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石鲁书画伪作释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石鲁书画伪作释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自古以来,艺术的图形作品都是依赖目测来鉴别的。虽然现代高科技为进行更准确的分析提供了帮助,但鉴定工作仍主要靠鉴定者的丰富经验。首先,熟悉真迹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科学鉴定的方法就是比对作品,选用同一时期同类题材同样手法的真迹样本,从表现风格、用笔习惯、技巧功力等个人特点的各方面,与检本进行相应的比较和对照。如果从相互个性特点的比对中发现了明显的差异性,则检本就不可能是真迹。下面就以此法释例近些年来发现的部分石鲁伪作。

伪作《荷花》石鲁晚期作品中有许多是题有长款的。鉴别题款的书写特点、文字内容、语句习惯等,就是鉴定工作的关键。将伪作之题款与石鲁真迹的题款,进行比对,可以清楚看出其中的不同。作伪者虽竭力摹写仿造,但其既不通石鲁用笔之性和书写结体的特点,又缺乏行草书法的功力,只能“画虎不成反类犬”。伪作题款的软弱结滞,节奏紊乱,间架结构松垮扭曲,这些与石鲁真迹中线条的刚劲有力,转折中铿锵有序的顿挫节奏,以及挺拔坚实的间架结构,无不形成鲜明的对比。伪作用笔散乱薄弱,造作呆滞;真迹用笔雄强刚健,洒脱自如,这是性质相背的用笔习性,决不可能出自同一人之手。伪作题款中编造的如“无月当空影色斜”之类瞎拼乱凑的悖谬词句,以及其他一些乖癖荒唐的话语,则暴露了作伪者文学素养和语气修辞水平的低劣。在伪作画面中,不成形态的荷叶、僵滞呆板的荷秆、薄气软弱的花头等等,无一不是伪造的痕迹。尤其是与真迹对照比较芦草的形态,更能说明问题。细观伪作的局部,其仿造的意图和拙劣的用笔暴露无遗。

伪作《黄河飞渡》、《黄河两岸渡春秋》1971年至1972年间,石鲁以“黄河两岸渡春秋”为题总共画了3幅作品,在湖南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石鲁书画选集》(1985年)中,以“之一”“之二”“之三”排序发表。《逆流过禹门》则是典型的表现黄河的石鲁作品。以这4幅真迹与检本《黄河飞渡》和《黄河两岸渡春秋》一经比对,伪作即显现出原形。作伪者用笔杂乱无章,画面如平铺的蜂窝,没有真迹那样向纵深延伸曲折起伏的丘壑之势。显然,由于作伪者缺乏长期在黄土高原实地写生的经验,也不理解石鲁这类画法的构成特点,加之笔墨功力上也有巨大的差距,只能是乱涂一气。伪作图6的局部与真迹局部比较,真迹用笔意态雄豪,气势恢弘,线条如刀刻般刚健苍劲;反观伪作的用笔如蚯蚓盘缩软弱元力,画面一副荒芜板滞的破败之势,虽徒劳模仿一些外观的形式,但在内在的结构和笔法上露了马脚。再比较伪作图5之局部与真迹图10之局部黄河水的形态,其中的区别一目了然。伪作以照猫画虎之能,使画面壅塞堆砌,笔墨滞结死板,当然不能像真迹那样生动地表现河水流动的形态和气势。这两幅伪作的题款画印都是结构松散,行气荒漫,用笔滞结,作伪特征十分明显。另外,伪作的款文也是编造的,而且用红色的题款写在赤红色的河水上,这是作伪者别出心裁的“发明”,石鲁不会这样。

伪作《东渡船夫习作之一》《船夫习作之一》、《船夫――拟金刚画法》、《战士――东渡习作之一》是石鲁以其独创的画法表现黄河船夫粗犷雄健形象的部分作品,观赏者从人物的形像和造型的笔墨里,能够感受到扑面而来的雄豪浑厚的气势。这种利用长锋羊毫笔的特性强调笔触的丰富和色墨浑然的力度的画法,是作伪者很难学到的。伪作《东渡船夫习作之一》苦心仿造的企图是明显的,但无奈心有余而力不足,画出的人物像是软骨病人,笔墨也是荒弱僵滞。作伪者造型能力差而且不懂石鲁的没骨画法。伪作的局部中的题款亦有很大漏洞。其词意抄袭真迹款而稍加改动臆造拼凑。尤其露馅的是,作伪者仿的是石鲁中期作品,题款仿的却是石鲁晚期书法的字形(仿得也很差)。伪作还有一方假印章盖在款后。而石鲁晚期题款都不盖印,而是以笔画印。

伪作《桃花少女》在石鲁一生创作中,找不到构图上一模一样的作品。伪作《桃花少女》却硬要全盘模仿真迹《桃锄春暖》,这就首先暴露了作伪的面目。虽极力模仿,但水平低劣的用笔习性却无法掩饰。其粗糙笔线的死板滞结,人物形象的琐碎堆砌,桃花结构的支离松散,桃叶的乱点无形,以及款题书法的颤弱扭形,无一不暴露其用笔的荒弱粗俗,僵滞气衰,没有半点石鲁豪放酣畅、凝练劲拔的特色。

伪作《许由洗耳》石鲁人物画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画的都是现实中的人,是他在生活中接触过、观察过、写生过、了解过、感动过的现代人。石鲁几乎不画没见过的古装人物形象。真迹《献花图》、《美典神》中的人物形象初看起来似乎离现代生活很远,其实这是石鲁描绘的印度民族艺术信仰中的人物形象,反映了石鲁早年游历文明古国印度和埃及时的感受,是他在当年大量写生的基础上,为表现民族艺术特点的真善美而再创作的典型人物形象。而伪作《许由洗耳》则是托名臆造的产物,其风格与石鲁毫不相干。伪作中可以明显看出其用笔的纤弱僵枯,造型能力的拙劣,墨色的杂乱污浊。同石鲁真迹对比,简直有天壤之别。石鲁笔下的人物造型优美,生动质朴,充分反映了石鲁具有熟练、高超、准确的人物造型能力,这是数十年坚持随时写生、速写而练就的技能,功力之深是作伪者所望尘莫及的。在用笔习性上,石鲁笔线的刚劲挺拔,金石雕刻般的雄壮,就更是作伪者无法企及了。

伪作《天竺》照着真迹中的形象轮廓描摹来造假,是古代常见的作伪手段。因为那时没有印刷的画册,一般人很难确认真迹是个什么样,所以古人确立了一条鉴定经验:如果出现这种“双胞胎”,则必然是或一真一假,或两者皆假。这类伪作被俗称“又下了个蛋”。在现代信息如此发达的社会中还搞这样的蛋,实在是掩耳盗铃的蠢行。近年露头的《天竺》就是这样一个不识时务的蛋。真迹《印度舞》早就在石鲁的多本大型画册中出版了,稍稍了解石鲁作品的人都熟悉这张画。也许画中的人太美了,伪作《天竺》就非要来个东施效颦。可是两张画摆在一起一比较,假美人一下子露丑了。看看伪作中的胳膊是怎么长的,作伪者连最基本的人体结构都处理不了,肤色也被涂抹得污浊不堪,再盖上了一枚早已曝光的假石鲁印章,这样经过比对,即便不是专业的鉴定家,也应该清楚《天竺》是一张明明白白的伪作!

伪作《农人造像系列之一》既然自称系列,当然有多幅这样的东西,只取其之一查查也就知其他如何了。将石鲁人物画卷中的《陕北老农造像》与这个所谓系列中的《农人造像系列之一》比比看:一个厚重丰实,一个平薄贫瘠,笔墨形态的差异使我们产生这样的视觉感受。这既是用笔习性的相异,也是人品格调的落差。此幅伪作中自然也少不了那枚臭名昭著的假石鲁印章,它已经成了伪作的标签。

以上释例的8幅伪作,是先后出现在两本违法出版的假画册中的。一本是1990年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石鲁书画集》,另一本是2007年北京中国书画杂志社出版的《中国书画投资版,石鲁专辑》。这两本册子中包藏了大量的伪作。这种以违法出版来推销假画的行为,已经对收藏者的利益造成巨大的损害,如果不对这些伪作剖析曝光,其危害还会祸及后世。所以今后我们还会继续以上的工作,以维护石鲁艺术的声誉和收藏大众的利益。 (本文作者为石鲁之子)

责编 雪 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