优势度指数及均匀度指数,来定量分析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格局。

(1)旅游资源的多样化指数(H)

2、旅游资源空间分布格局量化分析

根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国家标准(2003),结合蓬江区的实际情况,将本次调查的151个旅游资源单体资源划分为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自然景象、遗址遗物、建筑与设施、旅游商品和人文活动8类,根据上述计算公式,计算得到蓬江区旅游资源的多样化指数为1.81,优势度指数为1.19,均匀度指数为41.61%。

据此,我们可以判断:

(1)蓬江区旅游资源多样化指数较高,旅游资源种类多样

旅游资源多样化指数值高达1.81,表明该区旅游资源类型的丰度和复杂程度较高。《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国家标准(2003)将旅游资源划分为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自然景象、遗址遗物、建筑与设施、旅游商品和人文活动8个主类、31个亚类和155种基本类型。根据此标准,该区共有151个资源单体,涵盖了评价标准中的所有主类,22个亚类,所占百分比为70.97%,基本类型有63个,占所有基本类型的40.64%。

(2)蓬江区旅游资源均匀度指数较低,旅游资源类型分布不均

蓬江区旅游资源虽然种类多样,但类型分布相对集中,人文旅游资源占绝对优势,占总数的89.4%。在人文旅游资源中,尤以建筑与设施类旅游资源单体最多,达76个,占旅游资源单体总数的50.33%,其次为人文活动类旅游资源,共有24个,占总数的15.89%。在高质量旅游资源层面上,本区共有三级旅游资源单体数共16个,仅有的4个四级旅游资源单体中有3个属于建筑与设施类,类型分布明显不均。

(3)蓬江区旅游资源优势度指数较高,部分旅游资源支配性较强

旅游资源优势度指数值高达1.19,表明该区旅游资源结构中一种或几种类型支配整个旅游资源结构的程度较高。根据蓬江区实际情况,建筑与设施类旅游资源单体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在质量上,75%的高等级的旅游资源也集中于这一类,如华侨博物馆、华人华侨广场、华侨嘉年华,这些旅游资源都是建筑设施与华侨文化相结合的体现,故该部分在蓬江区旅游资源结构中支配性较强。同时,江门市旅游总体规划、“十一五”规划中明确了江门市“五邑侨乡”的定位,在此基础上,蓬江区制定了打造“侨乡之都”规划,这都促进了华侨文化的发展和壮大,增强了其对旅游资源结构的支配性。

四、旅游资源的空间整合

(一)从内容上整合

针对蓬江区目前旅游资源知名度不高、资源不突出、景区缺乏亮点、资源缺乏深度挖掘和开发、游客在区内滞留时间短、产品开发滞后等挑战,应采用板块整合模式,对其所有资源进行宏观整合,划分旅游发展特色区域。为此将其中划分为重点特色旅游区:北部大雁山农家生活旅游区,中北部岭南村落文化观光休闲区,中部鹅公山滨江休闲旅游区,中南部城市游憩商业区,南部长堤侨都世界窗与陈白沙纪念馆旅游区,东南部宗祠寻根文化旅游区,西南部生态休闲度假旅游区、滨江风光带等。

在区域层面上,纵观蓬江区旅游的时空背景:珠三角地区必将推进旅游发展与合作、开平碉楼与村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滨江新城区正在不断开发等等,结合蓬江区旅游资源分布与开发、交通区位条件的分析,参考旅游产品开发方向与政府土地、城市规划战略的选择,规划形成“一心、两圈(环)、十二区”的旅游空间结构。

每个区域内部的旅游开发致力于共同打造特定特色的主导产品,烘托区域特色定位,实现错位发展的同时,各旅游区要充分重视其自身在蓬江区整体城市旅游中的地位及应当充当的角色,并与其他旅游区的开发建设融为一体,以整体利益增强蓬江区旅游资源和景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二)从旅游交通及线路上整合

1、对外交通

作为较强的集散功能节点,蓬江区内有高速公路、省道、铁路、水路通过,可达性较高,这对其发展旅游具有一定有利因素。广东省目前城际轻规、水运和高速公路和不断兴建发展,也给蓬江区发展旅游交通的一个良好机会。借此机会应当加强城市集散功能,增强旅游交通能力,提高江门的可进入性。重点发展公路、水路运输,实现安全、舒适、便利、高效的旅游网络化运输体系,形成江门到区域交通枢纽城市和重要旅游城市的高速交通网络。建立健全客源地至景区、景区间和景区内交通网络体系。具体措施可考虑:串联内环中的各景点形成联结景点的两条内环线,建设放射状的线路联结核心区、内环、外环。

2、对内交通

市域内各旅游景区之间依托现有的“三横三纵”的公路系统形成良好的县域旅游交通网络。但是具体到进入景区的道路,有些还缺乏规划和完善,如良溪古村落、公坑、叱石、大雁山等景区的进入道路不够便捷、快速。改善该部分交通的方便、快捷可提高景区可达性,增加游客量以及回游率。因此,未来的蓬江区旅游交通的发展在于完善从主要道路进入景区的次要道路系统。具体方案可考虑:

(1)西江、江门河水路客运、观光体系

(2)环城休闲旅游带交通体系

在蓬江区外环构筑一条环绕市区的“休闲度假旅游带”,在“三横三纵”快速公路网的基础上,修建、改建连接宗祠文化旅游区、滨江风光带、岭南村落文化旅游区、生态休闲度假旅游区等景区道路。主要建设以下公路:滨江大道――平岗大雁山农家生活旅游区道路、滨江大道――河山道路、河山――佛坑道路、滨江大道――大田坑水库道路、近期建设规划中的272省道、S272北坎――良溪道路、二横公路――陈垣故居道路、二横公路――公坑――观音堂景区道路、扩建环镇公路――凤飞云――那咀水库景区道路、西环路――席帽山――环镇公路道路、扩建杜阮――叱石景区、潮连岛网状道路等等。

(三)区域合作整合

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谋求区域合作和共同发展已经成为越来越普遍的共识,而不应该把旅游放在一个狭小的范围内来研究[11]。一个地区的自然旅游资源具有不可替代性,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就是具有缺憾之处。转变缺憾的唯一途径就是在较大区域范围内进行更多的选择,通过资源优势互补,加强区域旅游开发合作,实现互补增强效应。因此区域之间的旅游开发存在激烈竞争的同时又有着紧密的合作[12]。

借助珠三角城际快速交通网络的兴建,江门市区与周边地区高速公路网络的完善,江门应该与周边的市内外地区形成了较好的区域整合与联动。纵观未来江门作为旅游集散地以及与邻近区域的空间关系,在区域间空间结构上,以蓬江区为核心,形成蓬江--佛山-广州旅游空间合作轴、蓬江――珠海――港澳旅游空间合作轴、蓬江――中山旅游空间合作轴,从三个不同方向上发展区域城市伙伴,展开区域合作联动。促进蓬江区乃至整个珠三角地区旅游业的发展,进而带动整个区域的社会经济繁荣(图3)。

五、结语

(一)综上所述,蓬江区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具有如下特征:

1、从数量上来看,蓬江区旅游资源空间分布不均,西北资源部分布稀疏,以自然资源为主,东南部分布密集以人文资源为主;从游资源质量来看,高等级旅游资源集中于中南部;旅游资源分布具有城市CED指向性。

2、从空间量化分析指数上来看:旅游资源多样化指数和优势度指数较高,均匀度指数较低,这表明,蓬江区旅游资源种类多样,各类型旅游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差别较大,部分旅游资源对整个旅游结构的支配性较强。

(二)鉴于此,从内容、交通条件及区域合作等角度提出三种旅游资源整合模式:

1、从内容上,将蓬江区内旅游资源整合为旅游功能区,而在区域范围内规划建设“一心、两圈(环)、十二区”的旅游空间结构。

2、在交通及线路方面,对内交通串联内环中的各景点,形成联结景点的两条内环线,并建设放射状的线路联结核心区、内环、外环。区内交通主要建设西江、江门河水路客运、观光体系,完善环城休闲旅游带交通体系。

3、从区域合作的角度,建议建设蓬江--佛山-广州旅游空间合作轴、蓬江――珠海――港澳旅游空间合作轴、蓬江――中山旅游空间合作轴等合作轴。

(作者单位:1、南京旅游职业学院旅游管理系,2、南京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