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有创―无创序贯通气在AECOPD合并II型呼吸衰竭中的疗效观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有创―无创序贯通气在AECOPD合并II型呼吸衰竭中的疗效观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目的 探讨有创-无创贯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合并ii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48例AECOPD合并II型呼吸衰竭的患者, 以肺部感染控制窗为标准序贯无创机械通气的23例作为观察组, 以同期常规自主呼吸试验(SBTs)逐渐脱机的25例作为对照组, 比较两组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病死率和再插管情况。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VAP发生率、再插管率、拔管成功率、病死率,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急性加重;有创-无创序贯通气;呼吸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较差, 脱机相对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从90年代开始尝试序贯无创通气。本文回顾分析了本院有创-无创序贯通气治疗AECOPD合并II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本院2010年11月~2013年8月收治的48例AECOPD合并II型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有创机械通气的临床资料, 将 23 例接受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作为观察组, 25例接受常规SBTs逐渐脱机作为对照组。观察组男 16例, 女7例, 平均年龄 (68.6±7.3) 岁, 对照组男17例, 女 8 例, 平均年龄 (71.6±8.8) 岁;两组年龄、生命体征、血气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两组均行常规治疗, 同时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 使用同步问题强制通气+压力支持通气(SIMV+PSV)模式, 观察两组出现肺部感染控制窗后, 拔除气管插管给予无创通气为观察组, 继续行有创通气, 逐渐下调呼吸机参数, 直至行SBTs常规脱机为对照组, 比较两组VAP的发生率、再插管率、拔管成功率及病死率。

1. 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两组VAP发生率、再插管率、拔管成功率、病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序贯通气指急性呼吸衰竭患者行有创通气后, 在未达到拔管-撤机标准之前即撤离有创通气, 继之以无创通气, 从而减少有创通气时间[1]。近30%的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在行有创通气病情控制后逐步撤机, 而无法耐受截然脱机, 延长有创通气时间会带来许多并发症, 如气道损伤、呼吸机依赖、细菌沿气管-支气管树移行、气囊上滞留物下流, 加之吸痰等气道管理操作污染、呼吸机管道污染等, 造成VAP[2], 因此王辰等[3]提出:以“肺部感染控制窗(PIC 窗)”作为有创通气和无创通气之间的切换点, 判断早期拔管时机, 显著改善治疗效果, 出现PIC窗时痰液引流问题已不突出, AECOPD内源性(内生)性呼气末正压(PEEPi)或自发性(自动)性呼气末正压通气(auto-PEEP)形成, 而呼吸肌疲劳仍较明显, 需要较高水平的通气支持, 此时撤离有创通气, 继之无创通气, 既可进一步缓解呼吸肌疲劳, 改善通气功能, 又可有效地减少VAP, 改善患者预后[4, 5]。因此, 原发病控制后, 通气功能有一定程度恢复时, 就应该尽早拔除气管插管、撤离间歇正压通气(IPPV)。本文采取肺部感染控制窗出现后序贯无创通气, 使VAP发生率、再插管率、病死率与常规SBTs常规脱机法比较显著减低, 缩短了住院时间、降低了费用, 因此对于AECOPD合并II型呼吸衰竭的患者序贯无创值得临床推广与使用。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中华内科杂志, 2007, 46(3):254-261.

[2] 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多中心研究协作组.以肺部感染控制窗为切换点行有创与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严重呼吸衰竭的随机对照研究.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6, 29(1):14-18.

[3] 王辰, 商鸣宇, 黄克武,等.有创与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严重呼吸衰竭的研究.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00, 23(4):212-216.

[4] Boles JM, Bion J, Connors A, et al. Weaning from mechanical ventilation. EurRespir J, 2007, 29(5):1033-1056.

[5] AmbrosinoN, VaghegginiG. 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 in the acute care setting: where are we? Eur Respir J 2008, 31(4):874-886.

[收稿日期:2014-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