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促进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策略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促进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策略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新课改后,数学教学生活化理念已深入人心,然而,在教学实践中,仍存在若干问题。通过分析小学数学教学和研究现状,结合小学生学习特点,探究小学数学化教学的有效策略,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精神。

关键词:小学数学;现状;教学生活化;策略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教育工作者很早就注意到教学生活化的重要性。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理论,倡导生活化教育。生活化教学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更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数学素质以及创新精神,培养出的学生更符合社会的发展。

教学生活化的重要性深入人心,一线教学改革成效显著,但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二、存在的问题

1.教学中数学的理论性和生活化缺乏合理的结合点

随着生活化教学理念的深入人心,一线教师已经认识到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必要性,但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缺乏生活化教学的经验,很多教师对生活化的理解停留在理论层次,并没有掌握如何优化实践教学生活化的能力,在教学中体现在数学的理论性和生活化教学缺乏合理结合点。有的老师依旧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学生在被动学习下,主要通过记忆来学习数学,以考试成绩来检验学生的掌握程度,忽视了应用能力。另一个表现在于教学中生活化因素泛滥,忽视了数学学科严谨性和科学性的特质。教学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应该是为了使学生从生活的角度理解数学,从而更高效地掌握系统数学理论知识,虽然小学生求知欲强,但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有限。因此,生搬硬套地将数学知识和生活联系起来,会让学生产生更多疑惑。因此,如何找到二者的合理结合点是教学改革中值得深思的问题。

2.教学中生活化元素缺乏合理性

在教学情境中引入生活化因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自主探究数学问题,查找答案,总结数学规律,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育改革之后,已经出现大量数学与生活化联系的例子,但是部分内容只是穿上了“生活化”的外壳,并没有结合小学生自己的实际情况,有时反而会增加小学生理解的困难,出现事与愿违的效果。小学生的求知欲强,但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有限。在数学教学中增加的生活化元素一定是学生能够理解,能够引起小学生的好奇心,进而集中学生注意力,高效完成传授知识任务的,且能实现小学生的学习模式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

三、策略

1.教师树立科学的生活化教学理念,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传统教育的典型问题是,学生掌握了数学理论知识,但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应用能力比较弱,也就是所谓的“高分低能”的现象。为了避免此类现象,老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兴趣点,联系实际,引导学生关注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课前预习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教师可以预留一些合理的生活化的课前问题,启发学生主动思考。教学过程中,从课前预习的作业出发,循循善诱地教授学生学习抽象的数学知识。课后习题是巩固数学知识、充实教学效果的必要部分。可以适当引入结合生活的习题,在学生掌握一定的数学知识之后,从生活化的例子出发,结合生活实例理解数学知识,从而达到巩固创新的效果。

例1.春天郊游活动时,老师买了一瓶1 L的饮料需要分给小朋友们,小朋友带的杯子可以装300 mL饮料,问几个小朋友可以分完老师的饮料?

例2.春天郊游活动时,老师买了一瓶1 L的饮料需要分给小朋友们,小朋友带的杯子可以装300 mL饮料,问老师的饮料够分给几个小朋友?

这是一个简单的具体实际问题具体分析的例子。对于这种问题,3+1/3的结果是不正确的,小朋友并不能有1/3个,所以第一个问题的正确答案是4个,第二个问题的答案是3个。对于教师来说,要教育学生在学习分数知识的同时,联系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教师要善于从生活中提取教学素材,增加数学知识的趣味性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学内容也需要与时俱进,例如教学内容中用高铁来替代火车等例子,在LED灯泡、节能灯已经普及的年代,仍然举灯泡的例子,会使学生产生困惑。要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所解决的问题都是实际生活中会遇到的问题,从而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小学生的认知范围和逻辑思维能力有限,在讲授比较抽象难懂的数学知识的时候,老师主观联系生活中的原型,找到教材教授数学内容与生活实际应用的结合点,进而让学生举一反三。在认知水平上理解知识,是最高效和持久的学习方式。从生活问题出发,先将数学知识带入生活,理解数学知识的背景以及应用,之后在理解的基础上抽象成数学后解决之,达到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和学习数学的双重目的。

小学数学的美丽在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生活化教学,着重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习惯的同时具备应用实践能力。学生在面对未来各种挑战时,能够游刃有余,培养更适合社会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全集[M].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

[2]胡典顺,赵军.对“数学生活化”的理性反思[J].数学教育学报,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