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的有效性探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的有效性探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设计 有效性 探析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6A-0078-01

读懂孩子,是现代教学重要理念之一,也是打造高效课堂、实现有效学习的基本要素之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读懂孩子,读出孩子的知识储备、经验积累、学习素养等;也要读准孩子,知道他们的心理需求,明白他们的感情所向。分析准学生已有的认知,解读准他们的认知方法与过程,就能有效地规避教学中的障碍,积极地迎合学生的求知思维,使数学学习、数学教学更具针对性,才能真正地提高教学设计的有效性。

一、厘清既有的认知储备

有效教学必须有一个科学的,符合班级学情、针对学生现状的脚本,这个脚本就是教学设计。一个合理的设计要贴近学生的学情,符合教材的知识架构,还要依托学生的知识积累和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并以此设计教学流程,设计知识引领过程,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的数学教学更务实、更有效,更能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

在教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时,笔者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基础,科学预设:学校为运动会准备了瓶装水,每箱24瓶。三(3)班分到了4箱,共有多少瓶?然后,笔者提出了一个问题:你能根据以前的知识解决好这个问题吗?接着安排学生自主练习,并在练习后组织交流,重点分析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在学生基本上能快速运算两位数乘一位数后,笔者再改编题目:学校为运动会准备了瓶装水,每箱24瓶。三年级分到了14箱,一共有多少瓶?

提问:你能列出算式吗?你打算用什么方法计算出结果呢?

此时,笔者引导学生说出:14箱想成10箱加上4箱,再合起来就是14箱的总数。利用分步解答、说理,再合并的方式解读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基本方法。

最后笔者引导学生小结:先用24乘4,再用24乘10,把两次的积合起来,从口算到笔算,逐步突破难点,帮助学生消化关键点。

这样的设计不仅针对学生已有的认知去展开,更能通过分解找准两位数乘法的核心要素。在这种设计的引领下,贴近了学生的知识背景,便于学生在最近发展区里解读新知,形成新的经验,也利于学生厘清一位数乘法与两位数乘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加快对新知的有效建构。

二、读准原有的认知方式

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感知世界、认识世界的方式。同样,在数学学习中他们也有自己独特的认知方式。教师要采取最大化的趋同策略,实现趋利避害的理想格局,让学生的学习更加灵动,让数学教学愈加理性,富有智慧。

在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认识几分之一》教学中,笔者设计教学流程:先从分4个苹果入手,针对学生可能出现1和3,2和2两种情况时,引导学生感受公平性,顺势导出“平均分”,接着引导学生分2瓶矿泉水,学生很自然地体会到平均分的含义。这样的实践能够强化平均分的构造,帮助学生形成平均分的意识,形成一种认知方法。紧接着笔者提问:只有一个蛋糕,你打算怎么办?学生很自然地运用平均分,再通过动画展现平均分成2份的操作过程,进而引出分数。最后,再让学生创造二分之一、判断图形中涂色部分是不是二分之一等,让学习走向纵深,变得抽象。

三、研究固有的学习障碍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学习障碍是必然的。尤其是小学生,他们的思维容易走向片面,也极易产生负迁移,从而形成学习障碍。因此,教师设计教学方案时要重视学生固有思维障碍的矫正,努力创设思辨的情境帮助学生克服负面影响,形成较为科学的认知方式、思维方式,让学习更加高效。

在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连续退位减法》教学设计中,笔者就从克服忘记退位这点入手,进行全面调控。首先是设计巩固练习,让学生自主练习,说出算法。再引导学生总结这类算式的共同点,总结出退位中的关键点、易错点,给学生以警示,帮助学生形成感知,形成记忆。

其次是创设购物情境:一件夹克衫单价是208元,妈妈付给营业员300元。营业员应找回多少元呢?学生自主练习,分析自己的算法,总结对应的算理。通过模拟展示,学生明白个位不够减,十位上也没有,必须从百位上借1,到十位上当成10个十,个位再从十位上借下1,变成10个一,这时必须记住十位上还剩下9个十等。通过真实的钱币找零过程,能够克服学生思维暂时短路的现象,促使学生领悟准连续退位减法的关键点所在。

第三,组织对应训练,305-209,604-409等,从训练中找到感觉,领悟算理,让学习效率倍增。第四,设计辨一辨活动,引导学生判断计算正确与否,巩固算法,深化算理理解,把握易错点。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学习是本身的知识不断累积,不断递进,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教师在设计教学流程时应尊重学生的心理特征,符合学生的知识基础,并能以学生喜爱的方式呈现知识点,让数学学习成为一种快乐的体验之旅。

(责编 林 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