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说课”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所谓“说课”,就是让教师以语言为主要表述工具,在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专家、系统而概括地解说自己对具体课程的理解,阐述自己的教学观点,表述自己具体执教某课题的教学设想、方法、策略以及组织教学的理论依据等,然后由大家进行评说。“说课”是深化教育改革、探讨教学方法、实践教学手段、提高教育教学业务水平的一种好方法,也是教师进一步学习教育理论,用科学的手段指导教学实践,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增强教学基本功的一项重要活动,在新课程标准要求下,“说课”更是一种交流经验的好方法。
一、怎样理解”备课“与“说课”的关系
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备课多是一种个体行为,但通常意义上的备课无法全面而直接地体现思维过程。我们备完课就去上课,“备讲两层皮"的现象在所难免。而说课主要是体现备课的思维过程,这个过程发生在备课与上课这两个环节之间,重点不仅要解决"教什么"和"如何教",更重要的是解决"为什么这样教"的问题,有什么理论说明和实践依据,要达到什么样的教学目的,完成对学生哪些能力的培养和突破。说课是为了上好课,是为了提高课堂效率,也是对上课的总结,归纳,提炼和升华,具有教学研究和教育科研的价值。
1、说课将教师的隐性思维变成了显性思维――备课思维外现化。备课过程中,教师对教学大纲的把握,对教材的理解与挖掘和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评估与预测等一系列活动,都是隐性的思维活动过程,而说课是通过语言的媒介作用,将备课的思维过程表达出来,使更多的人直接感知你的思维过程。如果我们能够把备课的过程以说课形式表达出来,最起码你的备课是有条理而精炼的,思路是明确而清晰的。思维过程能够达到语言化,这是层次上的递升。
2、说课将教师的个体行为变成了群体行为――备课行为立体化。在很多情况下,教师的备课是作为个体行为活动来考查的,既然是个体活动,那么备课的质量和水准就必然受个性主观因素的影响,而说课是需要多人参与的,有说课就有评说课,两种活动交织在一起,就必然存在思维的互补和学术性的交流。对同一问题进行多角度地推敲,就利于每个参与者对个人经验的取舍和对他人观念的扬弃。这正是每个人所期望的。另外,从这个角度看我们的个人教学和教研活动,或许会多一点启示。由于受客观因素的影响,如民办学校所面临的社会压力,在发展过程中所自然产生的困扰等,所以我们的教学不得不追求短期效应和功利性,对个人教学而言,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也不得不会感到心理上的疲劳,无法充电的困惑,吃老本的尴尬。对教研活动而言,基本上是在"统一进度,统一备课,统一作业,统一测试"的四统一的模式之下,集体智慧的汇集与发挥,从根本上对教学进行推动,出色教研成果的获得都是很艰难的。而说课具有简便,明快,高效,省时,易于安排和控制的特点,虽不能代替教研活动,但它完全可以纳入到教研活动的范畴。在个人支配时间相对少的环境中,它是丰富我们个人知识储备的有效方式,它能促动我们投入其中,促动我们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回想和反思。同时,在这个把备课时的隐性思维转化为说课时的显性思维,把静态的个人行为转化为动态的群体学术性讨论的过程中,它也提高了教研的学术层次。如果把说课作为教研活动的一部分,那么我们通常的说课改革为单元说课,章节说课也未尝不可。
3、说课使备课环节由只重视操作变成了既重视操作又重视理论研究――备课研究理论化。说课是以教育学,心理学理论为指导,以每堂课的具体知识为内容,以教学具体操作为借鉴,对教材,教法,学法及教学程序进行设计。它是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表现形式。如果让哪位老师进行说课的话,他自然要活用自己所掌握的教育学,心理学的有关理论,站在理论的高度去审视,考察和分析自己将要实施的课堂操作行为,要用最精炼的语言,向大家说明:“怎么教”,我“为什么要这样教”只说怎么教,干巴巴令人生厌,最精彩的是我"为什么要这样教",当然,它绝不是理论的堆砌和相加,必须活用。
二、说课的基本要求和具体方法
说课是行业间业务交流的一种活动,它不同于教案和教学活动。说课要说清楚说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样教、学生怎么学以及在教学活动中培养了学生那些方面的能力等。新标准又在以往要求的基础上,着重学生思想方法的培养,注重创新思维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的提高。语文课要求学生通过试验操作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培养能力。所以,教师说课时就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说清本课内容在本学科教学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2)说清本课内容的重点、难点和要求。
(3)说清本课时的教学目标。
(4)说清实施课堂教学目标的方法与手段。
(5)教学过程的调节与信息的有效传递。
(6)教学效果的评估。
在了解说课的基本要求后我们分为三个层次来展开描述:
第一层次教学背景分析:
陈述学习需要;分析教学;描述教学环境。
(1)陈述学习需要。学习需要就是我们的教学需要。在教学中的学习需要是一个特定的概念,是指学生的学习现状与教学目标(或标准)之间的差距。通过学习需要的分析,可以了解三点: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产生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回答“为何教的”的问题。
在教学需要中,主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学习者起点分析,另一便是学习者的终点认识。
学生起点分析,即关注学生进入教学前的学习状态,即原来具有的知识、技能、态度等。学习目标分析,教学目标的确立有助于教师明确学生“学什么”和教师事后检验学生“学”得怎么样,有助于教师明确学生“怎么学”教师“怎么教”问题。
(2)教学任务分析。教学任务的分析,是对学生的起点能力转化为终点能力所需要的从属知识、技能和态度进行详细阐释的过程。具体说就是确定教学内容的范围、深度和重点,这与“教什么”“学什么”相关。另一则是揭示教学内容中各项知识、技能之间的相互联系,为教学顺序的安排打下基础。
(3)教学环境描述。从教室的选择到师生关系以及学生的学习心理和教师的教学心理状态,都是教学环境的组成部分。
第二层次:教学展开分析:解说教学策略;教学策略实施;教学媒体的选择和运用
(1)教学策略制定。从宏观上,教学策略中首先要求创设适合于学生认知差异的教学组织形式和使用适合认知差异的教学手段,通过教师提供的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措施来完成个体的认知建构。从微观上,教学策略必须针对不同的知识类型和认识过程进行选择。另外,练习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再者,反馈调控是现代教学理念下的一种教学策略。
(2)教学策略实施,即教材、教法、学法的解说与教学过程的叙述统一起来。媒体的选择主要从任务、学习者、教学管理、经济、技术和管理这六个因素去考虑。板书的设计应该加以陈述。板书设计的合理、科学、经济和美观,应作为信息呈现的主要媒体。
(3)教学媒体的选择和运用,综合多种媒体,借助信息技术优势使内容丰富的教学资源有助于创设情境学习,既直接辅助学生理解课堂内容的,又拓展、深化课堂内容。
第三层次:教学设计和教学结果评价
说课可以是课前或课后进行。课前的说课,一般是对为完成教学目标而设计的教学策略方面而进行的交流,而课后的说课,侧重于运用教学策略后的效果的报告。因此,说课中这一活动环节也有两种不同的评价内容。若课前说课,对其教学设计实施以后可能会出现的结果进行预测;如课后说课,则对其教学设计实施以后的教学结果与预期目标做一番比较,从中总结经验教训,并改进对原有设计。
三、说课当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 防止说课变质,既不能把说课变成"试教"或"压缩式上课",也不要把说课变成宣读教案或简述讲课要点。
2. 在说教学程序设计时,所采用的方式,方法,手段,必须有充分的理论依据或较成熟的个人观点。
3. 在讲说教法和学法的同时,要针对这堂特定的内容充分说明所选择的教法及对学生传授这种学法的理由,对相关的教学原则和教学规律应十分熟悉。
4. 说课过程中,尽量展示先进和现代的教育思想。
5. 在竞赛类的说课过程中,避免套用一知半解的思想,方法等,只有深刻理解才能活用,只有活用才能自圆其说。
6. 一个完整的说课要包括评说课或者答辩,因此要做好问题准备,评价者往往以此来定位说课者的教学素质,教育修养。
7. 在有时间限定的情况下,不必追求面面俱到,但重点部分一定要说透。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能集“编,导,演,教”于一体的“说课”是综合反映教师素质、教师教学理论水平和教学业务能力的较好形式,通过"说课"活动,能不断推动教学改革,加快师资队伍素质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