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析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析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在课堂教学中应积极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学习。通过大量阅读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文献,总结出存在于现今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缺陷及其原因,然后进一步阐述了应当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等方面,提出了我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自主学习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不能用教代替学生学,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课堂教学是双边活动过程,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特别要激活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成功的关键。由于在教育领域对于学习力的实践研究缺乏教育研究特点和需要,也并没有形成可操作性的实践方案,尤其是学生学习力的提升要基于真实的课堂教学和具体课程之中。所以本文试图把学生学习力的提升放在具体的学科课堂教学之中,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学习力提供一些现实并可操作性的策略。

一、小学语文课堂中学生学习主动性的现状及问题

为了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进行现状的调研,笔者对A小学进行问卷调查,以期对语文课堂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进行分析。

在国家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教师的教育观念有了一定的转变,但与现代教育理念仍有较大的差距。课堂教学及个别访谈显示:

1.接受调查的教师中,有40%的教师认为目前的语文课程“问题较多,必须改革”,60%的教师“赞同改革,但步子不要太大”。教师们普遍对语文课程现状感到不满,在教学的情感态度上,他们也想寻求变化,探索新的科学的课程结构和教学方法。调查中,90%的教师能“经常批改”作业,95%的教师对待所谓的学困生能“视其情况,耐心引导”,表现出崇高的敬业精神。

2.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通过各种途径、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情况分别是:有趣的故事占36%,语文自身的魅力占58%,和实际生活联系紧密的问题占69%,教师的人格力量占35%,综合运用上述方法的占24%。这一方面说明教师们都能采用一定的方法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表明教师对语文自身丰富的人文内涵理解不深,未能充分运用多种途径,鼓励学生发挥学习的潜力。

3.在学生主动性学习的倾向方面,80%的学生能够坚持朗读(或背诵)课文,这对语文学习无疑是有益的。当然这种情况与教师的倡导、督促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同时,20%的学生“不太喜欢”“不喜欢”参加语文课外活动,这反映出语文教育的实际效果和素质教育的整体要求存在差距,需要积极弥补。此外,95%的学生对取得较好的语文成绩有一定的信心,表明学生在语文学习的情感领域达到了较高水平。这对于学生在语文学习实践中发挥自身的积极主动性和学习潜力,快速高效地学好语文课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总而言之,教师对现代教育过程中自身的角色地位把握不够准确,学生的主体地位未得到有效体现。现代化教学媒体和手段在现代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应有作用未能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普遍较差,综合素质与知识结构尚不理想。师资培训存在诸多问题。同时,学生对语文学习相对缺乏自主性。语文学习过程中存在学习视野不够宽广,综合实践能力较差的状况。调查显示,爱国主义情结在学生情感审美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时也发现,现行教材中反映现实生活,符合学生心理年龄特点题材的篇目匮乏。在时代较久远文章的学习中,背景知识较少,导致学生难以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

(一)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学生只有在轻松、和谐的课堂中,才能有最理想的学习状态,教师应善于运用一些策略,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实践证明,消极冷漠沉闷的课堂教学心理气氛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背离了学生的心理特点,造成师生的不融洽,同学间的不友好,学生往往会产生不满意、烦闷、厌恶、恐惧和紧张等消极态度和体验。相反,积极、民主和谐、生动活泼的课堂心理气氛符合学生的求知欲和心理特征,师生、同学之间的关系和谐,学生就会产生满意、愉快、互谅互助的态度和体验。在这种积极态度和体验的支配下,学生就能充分发挥主动性、创造性和开拓性。教学实践证明,课堂气氛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课堂秩序、教学效果、教学质量。良好的课堂氛围要靠师生双方在教学活动中协调努力共同来实现。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教师必须有驾驭课堂的本领,用其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融洽、活泼的课堂气氛中,更好地掌握知识。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结合新课的导入激发兴趣。要想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地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首先要在新课的导入环节下功夫,做到一开始就牢牢地吸引住学生。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所设计新课导入环节够精彩,就可有先声夺人的良好效果,为整堂课的顺利进行做好准备。

2.利用亲切的教学态度和温和优美的语言来培养学生的情感,亲切的教学态度和温和优美的语言会对每个学生产生期待和信任,教师信任的眼神、和蔼的微笑和鼓励的话语都能给学生一种激励和信任,从而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激发兴趣、陶冶情感、增加自信心。

3.利用敬业的精神和智慧的力量来培养学生的情感,作为一位小学语文教师,应具备学识渊博、责任感强、作风正派的基本素质,应在学生中树立平易近人的形象,平时要善于融入学生,发现成绩进步的学生,要多表扬和鼓励,哪怕是拍拍肩、摸摸头之类的细节都可以有效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让其鼓起克服难题的勇气,从而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语文习惯,内容十分丰富,涉及听、说、读、写的各个方面。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精心培养、精心呵护。因为行为铸成习惯,习惯造就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在语文主动性学习的培养中,主要有以下三种习惯:

1.专心学的习惯。专心致志的学习,注意力高度集中,大脑皮层就会产生一个兴奋中心,此时,最容易记住。从心理学角度来考虑这个问题,就是要让学生在最愉快、思维最敏捷的时候,用少而精的办法,让学生记得住。“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留下时间让学生对所注意的对象感到非常清晰,反之,学习时开小差,学习者对学习内容就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不仅学习没有效果,且养成的习惯也不好。针对有部分注意力较弱的学生,我一是采取小步走的方法,让学生试着从集中注意力五分钟做起,慢慢地八分钟、十二分钟、十五分钟、二十分钟延长起来,不断提高注意力集中度的时间。二是采取多鼓励的办法,在学生注意度达到一个层次后,能及时地予以表扬,并激励说相信他能做得更好,在此基础上,恰当地提出一个新的要求,逐渐地培养起专心学习的习惯。

2.勤动笔的习惯。教师要加以引导,在课文的学习中要多动笔,使学生在平常的学习中注意圈圈点点,多读一些课外有益的文章,多做一些摘记,多做一些卡片,以丰富语文各种知识的积累,将读书中的心得,对生活的观察、感受写下来,逐步提高文字表达能力。

3.勤思考的习惯。孟子说“心之官则思”,俗话也说“眉头一皱,计上心来”,说的就是多想出智慧的道理。一是注重对生活现象的思考,二是注重对阅读的书籍的思考。只有养成良好的思考的习惯,才能使思维的深刻性、广阔性、独立性、批判性、灵活性、逻辑性得到很大的发展。

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与水平状况,创设符合和适应学生学习的情境,才能使学生积极参与,主动获取知识,自觉地训练技能,以达到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朱文林.浅议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J].文理导航:上旬,2011(01).

[2]王艳萍.浅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主动探究能力的培养[J].基础教育参考,20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