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一个语文教师对数学教育的思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一个语文教师对数学教育的思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

提到数学,我满是恐惧,头大如斗。

有关数学,印象最深的是我小学时做的名目繁多的各类应用题:

一个水池单开进水管,1/5小时可将空池注满;单开出水管,1/3小时可将满池水放完。现在池中存有1/6的水,如果同时打开进、出两个水管,多长时间才能注满全池?

每每遇到这样的题,我一边绞尽脑汁想辙,一边困惑――为什么一头开着一头还要放走呢?

还有:用绳测量井深。将绳子3折后测井深井外还多4米,将绳减少10米后再对折测井深井外还多5米。求井深和绳长各是多少米?

再有:鸡兔同笼,数头有20个,鸡脚比兔脚多10只,鸡有多少只?……

面对这样的数学,我有太多的不解:一个多么简单的测量井深的问题,能使用的方法何其简单与直接而且多样, 却为什么非得要用绳子?为什么却又是三折,又是对折,劳神地折来折去呢?岂不是瞎折腾?

面对这样的数学,我也时常懊恼,鸡和兔子怎么能关到一个笼子里?明明要查它们的数量,为什么非得要把鸡头和兔子头、鸡脚和兔子脚放到一块儿数?为什么不数只,或单数脚?

为什么有简单的方法却要舍近求远而采用算计麻烦的方式?如果我们的知识点只通过这样没多少实际意义的题型来传递和落实,我们学习的意义究竟是什么?是为了数学而数学,为了做题而做题,为了分数而分数?还是其他什么?

但是,恰恰是这样的题,都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典型应用题。这样的习题,不单是我小时候,在我上完小学的近三十年时间里,现在,我们的学生们,仍然在做着、练着、考着……而且,在原有的基础上,这样的题还被千变万化,在“奥数”的旗帜下,进行着各种比赛和竞争……

现在再想,这样的习题,对学生来说,又有什么现实的意义?有什么远景的打算呢?尽管有数学老师开导我:数学不一定在生活中都能应用,学数学是为了训练思维、树立数学意识……

然而,我仍是茫然。

面对这样的数学,我经常是不及格,经常是遮遮掩掩藏好卷子,经常是哭哭啼啼就回了家。那个时候老师喜欢出十道应用题一张的数学小考,我经常是只能答对一二道,得了个二三十分,惭愧的同时,还是不解――我隐约感觉我的未来一片荒凉――我得不了高分,我学不会数学,过几年我考不上大学,将来我找不到工作……

我小时候的数学还有很多问题:

老师在卷子上画了张床,床的后面,是个2,再后面,是个括号,我曾经填过厘米,惹得老师大笑又大怒。我还觉得自己实在无辜――那个年代,我只住过炕,家里实在是没有床啊!

有关我的身高,135,我填过米,也填过厘米,还填过毫米。气得老师揪出我,点着我的个头当堂“示众”,我才明白开来。

那个时候让我苦恼的还有大象、花生米、卡车的重量,那些千克、克,公斤、斤什么的,弄得我一直是迷迷茫茫,稀里糊涂。老师那副恨我不争气的样子让我既着急又羞愧。

我的数学就像是狗皮膏药一样,粘得我烦恼丛生。

那一日,听了二年组杨金良老师的数学课,他讲的是《千克和克》,一些话让我对数学思索了很多――

1千克有多重呢?1袋这样的盐就重1千克。大家把1千克的感觉记在心里。

请大家轻轻拿出你准备的物品,用手掂掂,感觉一下,和1千克的盐比较,你有什么发现?

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也约重1千克呢?

1克放在手心是怎样的感觉呢?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2分硬币,掂一掂,静静感受,把1克的感觉记在心里。

刚才大家已经感知了1克有多重,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也约重1克呢?

10克重的板蓝根冲剂,100克重的味精,分别掂一掂,感受一下。

杨老师反复提醒学生“掂一掂”“感受”“记在心里”,“生活中”这样的字眼出现的频率也很高。千克与克给学生的感受,不再是两个刻板的表示物品有多重的单位,而是具体到了盐和洗衣粉,生动到了板蓝根冲剂与味精,清晰到了书包与牛奶的程度。采用这样回归生活的方式认识千克与克,把一些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具体的印象,知识变得直接了、深刻了、明显了、生活了、实际了。

而我的数学,对于这部分内容的记忆,千克就是千克,克就是克,无他。

抚今追昔,在我对自己的数学耿耿于怀的同时,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任何脱离了生活的学习都是排除体验的学习,都是那般地模糊、晦涩,甚至有些可笑。

小学的知识不难,也不多,但是把简单的知识清晰与深入地传授给几岁的小孩子,得需要多么考究的方法啊!

因为,毕竟,茫茫众生中,如我等这般学不好数学的,还大有人在啊!

(二)

多年来,我是坚定地认为自己是学不好数学的。好在我成为了一名语文教师

可是,还有很多人,是同我一样――压根就是不适合学数学的“料”,该怎样面对数学呢?

一位叫“Dave Geng”的人,总结了美国的数学教学的特点,既让人羡慕,也有了深深的遗憾。他说,美国的数学――给予不热爱数学的学生最基础的数学教育,给予热爱数学的天才最高水平的数学教育。

而我们的数学呢?似乎只有一句话――给予所有的学生一模一样的数学教育。

就拿我来说吧,小学时就已经头疼于各种“植树问题”“抽屉问题”了,到了考大学之前,数学于我就是符号了。不,还不仅仅是符号,更是紧箍咒――不得不学、不能不学、学也不会、不会不行――高考还有一百多分呢!

哪像美国的数学――高中前的难度大概到会运算三角函数就可以了,如果把数学的标准定位到这,如我般的数学们,是否能够学好数学姑且不说,至少不会被数学刺激得体无完肤。

其实,再想想,还有比我更被这样的数学坑害的一些人――

大学里,有一位徐姓同学,数学是考了满分的,可是,却沦落到和我们这些数学几十分的“学渣”们同班。我相信,当年高考的数学满分只是120分,他不过是全部得到了。如果如现在,150分,甚至他如果能有机会去答一张没有上限分数的试卷,他肯定也能得到更多的分数。然而,我们的数学,根本不可能给他这样的机会,因为,我们的数学,严格地把他这样的数学“学霸”与我这样的数学“学渣”圈定在了120分这个圈子内。

我们,再拼命,也不过是百十来分的标准,是在120分里打转转;而他,再擅长,也只能在120分的圈子里打转转;尽管他能轻松跳出120分的圈子,可是,还是只能在120分的圈子里打转转。说到这,我倒是觉得,我们的数学,更像是徐姓同学的紧箍咒了。想想,最悲哀的,仅仅还是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