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大庆肇源县西海新区概念规划探索与实践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大庆肇源县西海新区概念规划探索与实践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肇源县位于黑龙江省西南部,松花江以北,嫩江以东,坐落在松嫩平原腹地,东邻肇东县,东南接双城县,南与吉林省松原市隔江相望,西与吉林省大安市一水相隔,北同肇州、杜尔伯特自治县毗邻,隶属于中国北方油城大庆市,全县总面积4119.5平方公里。西海新区位于肇源镇老城区的西部,东北侧紧邻西大海湿地保护区,距离大庆主城区450公里,距离大同镇240公里,距离肇州镇100公里。规划西海新区北接肇新路,南临西大海湿地补水干渠,西起西大海湿地保护区,东至西海大街,呈L形状,规划总用地面积183.78公顷。

关键词:肇源县西海新区概念规划

1 前期研究

1.1 发展分析

肇源镇空间发展战略提出“东蓄;南移;西扩;北拓”。“西扩”是指加快滨江新城、西海新区的规划建设,建设区域中心,统筹安排交通和市政基础设施,推动新区与老城区协调发展,建设适应新经济、展示新形象的新城。西海新区是肇源镇空间发展重点建设和发展地区之一。

1.1.1 西海新区是肇源镇东西向横向发展的重要承载平台,城镇西部形象门户。规划区西北侧紧邻西大海湿地保护区,是经由肇新路进入肇源镇,展示肇源城镇风貌的首要片区,承载着城镇西部门户的重要功能。

1.1.2 西海新区承载城镇主要的交通门户功能。肇源县西郊客运站位于规划区内,肇新路东西向穿越规划区,与西侧大广高速公路相连,是肇源镇对外交通重要的出入口,承担了肇源镇主要的交通门户功能。

1.1.3 西海新区具有城镇和自然的双向发展优势。规划区东临肇源镇老城区及各功能中心,西北接西大海湿地,南接西大海湿地补水干渠,依托完善的老城区完善的城镇功能设施和优美、丰富的生态环境资源,具有城镇和自然的双向发展优势。

1.2 上一层次规划解读

1.2.1 总规中的定位。西海新区是未来肇源的城市居住新区,打造优美生态的居住环境,提升城市居住品质。规划按照低密度进行开发,优化土地利用结构,集中居住用地供应,鼓励居住与其它适宜用途的混合安排。

1.2.2 规划的交通条件。规划以南北向交通联系西海新区的通江路和肇新路,并向南与滨江新城衔接,规划延伸南环大街至片区内,解决西海新区内部东西向交通,构筑等级分明的城市道路网系统。肇源县西郊客运站的规划建设后,将提升该片区的人气和商业价值,对该片区的发展具有带动作用。

1.2.3 规划的景观条件

西海新区周边的水资源为该区域滨水生态廊道和滨水居住区设计预留了空间,将生态资源利用引入规划区内,通过内外景观空间的渗透交流,实现生态景观网络化和一体化的构建。

2 现状概况与分析

2.1 现状用地分析

规划区地势较平坦,自然地面标高基本为126.1~128.2米之间,现状用地以居住用地、水域、农林用地、其他非建设用地为主。用地的东侧和西侧分布平房住区,南部和北部分布大量农林用地,用地呈现杂乱无序的状态,对该区发展建设的制约性较小。

2.2 现状建筑与道路分析

现状建筑多为低矮的平房居住建筑,建筑秩序混乱且分布不集中均衡,建筑质量破旧,居住环境较差,呈现传统和随意性的棚户区建筑布局形态。现状规划区仅有东西向的肇新路和南北向的西海大街,内部道路不成系统,以狭窄的村路为主,多为沙石路。

2.3 景观资源分析

规划区内部现状除少量建设外,多以闲置地为主,未形成城镇景观风貌特色,但用地周边自然景观资源丰富,是肇源镇特色较为突出的区域,西北侧的西大海湿地和南侧西大海湿地补水干渠等自然资源均对西海新区特色风貌建设产生重大影响。

3 概念规划设计

3.1 规划理念

3.1.1 塑造城镇西部大门到达感。从肇新路由西向东,首先是绿色生态的低层高档住区,然后是多层和小高层住区,最后是高层商业核心区和商住混合综合区,由生态低密度高端居住区到繁华的商业都市空间的逐渐过渡,在肇新路与西海一街交汇处构成标志景观节点。营造独特的“到达感”,充分显现西海新区显要门户位置。

3.1.2 将湿地生态引入,构成水绿生态新区。滨水地区开发是提升城镇活力的重要手段,为突出新区的生态特色,将湿地的水延伸引入规划区。营造中央飘带式滨水生态岸线,并通过不同宽度的景观绿廊、道路绿带和带状公园等,共同构成新区水绿相融的绿色景观网络,使城镇与生态环境融为一体,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生态滨水环境。

3.1.3 功能互补,功能复合开发,提升城镇活力。整合西海新区城镇核心功能,形成功能复合的城镇综合体,以滨水生态绿化岸线和生态绿化廊道为联系纽带,由西南向东北形成紧密相连的五大功能区。从而加强了各组团之间以及组团和绿地之间的交流。成为新区活动最丰富,最频繁的诱发地,创造多元化的城市生活。

3.2 目标定位

围绕“生态、宜居、活力”的主题,按照组团组群发展模式,将西海新区建设成为对接东部老城区的宜居之城、沟通北部湿地和南部水系的生态之城、聚集城镇中心的活力之城。

3.3 整体结构

以规划理念为基础,围绕西大海湿地,结合规划的生态滨绿化水岸线、生态廊道,形成 “二轴、双核、一带、多组团”的组团布局结构。

“二轴”:沿肇新路规划形成东西向的城镇功能发展轴,布局商务办公、商业购物、金融保险、酒店公寓等功能;南北向湿地东侧沿西海一街规划形成一条综合公共设施服务轴。

“双核”:肇新路与西海一街的交汇处规划成为西海新区的形象入口空间,布置广场和高层建筑,构成重要的功能和形象标志核心;湿地东侧结合老城区公共设施布局规划形成一个功能集聚的核心,布置客运枢纽、商业服务、娱乐餐饮、休闲广场等设施,成为具有城镇活力的中心地带。

“一带”:以西海湿地和南侧水系等周边城镇生态资源为依托,将水系和绿化引入规划区,形成飘带滨水生态绿化岸线,沿滨水岸线控制充足的范围,打造一条连续的贯穿新区的绿色生态景观带。

“多组团”:以生态绿廊、水系为骨架将规划区划分为多个功能清晰的组团,分别是高档住宅组团、商住住宅组团、商业中心组团、综合服务组团、拆迁安置组团。各组团之间利用自然的或人工的生态廊道加以隔离,形成职能多元化的整体用地架构,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与氛围。

3.4 功能分区

根据不同功能和片区主题,规划形成以下组团:

3.4.1 高档住宅组团。位于西海新区的西南角,考虑其环抱于自然风景之中和相对安静的环境区位条件,规划利用滨湖景观,由滨水绿带分割为2个高档住宅组团,强化组团生态特色,布置低密度的生态农庄、双拼、多拼、花园洋房等住宅形式,打造底密度生态滨湖特色住区。

3.4.2 商住住宅组团。位于西海新区的东南角,考虑其与规划商业核心和老城区毗邻,规划由南环大街分割为2个商住组团,强化服务设施配套,布置多层、高层住宅形式,并在两个组团之间,沿西海一街两侧形成独特的商业内街,打造突显时代气息的现代高品质的商住区。

3.4.3 商业中心组团。位于西海新区的中部,肇新路与西海一街交汇处,是从大广高速进入城镇门户区域,考虑到其便捷的交通可达性和门户形象区位优势,规划将该组团定义为带动整个区域的核心区,并将其城镇职能设定为行政中心和商务商业中心。

3.4.4 综合服务组团。位于西海新区的东侧,商业中心的北端,与东侧老城区毗邻。为了进一步丰富肇源市民的休闲娱乐生活,创造接近大自然的机会,规划该组团为旅游度假的综合服务组团,是完善老城区公共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3.4.5 拆迁安置组团。位于西海新区的北部,考虑为了安置地区内居民,提供廉价住宅,保证低收入人群和原有居民的利益,规划将该组团的城镇职能设定为拆迁安置和廉租住宅区。

结束语

概念规划介于发展规划和建设规划之间的一种新的提法,它更不受现实条件的约束,而比较倾向于勾勒在最佳状态下能达到的理想蓝图。它强调思路的创新性、前瞻性和指导性。在实践中,由于规划理论的缺失和规划实践的异化,导致概念规划空间布局与景观环境不统一,缺少创造性和指导性,特色流失和内容趋同现象较为明显。本文通过对大庆肇源县西海新区概念规划进行探索,以期为其他概念规划与实践提供一定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