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泛传播时代的传媒业及传媒生态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泛传播时代的传媒业及传媒生态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彭兰教授在《泛传播时代传媒业传媒生态》一文指出,无论是众媒还是智媒,都意味着未来是一个泛传播时代,这个时代会带来新的新闻生产模式。从智能化角度看,未来的新闻生产模式可能会有5个方面的动向。

陈国权在《寻找适合报纸的场景》一文中认为,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导致报纸的场景价值被取代,报纸也就失去了媒介竞争力。面对此种困境,报纸应重拾优势,为自身寻找到合适的“场景”。

江鸿在《融媒体时代党报转型路径探索》中认为, 2010年后开启了党报转型的2.0时代,各级党报(包括党报下辖的都市报)在转型实践中摸索出了4条转型路径。

在2013年至2016年我与腾讯网合作的网络媒体趋势研究中,每一年我都在试图描绘出网络媒体的进化过程。我把这个过程分为几个阶段,如下图所示,其中每一个阶段会有一些不同的特点。

门户时代,虽然也是新媒体,但事实上还是传统媒体的延续,包括它的传播模式、传播者的构成等等。到了WEB2.0时代,用户参与是主要特征,这也是众媒出现的基本前提。而众媒阶段,是多种媒体形态、多种传播主体的共生。

众媒表现为什么?2015年的“网络媒体趋势报告”中我梳理了5个“众”:其一是媒体形态的 “众”,即媒体表现形态的多元化;其二是生产主体的“众”,即万众参与;其三是传播结构的“众”,今天的大众传播变成了一个新的模式,它是基于人际关系的网络、以社交传播为基础的,这种社交化的传播使每一个人成为了传播网络中间的节点,社交化传播变成大众化传播新的模式,虽然它没有替代传统大众传播,但是毫无疑问是和过去不一样的模式;其四是媒体平台的“众”,新媒体不仅仅要重视内容,也要重视怎样把用户关系结合在一起,怎样把服务和社交结合在一块,某种意义上关系平台和服务平台也成为了媒体平台;其五是多屏跨界的“众”,从终端角度来说,终端多样化也是一种“众”。

2016年我们看到了新媒体发展的另一种动向,这个动向可以称为“智媒”或者“智能化媒体”,其主要特征是三句话:

第一,过去以人为主导的媒体将发展到未来万物皆媒的时代。

第二,未来的媒体将是人和机器的智能融合。

第三,这样的智能化媒体具有自我进化的可能。

智媒的技术基础,我仍把社会化媒体放在核心位置,即使是谈人工智能也离不开在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中的社会化媒体的铺垫,当然还包括其他技术,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AR/VR等。

未来所有新闻生产环节里都会出现智能化的影子,这种智能化对用户分析环节带来的影响就是场景化的分析和精准判断。在写作环节,智能写作、机器化写作,在未来都可能普及。传播的体验方面除了无所不在的泛在传播还包括新闻体验的临场化,在用户反馈环节,当我们用可穿戴设备和传感器做未来用户分析的时候,可能把用户反馈深入到生理层面。

未来新闻生产模式5个动向

无论是众媒还是智媒,都意味着未来是一个泛传播时代,这个时代会带来新的新闻生产模式。从智能化角度看,未来的新闻生产模式可能会有5个方面的动向:

第一,个性化新闻。除了已经普及的个性化信息推送外,未来的个性化新闻还可能有一种模式,即对话式新闻呈现,也就是让社交机器人和你对话,慢慢琢磨你的个性,为你ふ摇⒊氏趾鲜实母鲂曰的信息,这是国内外媒体正在尝试的事情。未来还会产生所谓的定制化信息的生产。

第二,机器新闻写作。现在基本的共识是机器人在有现成模版的情况下可以用循规蹈矩的方式完成新闻写作。但未来有一天机器也可能做有温度的创作,即使那样,人的写作仍然有不可替代的地方。但更关键的是我们需要探索人和机器相互融合的创作的能力,机器应该更多是帮助我们去发现选题、帮助我们挖掘深层次规律、帮助我们预判传播的效果,而不是简单地只是在目前的这个层面上做一个写消息的机器。

第三,传感器新闻。首先我们要注意传感器作为一种新闻采集的手段对我们新闻生产的影响。当每个人戴着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时,拥有这些设备数据的技术公司对某个地区的居民的身体状况的深层次动态的了解可能会比媒体要了解得更多。所以,可能未来我们需要有这样一些新的合作的伙伴为我们从更深的层面、从更广的广度获取新闻信息。传感器还有另外一个重要价值就是在“用户反馈”方面,它可以获得用户生理上的数据来准确判断信息在用户那端产生的影响。

第四,临场化新闻。很多人喜欢网络视频直播,更多是因为可以超越电视记者的视角、超越导播的视角看过去媒体看不到的视角。 “你所见即你所得”,就像看剧场表演和看电影的区别一样,看话剧时人们注意力的焦点不一定在主角身上,有人可能被角落里一个特别不起眼的小配角吸引。电影和电视把我们的观察限制在某几个焦点上,而未来媒体的临场感和电视塑造的二维平面中的临场感不同,用户参与的视频直播,以及AR/VR,会重建我们对现场的观察能力。

第五,分布式新闻。我们可能有很多的新闻的题材、报道是所谓的分布式的。分布式是借用的计算机的术语,是从“分布式计算”来的。分布式新闻意味着在报道进展过程中包括报道深化的过程中有很多的主体共同参与,这里一定会有专业媒体的核心的地位,但是还会有越来越多的来自用户、甚至未来来自于智能物体信息资源的贡献。

以上是智能化媒体时代可能产生一些大的新闻模式。我不认为这些模式是未来的唯一,我们需要的是关注这些动向并且及早为这些动向到来以后如何确立人的价值做相关的思考。

未来“生态”的四个维度

第一,用户平台的重构。关于新媒体的认识不应完全建立在用户平台等概念上,但是无论如何,未来我们的根基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会和用户相关。用户平台这个部分,是影响未来整个传媒生态的非常重要的维度。

过去我们谈的用户平台都是“人的平台”,尤其是今天语境中的社交平台,但我们可能需要注意到,在物联网技术推动下,未来的用户平台,是人、物体、环境三者融合的平台。有的时候人的行为与需求的观测需要借助新的参照物,一个人的数据化需要借助物的平台,比如说人的活动轨迹更多用手机GPS数据来描述,我们需要把物体平台的数据纳入到我们关注的范围。还有环境相关的数据,以及虚拟环境的营造,物体、环境这些都是用户平台的构成要素。长远来说我们要实现的是人与物、物与物、人与环境之间的更复杂的连接关系。

第二,新闻生产系统的重构。在未来的新闻生产系统中,专业媒体、自媒体以及其他机构将共同作为传播者。而更值得关注的是,对数据进行存储、分析、加工的系统将有可能从专业媒体中独立出来。一些技术的强势者在自己的技术平台上去搭建一个为媒体提供服务的平台。例如谷歌去年推出的News Lab,这一系统的优势就是数据的分析。2016年推出的今日头条“媒体实验室”,在进行产品推广的时候,特别当面向媒体人做推广的时候,也在强调自己的数据的势,媒体人可以通过这一系统去分析最近几天热门话题大概是哪几个,如果做选题策划还可以从数据系统里寻找资源,并且当你完成报道需要做可视化生产的时候,系统里都有相关的工具。这一变化的影响需要我们的关注,并且我们需要做出自己的回应。

第三,新闻分发平台的延展与重构。“分发平台”这个词新媒体用得很多。从过去传统媒体时代的我们自产自销的局面到今天多元化新闻分发平台共存,是新媒体对传统媒体不断入侵的典型线索。第一代新媒体分发平台是门户网站,把多来源媒体内容进行了聚合再以人工方式进行分发。到了搜索引擎时代,我们看到的是搜索引擎用技术进行多来源信息搜索,并且通过算法进行分发。社交媒体用人际网络完成大众传播,这是非常重要的变化。这样一个人际网络构成的大众传媒的信息的广度和深度都是以前的大众传播时代、人际传播时代没有办法企及的。

接下来出现的分发平台是个性化分发平台。个性化推送最典型的问题就是“信息茧房”,也就是人们被自己所关注的小小的信息天地所包裹,最后变成“井底之蛙”。未来算法需要提升以达成一种平衡,个性化服务和公共化信息服务的平衡。

接下来新一代的平台也会出现在VR/AR、视频方面。

另一个现象是,我们现在很多平台看上去是解决生活、工作需要的,比如说淘宝、地图、天气服务平台等等,但是这些平台慢慢出现了部分媒体化的痕迹,某种意义上他们也在抢夺我们的用户,也可能成为未来的新闻分发平台,特别是在专业新闻领域,这种动向值得我们关注。

第四,信息终端与生态的重构。在智能终端领域,除了可穿戴设备之外,未来在物联网领域中家居内部发生的智能化的变革也会给我们带来新的信息的模式。家居类每一个智能物体可能都变成对人的一种数据化描绘,或者需求的外化。这个似乎没有涉及到公共信息的层面,但是个人信息活动会有比较大的变化。

车也将是未来的信息终端,从传媒的角度来看,我们要关心的不仅仅是无人驾驶技术。无人驾驶技术包含了车和人的互动、车和车之间的互动,而未来车可以和交通系统互动,例如车和红绿灯系统互动,可以挑选一个堵车更少的路径,车还可能和急救系统连接在一起,可能和保险公司系统联系在一起,可能在警察系统连接在一起。车也可以为公共信息系统,例如路况信息,贡献自己的数据。

以上这些动向,都意味着未来的传媒格局与生态的变化,我们不能无视这些变化,我们也需要在已经变化的版图中调整自己的坐标,在这种坐标下重新建立起我们的价值。

“为了让机器时代人还具有价值”

关于人的价值的思考,是我们最终必须要思考、要面对的问题,甚至最后会成为我们最核心的问题。我们对于技术的驾驭能力最终取决于我们对于技术认识的深度,以及对人和机器未来关系的思考。

算法开始大行其道的时代,我们可能需要更多警惕,我们对这其中存在的风险和陷阱的思考,甚至是判断陷阱和风险的能力需要逐步提高,否则我们在某一天会因为算法而迷失。我们还需要在机器给我们描绘的现实图景之上的解读能力,包括对信息的价值判断、信息的真伪判断的能力。

在新媒体实践进入深层时,我们谈专业主义并没有过时,甚至可能今天到了更需要谈专业主义坚守的时候,但是在机器已经不可避免地进入到新闻生产的领域、在所谓人工智能和其他技术已经不可避免地影响我们新闻生态的这样一个时代,我们可能需要某种新的思考,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坐标体系需要去做一些迁移,有的东西是要坚守的,但不是只能够呆在原地。我们的这些思考,都是为了达成一个目标,就是“为了让机器时代人还具有价值”。

作者简介:彭兰,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新媒体研究中心主任,湖南师范大学“潇湘学者”讲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