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析林区农民教育培训路径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析林区农民教育培训路径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林区农民教育的现状

据统计,十几年全县共举办了林区农民教育培训班6306期,其中:林农教育培训班873期,累计受训人数15149人(次)。通过开展林区农民教育培训,23%的林区农村劳动者掌握了1~2门生产实用技术,涌现出了会经营、善管理、懂林业技术的家庭能人,占总人口的11.5%,培养科技示范户占全县总户数的16%,期间还引进、推广科技成果和实用技术62项,其中27项获得显著经济效益,受到各级表彰。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员素质低,教学管理难

由于小农意识和传统思想的影响和制约,参加教育培训的学员思想因循守旧、固步自封,不愿接受新生事物,由于生产力水平低,社会经济教育发展滞后所形成的参加教育培训人员文化水平低,科技致富意识淡薄,“等、靠、要”思想严重,对学员开展教育培训时,集中难、教学难、管理难。

2设备技术落后,师资力量薄弱

虽然乡有科普文化学校、村有科普夜校作为林区农民教育培训场所,但由于地方财政困难,投入有限,技术设备得不到更新,造成教育培训设备技术跟不上,使教育培训受制约。师资队伍,除了县农广校、农职业中学、农机校的专职教师外,有的是从县级有关部门临时抽调的职工干部,既无教师资格,也无教学经验;而从农村聘请的“土专家”,虽然实践经验丰富,但缺乏专业理论,而且兼职居多,更换频繁,极大地影响了教育培训的质量和效果。

3培训质量低,培训方式和内容过于简单

教育培训对象虽按一定条件,遵循林区农民意愿,由乡、村两级推荐,县级审核确定,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参加教育培训的学员文化水平和专业技能参差不齐,没有分类实施培训,只按统一的“理论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单一培训模式进行,结果文化水平低、没有专业技能和稳定收入的林农,就难以学到易操作、见效快、适销对路的实用技能;对初中以上文化水平的中青年充实、更新和提高产业结构调整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就展现不了培训的针对性、适用性和实效性。在教育培训内容方面,由于只围绕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的栽培技术要点开展,而没有以创业、就业技能和林产业化建设为重点进行教育培训,涉及内容不多,范围不宽,而且简单、缺乏创新意识,结果教育培训的质量和效果难以保证。

三、对策与建议

1增强素质,规范教学管理

(1)参加教育培训学员最大的实际就是要解放思想。只有思想解放了,才能做到实事求是面对差距、面对机遇和挑战,用新的思想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增强素质;反过来讲,只有实事求是,才能做到把受训学员从旧思想、旧习惯的禁锢中解放出来,以加快自身素质的提高。而要真正做到解放思想,一要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切实把握和理解开展林农教育培训的重要性、必要性,增强学用结合的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二要进行教育。教育不能搞形式主义走过场,而要以适用、实效的林业科技文化知识,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市场经济管理知识、涉林法律法规进行教育,而且“要精、要管用”,使受训者能更好地、客观地、辩证地解决自身存在的实际问题。而解决问题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运用林业科技的能力增收致富。因此,对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方法要进行实践检验,通过检验以后,对的、好的要推广普及;错的要完善,使之符合林区农民需要,以达到共同提高素质。三要开展受教育培训者之间的竞争。竞争作为一种动力,不允许悠闲松散、没有规矩,不遵守法律、培训纪律和规章制度,不许自满、停止不前,否则将被淘汰。

(2)进行教学管理时要本着“方便受教育培训者,而又不增加经济负担”的原则,尽量深入林区农村基层切实送教、传授林业科技知识。在教育培训过程中要帮助受教育培训者解决在培训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使参训者安心来学、学了能用。在专业和课程设置上要按林农需要什么就教育培训什么的原则,尽可能把实用、实效的专业和技能通俗易懂、联系林农实际加以传授。与此同时,承担教育培训单位要建立健全班主任、任课教师、教学班、学籍、教材、教务、考务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职责,加强对教师、学员和教学各环节的管理,并不断完善培训条件,提高培训质量,为林农教育培训提供优质服务。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参与教育培训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使培训更贴近实际、贴近林区农民。

2提高教师的适应性和进取性

教师素来以培养人、教育人为己任。面对林区农民教育培训这样一个全新的领域,任何一名教师都有一个认识和适应的过程。因此,作为承担教育培训的机构,要提高教师的认知性、适应性,首先要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团结和带领教师认真学习党和国家及地方政府涉及林区农民教育培训的方针政策、有关规定和《管理办法》、《操作规程》,使其充分认识开展教育培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其次鼓励和倡导广大教师从要为“三农”和新农村建设、小康社会建设服务的高度,在搞好调查研究、全面了解和把握林区农民所想所需的基础上,深入学习、全面理会系统的林区农民教育培训知识,并把林区农民教育培训知识与广大林农所需有机结合起来,形成适合地方教育培训而又具有地方特色的教育培训内容,用于林区农民教育培训,使教育培训更贴近实际,更贴近受教育培训者。第三,专业和课程的设置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而且既要有利于教师专业特长的充分发挥,又能使受教育培训者吸收、消化。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切实培养受教育培训者的操作能力,使之成为学之能用、用之能增收致富的人才。第四,在切实解决教师深入教育培训第一线交通、食宿和必要补助的情况下,教育培训机构要积极配合地方政府或业务主管部门,认真处理好教育培训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让教师尽量不要陷入不必要的事务纠纷之中而影响教育培训。对教师下达任务时,职责要清楚,教育培训时间、地点要准确,切忌模棱两可或朝令夕改,否则,不利于教师工作准备。再则,要加强对教师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并解决好专职教师职称、福利、住房等待遇,使其安心投入培育培训。

3注重质量,优化内容,创新方式

教育培训内容突出针对性、适用性和实效性,要面向农村经济发展需要,紧紧围绕当地产业特色和主导产业,以创业、就业技能和林业产业化建设为重点,加强林业生产新知识、新技术、林业环境保护、无公害林产品、食品安全、标准化生产、经营管理知识和市场经济知识、农民职业道德、法律知识以及林业有关政策、适应城镇就业技能和创业能力等方面的教育培训。除开展好林业技术教育培训外,还应开展好转移到二、三产业的林农所需要的技术技能教育培训,以此不断推动农村林业产业结构调整。要创新林区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教育培训方式,倡导定向培训、订单培训、委托培训、上岗培训等与就业直接挂钩的培训形式,积极引导企业、行业协会和社会用人单位开展有针对性的用工培训。开展林区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教育的单位,要牢固树立质量意识,深化教学改革,加强师资培训,完善规章制度,规范教材编写、出版和使用,规范教学计划制订和执行。积极开展林农科技文化素质教育教研活动,切实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对林农科技文化素质教育的管理、监督和检查,建立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制,对成效显著的集体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要创造条件,加快中青年教师的培养步伐,并注重教师德、能、勤、绩协调发展,使其尽快成长起来,担当重任,服务于林农教育培训。承担教育培训单位的领导要提高管理能力和决策水平,并在全面掌握林农教育培训方针、政策、管理办法、操作规程等内容的基础上,研究和探索适合本地实际的教育培训方式,并不断完善,加以推广、普及;与此同时,要搞好下下级之间、同级之间的沟通、协调关系,对重大事项要进行民主、科学决策,不搞个人专断。(本文作者:周国红单位:云南省宁蒗林业局二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