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屈辞之“清”与乡愁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屈辞之“清”与乡愁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屈原是伟大的爱国诗人,他的伟大在于个性的伟大。这种个性,在作品中表现为清香之气、清正之气、清怨之气、清厚之气。而这些“清”气,根植于其深深的乡愁之中。这种乡愁,表现为对故乡的思念,对家国的情怀。

关键词:屈辞;清;乡愁

屈原的作品简称屈辞。在屈辞中,我们鲜活地了看到一个鲜活的生命及具体的个人是如何被他所深爱的祖国所逼迫所“凌迟”,然而我们无能为力,还好,时光终究不是无情物,它把他的血和泪收集了起来,化成一篇篇伟大的诗歌,深入我们的心灵,震撼我们的人格,让我们民族从此有了屈原的灵性与厚重。伟大,须有绝大的人格精神和绝大的艺术创造,既垂范后人,又无以为继,毫无疑问,屈原极其出色地做到了这两点。这种伟大表现为一种气质,包括作品的气质与人格的气质,概括而言,是为“清”,即清的气质。

一、屈原和屈辞的“清”

(一)何渭“清”

“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至”[1],虽然屈辞之气云蒸霞蔚,但贯穿其中且最主要的是清气,一气呵成之间,循环往复,我们能感受到屈原的喘息声,叹息声与呜咽声,如怨如慕,如泣如诉。许慎《说文解字》:“清,J也。潋(澄)水之完(貌)。从水青声。”即“清”字的本义为水清,与潋互训。段注云:“J者,明也。澄而后明,故云澄水之貌。引伸之,凡洁曰清,凡人洁之亦曰清”,[2]“人洁”,即是“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渔父》)的一种清洁的精神。

屈辞《九歌・大司命》形象地说明了自身的精神气质是“清”:高飞兮安翔,乘清气兮御阴阳,孟子论圣人独以清许伯夷:伯夷,圣之清者也[3](《孟子・万章章句下》),而屈原冠礼之作《九歌・橘颂》:“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则其“清”甚明也。

又:晋陆云《与兄平原书》之十一:“昔读《楚辞》,意不大爱之,顷日视之,实自清绝滔滔。”[4]陆云也认为《楚辞》的基本元素是清,且用“绝”和“滔滔”夸张了其程度和范围。

又:南朝刘勰《文心雕龙・变骚》说屈辞是“气往轹古,辞来切今,惊采绝艳,难与并能”,[5]而刘勰所标举的文章美的核心概念“风骨”即“风清骨峻”。刘勰认为屈辞“惊采绝艳,难与并能”,当然符合他文章的核心,即是说屈辞是风清骨峻的,因而屈辞的“气往烁古”的“气”是为清气。由是观之,我们可以讲,屈原和他的作品可以用“清”概括之。

(二)清气的来源

1.血统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5](《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又《离骚》:“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据《史记・楚世家》载,“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这样看来,在血缘关系上,屈原是楚王同姓的宗亲,同是楚国王室的后裔,王室的“熊”和屈原的“屈”都是氏,实际他们都姓芈。有着强烈的自豪感和历史使命感的屈原,当然会由此油然生出一股“清”之气,尽心尽力地为了楚国奉献一生。

2.家族

屈瑕,在楚武王时做“莫傲”之官,公元前701年率领楚军大败郧师,破坏了诸侯国联合伐楚的图谋。

屈完,公元前656年,齐桓公率盟军攻伐楚国,屈完一面率军布阵,一面去面见齐桓公,以出色的外交手段与齐罢兵言和,这就是著名的“盟召陵”事件。

屈,楚怀王朝做过大将军,蓝田之战与秦军激战,兵败不降,壮烈牺牲。

从这几个例子可以看出,屈氏家族不仅在历朝担任重要的官职,而且有为国家牺牲自我的家国传统。这些屈氏先祖光辉事迹,是屈氏一脉相承的,这些对于天赋秉性极高的屈原来说,肯定是早已在灵魂深处扎下了根的,而且深刻影响着他的人生信念,埋下了乡愁的种子。

3.天赋气质与自身教育

“诗,乾坤之清气也,作诗者非钟夫清气弗能为也,诗者非得乎天地之清气,则无以极其妙”,[7]屈原便具有这样的先天禀赋,他出生高贵:帝高阳之苗裔,(《离骚》下同)又生辰吉利: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不仅有着先天的禀赋:纷吾既有此内美兮,而且不断在学业上思想上自修自己:又重之以惰能。

屈原“博闻强识”,熟读《诗》、《书》等典籍及楚国文献,从小就意气风发,踌躇满志,他“乘天地之正,而驭六气之变”,故“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他青年时代的作品《九章・橘颂》云:“曾枝剡棘,圆果抟兮。青黄杂糅,文章烂兮”,“自喻才德如橘树,花叶以喻文艺,文章喻实德之发于经纬,宜修以喻己之修为”,[8]诗人借橘自明,不难看出其天赋气质与良好自身教育。

二、清的表现

(一)清香之气

展开楚辞,一股清香之气便扑面而来,馨人腑肺,沁人心脾,确如“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荫”,那些花草,如“被薜荔兮带女萝”、“辛夷车兮结桂旗”、“被石兰兮带杜衡”、“石磊磊兮葛蔓蔓”、“饮石泉兮阴松柏”(《九歌・山鬼》),其中的薜荔、女萝辛夷,桂,石兰、杜衡、葛蔓等一系列香草的清香,真是“芳菲菲兮袭予”,还有在《九歌》其他篇章和《离骚》中,如紫荆,芙蓉,蕙,江离,申椒,白芷,秋兰,荪桡,等等一系列的名称,不胜枚举,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美不胜收,心醉神迷,精美绝伦,叹为观止。

清香之气不仅仅体现在花草上(嗅觉上),还体现在如“水”上(视觉上):

帝子降兮北渚,目渺渺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湘夫人》)

令沅湘兮无波,使江水兮安流(《九歌・湘君》)

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离骚》)

湛湛江水兮上有枫(《招魂》)

这些长满芳草的芳汀水岸,皆岸芷汀兰,郁郁菁菁,品读这些诗句,我们能感觉到它们是如此清香,如此清澈,如此清洁,如此清烟迷蒙,恍若仙境,恍若桃源。

还有那些山,“若有人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采三秀兮于山间,石磊磊兮葛蔓蔓”(《九歌・山鬼》),那些室,“辛夷楣兮药房”;诗人身上,也是“置济荷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离骚》)这些清香之诗,几乎每一篇章都能调动我们想象思维中的嗅觉,每一篇章都那么秀色可餐,令人陶醉。这是作品的清香,也是作者人格的清香。

然而天真的屈子或许并不知道,这些古人的“至善至美”,往往只是后人的想象甚至是有意的欺骗,因此屈子感到“世混浊而嫉贤兮,好蔽美而称恶”,因此是他自己构造了一个家园,把一腔乡愁放在他所构造的家园中,而又在这个家园中寻求他的“至善至美”的美政理想。故此,屈子只能怀着永恒的乡愁去寻找家园。

2.以身殉国

《离骚》中,屈子用反证法证明了自己对楚国的感情与乡愁。他在诗中通过两种极端的方式,一为诀别楚国,一丝感情都不要,二为殉道楚国,生为楚国人,死为楚国魂。前一种方式他在《离骚》的结尾中,他用写意的浪漫主义笔法,试图要离开这个溷浊的世界:驾八龙之婉婉兮,载云旗之逶迤,抑制而弥节兮,神高驰之渺渺,他似乎已经得到了解脱,然而,“陟皇之赫戏兮,忽临睨夫旧乡。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在上升到天空后,他忽然看见了自己的故土,车夫哭了,老马的马蹄子也都卷起来,不愿再往前走了。这是离骚中抒情的最高潮,昔人有言,“读离骚而不下涕者,必不情”,然我每读至此,皆欲哭无泪,我独无情哉?

乱日:已矣哉,国无人莫我知兮,吾又何怨乎今之人?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离骚》)留,为在楚国实现美政,为的是兴楚;去,为不得已而至他国实现美政,为的是个人抱负。显然,屈原要实现的是楚国美政,而非个人美政,由此,我们知道了屈原的爱国之情同美政理想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故而屈原不会远走而游宦他国。

屈原《渔父》云:“众人皆醉我独醒”,但我总觉得,是众人皆醒他独醉,只是,他醉心于他的祖国,所以屈原的前一种选择(即离开楚国而游宦他国)已不能再继续下去,想象下去,因而只能选择后一种方式――殉道楚国――这是屈原乡愁的极致。

四、结语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法国思想家蒙田讲过一句很好的话:哲学就是学会死!

屈原便给我们展示了一种最美的死亡的姿势!

遥想屈子,伫立江畔,香草绕剑,环佩鸣泉,他满目疮痍地看着他所深深眷念着的楚国,眼睛早已湿润如杏花春雨的江南。他的温情,他的柔情,他的真情,让人心醉,也让人心碎。他的每一首诗,都是无限深情旷远绵渺的大诗,浸透了诗人无尽的爱恋,无尽的牵挂,无尽的乡愁。是的,屈子,不仅是让人景行行止的仰止高山,也是香远益清的潺谖流水啊。

公元前287年五月初五(这一天注定要成为我们心中的痛),这位艰苦卓绝的伟大天才,终于绝望了,绝望于早该绝望的楚国,他已经不胜乡愁了,他带着对楚国的无限惋惜,疲倦与留恋,把自己交给了汨罗那一江清水的流动与轻盈,他,成诗而去了。从此,这位伟大的“清”的乡愁的诗人,成了我们民族的乡愁。“质本洁来还洁去”,他始于清,终于清,生得清正,死得清洁,他至死都是一个诗人,是的,一个诗人,一个“清”的诗人,一个伟大的“清”的诗人,一个背负着家国的伟大的“清”的诗人!

[参考文献]

[1]曹丕.汉魏诗文选[M]中华书局,2010年第一版,第89页.

[2]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一版,第310页.

[3]孟子.孟子集注[M]中华书局,2012年第一版,第101页.

[4]陆云.陆云集[M]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一版,第45页.

[5]范文澜.文心雕龙集解[M]中华书局,2010年第一版,第148页.

[6]司马迁,史记[M]岳麓书社,1991,第250页.

[7]史承谦.青梅轩诗话[M]浙江古籍出版社,1989第一版,第21页.

[8]蒋骥.山带阁注楚辞[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第123页.

[9]王逸.楚辞章句[M]中华书局,2001,第208页.

[10]林景熙.林景熙诗集校注卷五[M]浙江古籍出版社,1995,第201页.

[11]杨伯峻.论语今注今译[M]中华书局,2009,第211页.

[12]鲁迅.鲁迅全集[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第一版第952页.

[13]司马迁.史记[M]岳麓书社,1991年第一版,第25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