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关于高职教育实施完全学分制的构想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关于高职教育实施完全学分制的构想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现代高职教育以培养高级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完全学分制教学与管理是适应我国高职教育教学体系改革的方向和措施。就高职教育实施完全学分制教学的构想与实施进行了积极的探讨。

关键词:高职教育;完全学分制;构想;实施

作者简介:敬代和(1963-),男,四川射洪人,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高级工程师,MBA硕士学位,研究方向为教育教学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32-0032-02

学分制起源于19世纪70年代的美国高等学校,是伴随选课制度的出现而产生的。20世纪以来,学分制作为弹性选课的配套手段,为众多国家采用,学分制以“分”作为计算学习分量的单位,分为完全学分制和不完全学分制两种形式。完全学分制有较大的弹性范围,不但可以选择学习内容,还可以选择学习形式;而不完全学分制相对而言弹性范围较小,学生选课范围主要限在本校的课程范围之内。我国的高职院校大多采用的是不完全学分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职教育质量和效益的进一步提高,这是当前高职学校办学体制机制和教学管理体制改革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一、高职教育实行完全学分制和弹性学制的必要性

(一)完全学分制适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

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虽然取得了较大发展,但仍然未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同,社会对高职毕业生还存在一定偏见,高职学校为学生提供的教育条件和资源与学生的期望还存在一定距离。要改变这些状况,改革传统的管理模式,切实搞活高职教育,在完全学分制下实行弹性的学习制度是一个不错的出路。高职教育要适应经济结构转型和产业发展的需要,保持良好的就业前景,主动适应就业市场的供求变化,就必须具有灵活的课程结构体系,确保毕业生具有适应就业市场需求变化的素质。弹性学习的完全学分制能根据就业市场的需求变化和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及时调整强化专业知识结构,使高职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中占据主动地位。

(二)完全学分制增加了高职学校办学的灵活性,有利于加强校企深度合作

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传统单一的办学模式造成我国职业教育实践性的缺陷;高职教育基本上是在普通高等教育基础上按照一定的理论体系以学科为核心来组织教学的。学校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理论性教学环节与实践性环节没有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够等制约着高职教育的发展。实行完全学分制,高职学校的专业可以办成全日制,半日制或业余制等多种形式,可以最大限度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学制上也可以实行三年或多年,学生学习主要以达到某门课程的要求取得学分为标准,具有较大的灵活性。优秀的学生可以提前毕业,基础较差的学生可以多学习一段时间,修满所有的学分后再毕业。特别对于一些农村经济条件较差的学生则可以学习、工作分阶段进行。灵活的完全学分制度可以吸引到更多的生源(特别是因各种原因,较早进入社会,又想学习的人),减少因基础差,成绩跟不上而流失的学生,保持和发展高职教育规模,促进高职教育健康持续发展。

此外,学分制可以加强高职院校和企业之间的联系,获得企业的支持。职业教育市场化是必然趋势,高职学校根据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开设课程,使学生的知识能力体系和社会发展、科学技术进步保持同步;根据企业和就业市场提供的信息,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培养不同层次的人才;根据学生个性特征发展提供宽松的学习、培训环境。这样,高职教育既能满足社会、企业、市场的需求,也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在企业和学校之间建立起宽松和谐的双向联系,加强了校企深度合作,从而推动高职教育的健康持续发展。

(三)完全学分制有利于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特征,体现因材施教原则

由于我国高职教育起步较晚,诸多高职院校以多招生、扩大在校生规模为前提,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安排与学生参差不齐的文化基础之间出现矛盾,造成部分学生对开设的课程和教学内容深广度不适应。实行完全学分制,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课程才能适应学生的个性特征差异。素质教育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而完全学分制为受教育者根据自己的意愿在一定范围内选择学习内容创造了条件,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

二、高职教育实施完全学分制的构想

(一)课程体系的构建

实行完全学分制的核心是构建新的课程结构体系,构建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应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为主线,以理论性教学与实践性教学有机结合为特征。以能力为本位,结合岗位能力标准,进行基于岗位能力的系统化模块化课程体系开发。构建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的基本原则是“目标明确,学制灵活”,“宽基础,活模块”。 可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完成某项专业学习的基本(必修)课程,包括:“职业技能课程”是指按照专业相关职业岗位的工作要求,根据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设置的课程;“职业核心课程”是根据各“职业技能课程”之间具有共同的职业能力,提炼能反映专业特性的技术,以此为基础构建专业核心技术课程;“职业基础课程”是以专业群共同的知识和技能为基础构建的课程;“公共基础课程”是按照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的规定要求,各专业都应设置包括德育、体育与健康、文化基础课等在内的公共基础课。这类课程是一种水平标准化课程体系,用以衡量学生的文化和专业水平,以保证毕业生质量。

另一类是扩展(选修)课程,主要包括职业横向拓宽知识、专业纵向发展知识及其它社科人文知识等,以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拓宽知识面,其设置应分多个层次,以满足学生基础知识参差不齐,个性特长千差万别的特点。这样,各个学生优势能得到较好的发挥,为学生将来从事适合自己的职业提供了良好的基本知识。

(二)评价体系的确立

学分制教学的评价体系就是学分和学分成绩,学分是计算确定学生能否毕业的重要依据。计算课程学分一般以16-18学时为1学分,实践和实习环节则以26-30学时为1学分。三年制高职必修课程总学分应达到140-160学分,选修课程学分控制在12学分左右为宜。实行学分制能让学生明确自己在学校该干什么,该达到什么样的要求,给学生一定的压力,从而也就有了学习的动力和积极性。

然而,学分可反映学生学习量的多少,但不能完全评价学习质量的好坏。如果不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学生就会有一种60分万岁的想法,相映也会出现许多其它的问题,我们可以用学分成绩来衡量学生学习质量的好坏。学分成绩的计算是用课程成绩对课程学分加权平均而得到的,具体作法是:将成绩分成等级,如不及格、及格、良好、优秀等,再分别权之以分值,成绩越优秀者,权值越大。在每个学期末就按照学分成绩来评定奖学金。用学分和学分成绩共同来管理学生学籍,不仅非常灵活的处理了各种不同层次的学生情况,而且也利于学生奖惩制度完善。

在课程评价上,尤其是实践环节课程评价上要注重过程评价,构建学生自评、互评、团队评价、教师评价等多元评价体系;积极推行社会评价、企业评价等全方位评价机制的建立。

(三)奖励制度的实施

完全学分制与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构成奖励制度,这是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一种较好的措施。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明确提出:逐步构建专业认证体系,与劳动、人事及相关行业部门密切合作,使有条件的高等职业院校都建立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推行“双证书”制度,强化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使有职业资格证书专业的毕业生取得“双证书”的人数达到80%以上。

为了和国家劳动技能鉴定相统一,学校应规定相关的专业必须取得相应的证书方能毕业的制度,即实行“双证书”制度。鼓励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加强学习,不断通过各级各类的考试,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对于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学生除了相应的科目可以免修以外,还可以根据具体成绩取得该课程至少良好以上的学分成绩,积极实施“课证融合”、“以证代课”、“以证代学分”制度,为“双证书”制度的顺利实施提供保障。对于一些起点较高、学习基础较好的同学,学校应鼓励其参加专升本、自考本科等形式的学习,对取得了考试好成绩的学生相应实行奖励学分,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分制的优势,也让学生感到学校是真正教书育人的地方。

(四)弹性学制的建立

1.学生修满规定的学分即可毕业。对于提前修完学分的学生允许其提前离校,由学校开毕业证明,等到三年期满即可拿到毕业证书。

2.三年学习期满,仍没有取得规定学分的同学只发结业证书,保留学籍和学分,学生可在规定的延长期限内继续学习,通过考试获得规定的学分后,学校换发毕业证。

3.对学生年限不满3年者,经学校批准中断学业者,发给肄业证明,保留学籍和学分,学生可在规定期限内回到学校继续学习,修满学校规定的学分,学校换发毕业证书。

三、实行完全学分制应注意解决的问题

高职教育实行完全学分制管理,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素质教育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在正确实施的前提下,完全学分制的正面效应是主要的。但是,完全学分制与市场经济相匹配,有其长也有其短,认真研究实施完全学分制中的“利弊”,也有利于趋利除弊,减小副面影响。例如,完全学分制上课分散流动性很大,逃课现象肯定时有发生,因此,任课教师除了上课之外要教育学生珍惜学习机会,不要迟到、早退,保证正常的学习时间。这就要求任课教师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即要教书育人,严格教学管理,健全新集体的组织管理机制,又要注重对学生的独立自主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另外,授课教师的收入、信息化管理水平、教学投入、选修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选取等也是高职院校实行完全学分制管理过程中必须要很好解决的问题。高职学校作为教育的主体,应该力求全面处理好这些关系,发挥学完全分制的优势,搞好学校各方面的建设。

高职教育实施完全学分制,一定要面对现实,实事求是;逐步实行,分步到位;扬长避短,在充分发挥完全学分制优势的同时,采取有力措施,解决实行完全学分制中产生的一些问题。唯有这样,完全学分制才能较好的为高职教育所用。

参考文献:

[1]翟轰.高职院校实施完全学分制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08(4):12-16.

[2]王国东.完全学分制下农业高职教育课程模式构建[J].职教论坛,2010(12):51-53.

[3]张力飞.对高职院校实施完全学分制的思考[J].教育学文摘,2011(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