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政府给市民“发红包”的典型意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政府给市民“发红包”的典型意义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三亚给市民“发红包”

政府市民发红包”,已不是什么新闻。但是今年三亚6月份发放2.2亿元物价补贴、人均360元的做法,还是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其实,三亚市向城乡居民和符合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发放物价补贴已实行五年,大多数市民对三亚市政府向居民发放“红包”的方式比较认同。三亚市财政局总会计师谈到这笔资金的来源时表示:“我们在年初预算时,预见到各个部门因为政策环境可能会减少‘三公’支出,在安排时,对部门支出有一个适量收缩。这笔财政支出不会影响其他事务的保障,属于公共服务的重要方面。”

笔者觉得这才是真正的“民生财政”,压缩不利于民生的财政支出,就可以增加直接的民生支出。

距离三亚不到70公里的陵水黎族自治县从2011年开始,每年向所有户籍人口发放物价补贴,2011年按照人均300元的标准,向全县32.7万群众发放物价补贴,总投入达9812万元,与三亚发放红包的力度接近。2012年陵水县财政收入20.6亿,发放“红包”超两亿,比例不小。2013年开始,陵水农业户口每人每年800元,非农业户口发600元。

“雪中送炭”与“锦上添花”

对于此类“发红包”的活动,不少专家是持反对观点的,认为是“撒胡椒面”的方式,对富人没有影响,起不到公平的作用。但笔者认为这个制度是建立在三亚市政府已经对低收入者建立保障制度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在“雪中送炭”基础上的“锦上添花”。

根据《2012年~2016年三亚市重点民生规划》,从2014年1月起,三亚市城市低保保障标准从原来440元/月提高至480元/月,农村低保标准从原来360元/月提高至400元/月。在这个基础上,每个人每个月再加60元,也是一种象征性的意义。截至2013年12月底,三亚市纳入城乡低保对象7871户、16276人。与62万人获得“红包”相比,1.6万人是一个小数字。

“财散则民聚”

在中国历史上,明智的政府非常注意“散财”,有的时期是千方百计地“散”。《礼记・大学》中说:“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讲的是君王聚财敛货,民心就会失散;君王散财于民,民心就会聚在一起。其实,这句话的完整表达应该是:财聚人散,人散财散;财散人聚,人聚财聚。钱财,归根到底也只是一种资源。人们之所以会聚集在你的周围,往高处讲,是因为希望你能够带领他们实现自己的梦想;往低处讲,是因为人们希望通过你获得能够支付幸福生活所需要的资源。而在这种资源中,最重要的便是钱财。因此,《易经》中也说:“财者,聚人之用也。”

当然,现在由于有户口制度的约束,这种能力已经大大地削弱。但是,政府节约“三公”开支,增加价格补贴,仍然会有得到老百姓支持的可能性。

这种“散财聚人”的功效,还表现在企业之中。如果你把钱财都搂在自己怀里,那些辛辛苦苦和你一起打天下的员工拼命地干活,最后什么工资福利都没有,这能不让人心寒么。你的钱财便永远只是现有的一点,没法增长了,财散也只是迟早的事。天下之财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散财之人把天下财作为自己之财,故他们不怕散。同理,对于低收入者来说,所获得的价格补贴将会多花到购物中去,这在客观上、理论上会起到拉动内需的作用。

政府的“多予少取”

人们一直在问:“三公节约的钱,到哪儿去了?”三亚就是一个很好的答案。也希望在全国能够得到普及。此外,“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也是政府的重要职责。“三亚红包”的典型意义在于,多予少取是真理!

链接看点:

世界各地已有一些政府给市民“发红包”的先例。2008年4月,中国澳门特区,为应付通胀拨出逾20亿元还富于民,永久居民获发5000元“红包”、非永久居民获发3000元“红包”。而美国、新加坡、中国香港特区也有类似“还富于民”之举。

――新浪网

这种政府发红包的做法,本身就是制度要求。按照国家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月度涨幅达到临界条件时,就应该发放价格临时补贴。

――时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