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职《工程地质》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工程地质》是高职院校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实践性强,一直是专业教学中的难点。教师应结合自己的工作,从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入手,从课程整合、教学方法、实践教学及考核方式四个方面进行教学实践,探讨新的教学思路。
关键词:高职;工程地质;教学环节设计;实践教学;考核方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9-0084-02
由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和路网完善的需求,高速公路逐步进入山区,高速公路线形指标高,工程艰巨,投资巨大,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也非常严重。要建设一条兼顾交通、环保、生态等各方面要求的高标准的山区高速公路,应该重视和加强地质工作。所以,对于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而言,解决地质问题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工程地质》作为高职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又是一门交叉学科课程,实践性非常强,理论概念较为复杂,像岩体工程力学、土力学、地质分析等学科的知识在这门课程中都有体现,所以该课程的教学一直是专业教学中的难点。在高职《工程地质》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这样一些问题:(1)教材无特色。《工程地质》高职教材与本科教育的教材相比,仅在知识内容上有所缩减,在知识深度上有所浅化,教材的知识结构并无太大差别,未体现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2)教学方法陈旧。在教学方法上教师更多地局限于传统的教学思路——教师讲、学生听,长此以往,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甚至厌学,教师也感到上课索然无味、毫无激情。(3)重理论,轻实践。高职院校自从实施“2+1”教学模式之后,很多专业课程的教学时间有所缩减,《工程地质》课程的教学时间也相应地大幅减少,实践教学时间得不到保证,学生无法理解抽象的地质现象,学习效果较差。(4)考核模式单一。很多教师评定学生的课程成绩主要是根据课程考试的考卷分数,这样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一)整合课程教学内容,校企合作编写工学结合教材
由我院专任教师、公路施工企业一线技术人员组成课程建设小组,通过对多家企业的调研,对公路建设过程中涵盖的岗位群进行职业能力分析,确定公路工程地质的工作任务,明确培养学生解决公路工程地质问题能力的目标。紧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以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的交通土建高职高专统编教材《工程地质》和《土质与土力学》为基础,整合课程教学内容。以实际工作任务为引领,以公路建设中不同阶段处理地质问题的能力为主线,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采用平行、递进、包容的结构展现教学内容。变书本知识的传授为动手能力的培养,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依照认知顺序,结合职业技能证书考证要求,系统化设计任务,创设工作情境。通过情境模拟、案例分析等活动项目组织教学,使学生在项目活动中学会灵活运用各种地质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初步具备公路工程建设中所需要的基本能力。
按照项目课程的理念,课程是由一个个相对独立的项目或以工作任务为单元组成的,项目课程的工作任务一定要与实际工作过程和工作任务相匹配。以公路工程建设项目为导向,依据公路建设过程,可将公路工程地质任务分解为:公路勘测阶段的地质、公路设计阶段的地质、公路施工和运营阶段的地质三部分。要按照公路建设各阶段工作任务中工程地质知识的应用顺序安排课程内容,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课程的设计思想。
在课程教材的编写中,要从公路选线时的地质条件调查入手,沿着特定地质条件区域可能会遇到的对公路或桥梁产生影响的工程地质问题、施工时采取哪些措施可减少或消除这些问题、工程地质条件对公路后续营运养护可能产生的影响及预防措施这样一个脉络进行教学内容整合,将《工程地质》与《土质与土力学》两门课程整合为一门课程《工程岩土》。课程强调实践教学,所以,增设了一个实践学习情境。课程整合之前,两门课程,两种教材,共19章内容,整合为一门课程后,构建了4个学习情境,共12个学习任务(如图1所示)。
新编的《工程岩土》工学结合教材经过三年的使用,效果良好,于2011年8月由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公开出版。
(二)改进教学手段和方法,设计“讲练论”结合的教学环节
《工程地质》是一门比较抽象和枯燥的专业基础课,传统的板书教学在有些知识的讲解上,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运用多媒体教学和各种电教片可以弥补这一不足。通过多媒体课件,可以将各种地质现象及工程地质问题以图片形式给学生演示,既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地质学理论知识,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各种类型的地质构造的形态,是一个立体的空间概念,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通过一个图或一个动画,形象地看到地质构造在三维空间的一种展布;通过放映各种不良地质现象(如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的科教片和录像片,可以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不良地质现象的发育特征和危害;再如常见的造岩矿物与岩石、岩层、地质作用类型、工程地质勘察与原位测试方法等内容,都可以通过图像、声音、动画、文字、录像等形式展现出来,辅助课堂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不仅可以扩大课堂的信息量,而且能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生动性。
《工程岩土》课程全程采用多媒体教学,有完整的教学课件,配合大量录像、照片、动画等影像资料,课程信息量大,课堂教学效果好。
在教学环节上,摒弃了原来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采用了“讲练论”结合的教学组织模式。在课堂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重要,民主宽松的课堂气氛可让学生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行之有效的一个方法是教师通过大量的工程实例提出一定的命题,让学生在课下收集资料,课堂上进行练习或讨论。例如,三峡大坝、青藏公路、沪蓉高速公路等重大工程的地质问题,都可以成为课堂讨论的话题,学生在收集资料和发表观点的过程中,可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教师的讲稿或教案中均应有反映各个教学环节的创新点,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变枯燥为生动,变抽象为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