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好声音”放飞甬城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好声音”放飞甬城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随着波兰选手帕维尔・简・考塔尔巴演唱起西蒙的咏叹调《牧羊人将羊群召集在身旁》,第六届中国国际声乐比赛初赛的第一场在宁波音乐厅开赛。

歌声飞扬。历时11天,经过3轮13场角逐,10月31日晚,赛事在宁波文化广场大剧院完美闭幕。

将中国标签贴上歌剧

中国国际声乐比赛是由文化部主办的中国三大音乐节之一。本届比赛共有八项主体活动,吸引了来自40个国家和地区的85位选手参与角逐。歌剧周有三台剧目,其中包括了中国经典歌剧《白毛女》。

歌剧,被誉为音乐艺术皇冠上的明珠和“人类最壮观的艺术形式”,过去因为过于“阳春白雪”而曲高和寡,似乎离我们中国观众有点遥远。如今,这高雅艺术逐渐走下神坛,步入大众世界、百姓生活―社会整体文化素质与教养正在迅疾提高。

不同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所以诠释的歌剧主题也不一样。其实,中国也有“歌剧”,有自己的发展历史。从宋、元以来形成的各种戏曲,以歌舞、宾白并重,都属于“歌剧”性质,但并非真正的歌剧。中国的歌剧到20世纪20年代处在了萌芽状态,是从一种儿童歌舞剧的模式开始的。之后,中国歌剧有过一个繁荣的时代,歌剧《白毛女》一问世,“民族新歌剧”便如雨后春笋,接连涌现出大量新剧目,诸如《血泪仇》《赤叶河》《王贵与李香香》《长征》《打击侵略者》等。歌剧《白毛女》是民族新歌剧的代表作品,不但在中国广泛演出,还到前苏联和东欧各国巡回演出,也曾被蒙古国家音乐剧话剧院翻译演出,后来又被日本改编为芭蕾舞剧,成为中国现代最有影响的舞台剧目之一。直到现在,它仍然是中国歌剧舞剧院的保留剧目。

目前,在中国舞台上演的歌剧大部分是用外语演唱的保留曲目,多数是同海外歌剧院联合制作的。然而,歌剧已经逐渐开始在中国制作,故事也更适合中国的布景。意大利歌剧作曲家贾科莫・普契尼的歌剧《图兰朵》被设置在神话中国的场景下,是一个明智的选择,该剧在中国各地都是主打作品。

85年前,普契尼将《图兰朵》从童话中挖掘出来,使其成为了属于全世界的艺术瑰宝。中国导演张艺谋最终将《图兰朵》这个本就源自中国的故事打上了中国的标签。1998年,在北京太庙演出的一场《图兰朵》让千万人倾倒;2008年北京奥运会,17世纪波斯童话《一千零一夜》中的《图兰朵》又在在鸟巢盛放。

欣赏音乐,在中国已成为常态,人们熟稔规则,陶醉其中。现场异常安静,观众凝神于表演,在每位选手唱完五首参赛曲目后给予掌声。迟到的观众等在门口,待一位选手演唱结束了才步入座位。记者碰见一位70多岁的老人,他等候在通道,拿着纸笔请评委和选手签名。他说:“从第三届比赛以来,我每次都来观看。”

中国国际声乐比赛创办于2000年,被视为中国政府主办的高雅的“艺术奥林匹克”。自第三届开始,中国国际声乐比赛落户宁波,成为市民文化艺术节的重要活动之一。

把故乡情怀融入音乐

本届中国国际声乐比赛评委会主席是宁波籍人士俞峰。无疑,他带着浓浓的故乡情。

“全世界是一座舞台。”莎士比亚《皆大欢喜》中的一句台词成就了许多艺术家的梦想。作为著名指挥家,俞峰现在是中央歌剧院院长,此次回宁波比赛任评委会主席,他直言:“公私兼顾了。”歌剧周期间,俞峰做客宁波图书馆天一讲堂,为宁波市民作了一场题为“走进歌剧―《茶花女》的大众文化魅力”的讲座。

除《白毛女》外,歌剧周的剧目有德国作曲家威廉・理查德・瓦格纳的著名歌剧《女武神》、意大利歌剧作曲家朱塞佩・福图尼诺・弗朗切斯科・威尔第改编的著名歌剧《茶花女》。

去年是瓦格纳诞辰200周年纪念。瓦格纳是歌剧改革划时代的人物,上承莫扎特,下启施特劳斯,无论是在对歌剧的理解,还是剧本的创作,或是对乐队的扩充和音乐的创作方面,都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女武神》是他的鸿篇巨制《尼伯龙根的指环》中的第二部。中央歌剧院为纪念这位音乐奇才,倾力一年,排演了《女武神》。

《女武神》演出时长为四个半小时,创造了歌剧甚至是舞台艺术作品演出时长之最。此次搬上宁波大剧院的舞台,也是该剧自中国排演并公演以来首次走出北京。“能上演《女武神》的歌剧院寥寥无几,我把这部巨著带给家乡的观众。”俞峰说道。他身为中央歌剧院院长,亲自指挥。

中国国际声乐比赛,由中央歌剧院乐团担任伴奏。中央歌剧院乐团是中国著名的交响乐团之一,至今已有60余年历史,是一个能驾驭歌剧与交响乐的全能乐团。

2012年,中央歌剧院以200余人的庞大阵容首登意大利罗马歌剧舞台,呈现经典歌剧《图兰朵》,获得意大利观众和剧评家一致好评。2013年,中央歌剧院再登罗马歌剧舞台,以69人的精简阵容与罗马交响乐团合作,在歌剧之乡意大利再次验证了中国歌剧的魅力和实力。

“去年我来上海音乐学院作大师班演讲的时候,发现中国歌手声音条件很好,情感表达能力也很强,总体来说很棒。”前来宁波参加第六届中国国际声乐比赛评委工作的法国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托马斯对记者说。托马斯是巴黎国家歌剧院声乐教授,“我参加过很多歌剧作品的演出,多明戈还曾邀请我到洛杉矶演出《阿依达》。”

本届声乐比赛,参赛选手需要演唱西方古典咏叹调、艺术歌曲、歌剧咏叹调和中国艺术歌曲。对习惯于快餐式文化消费的年轻一代来说,歌剧的节奏或许显得太过拖沓。的确,当音乐响起,特别是抒情的场面,咏叹调持续的时间可能长达十几分钟,此时,你只得沉下心来。因为关乎心灵的情感,永远是歌剧演出的着重点。在几支耳熟能详的咏叹调中听到的不仅是歌者精湛的演唱技艺,似乎还能窥见一个个动人的故事。

让高雅艺术走进民间

梳起高高的发髻,穿上明黄色的宽袖汉服,轻举纨扇翘起兰花指,前来宁波参加第六届中国国际声乐比赛的以色列姑娘维德蕾・玛格丽特・福布斯亭亭玉立于鼓楼步行街,志愿者叶慧芬拿起相机为她的宁波之行留下美丽印记,而来往的游客和市民在驻足欣赏这位与众不同的“唐朝美女”时,不约而同地欢呼:“杨贵妃来了。”

让外国选手入住当地志愿者家庭,体验中国生活,体验中国文化,是本届比赛区别于以往各届的一大亮点。

维德蕾住在热心的志愿者叶慧芬家中。在来中国参加比赛之前,维德蕾就对这个古老的国家有着浓厚的兴趣,“中国是个有历史底蕴的国家,我的很多朋友对中国历史很感兴趣,也很向往来中国。”

这几天比赛之余,叶慧芬天天带着维德蕾走街串巷,“前几天我带她去吃‘缸鸭狗’,像年糕汤、米馒头之类的,都是她的最爱。她还打算买点年糕和紫菜,回家做给家人吃”。28岁的维德蕾还是单身,叶慧芬陪她逛南塘老街的时候,送了她一匹用面粉捏的“白马”,寓意早日找到“白马王子”。

一份歌剧《观剧指南》曾这样列出几条“去歌剧院前的准备”:读一份情节概要或该剧脚本;要是歌剧采自著名故事,尽量去读读原著;找出重要的咏叹调和其他关键场景出现的时间,听一下录音或精彩唱段集锦……

如今,西方音乐在中国已进入全盛时期,在繁华都市和一些未知的小城市,建造了许多壮观的音乐厅、歌剧院,中国在音乐制作、音乐教育和原创歌曲方面经历着一次大发展。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国际声乐比赛曲目设定方面,10首脍炙人口的中国艺术歌曲成为比赛曲目,包括《那就是我啊》《啊,中国的土地》《同一首歌》等新时期作品,还特别加入了两首中国歌剧咏叹调《阿秀咏叹调》和《天意咏叹调》。在中国,歌剧正在从“曲高和寡”走向“曲高和众”,越来越多的市民走进剧院,将自己完全交给眼睛和耳朵,品味和享受歌剧带来的乐趣。

(除署名外,本文照片由朱鉴等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