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县域经济发展问题的探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县域经济发展问题的探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繁荣农村经济 、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举措。目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面临诸多障碍 ,我们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有序地转移。

关键字:剩余劳动力转移 县域经济小城镇建设

作者简介:王军,男,四川自贡人,武汉科技大学文法与经济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宏微观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编号:020099号

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全面发展的同时,出现了就业不充分、劳动力过剩的现象,尤其是农村劳动力过剩的问题日渐突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大中城市转移,是目前县域经济中的一个普遍现象和基本趋势。它贯穿于县域经济发展的全过程,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明显而重要。本文力图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问题及实践入手,对此问题作初步探讨。

一、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概述

1、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界定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前提是由于隐蔽失业而导致的剩余劳动力的存在。根据经济学家拉格纳・纳克斯的解释,农业剩余劳动力是指那部分可以从农业部门抽走,而又不影响农业总产量的农业劳动人口。也就是说,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指超过农村产业需求的那部分劳动力,将他们从农村中转移出去,并不会减少现有的产量,而且很可能提高劳动生产率。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指农村劳动力从土地上分离出来,向非农业劳动力转化的劳动力资源再配置过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包括边际生产率等于零的显性剩余劳动力和边际生产率大于零而小于其消费额的隐性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两方面。转移形式一种是无序转移,另一种是有序转移。前者指农民在毫无职业能力准备、对城市劳动力市场需求缺乏了解的情况下,盲目流入城市。这种转移往往具有自发性、盲目性和不彻底性等特征。后者主要指通过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与培训,积极有效地开展创业教育,提高农村转移人口的技术技能水平,提高其适应城市需要的就业能力和自我谋职能力从而稳定有序进入城市劳动力市场的转移形式,有序转移减少了无序转移的盲目流动和由此造成的社会问题。

就我国操作而言,农村转移劳动力具体是指:到乡外就业6个月以上的农村劳动力;或者虽然未发生地域性转移,但在本乡内到非农产业就业6个月以上的劳动力。就是说,只要地域或产业发生变化,即便是到外乡仍从事农业劳动,都视为转移。而由于婚姻关系引起的地域的变化,以及由于升学、参军等原因离开农村的,并不当作是劳动力转移。

2、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于县域经济发展的意义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大中城市转移,是目前县域经济中的一个普遍现象和基本趋势,它贯穿于县域经济发展的全过程,对县域经济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这是因为,作为经济活动中最主要的生产要素―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会提高要素生产率,带动经济的发展,从而拓宽了就业空间,扩大了经济活动总量。人力资源产业间流动的根本动因在于县域经济的发展,人力资源总是从比较低级的经济部门流向比较高级的部门,而正是这种流动,使较多的人集中于劳动生产率较高、经济产出量较大的较高级产业部门,其结果是县域经济增长加速,同时县域经济的发展拉动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二、 困境:我国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分析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在改革前后的发展情况是不一样的。改革前由于受城乡户籍制度的影响,在1949年-1979年的长达30年的时间里,中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仅从89.4%降到81%,中国劳动力转移发展缓慢;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城乡户籍制度逐渐松动,大批的农村劳动力才从单纯的农业生产中转移出来。

我国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

1、二元户籍制度与农村城镇化发展的滞后

由于我国长期实施城乡分治的二元户籍管理制度,使得农村居民在社会地位,物质待遇上都不能与城市居民享受同等权利,加上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农产品的供求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几乎所有农产品都呈现出阶段性、结构性和区域性的供过于求情况,使得农产品价格连年下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明显拉大,收入差距直接影响人们的职业流向。

而与此同时所产生的一个困境就是农村城镇化发展的滞后。这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小城镇发展滞后;二是城镇化进程慢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速度。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劳动力占全社会劳动力的比重下降了25个百分点,而城镇人口比重只上升了20个百分点。农村城镇化发展滞后,造成农村第三产业不能随着农村工业化的推进而发展,使农村非农产业结构升级缓慢,延缓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步伐。

2、县域经济吸纳农村转移劳动力的能力减弱

近年来,县域经济吸纳农村转移劳动力的能力有所减弱,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近年农村劳动力转移主要以进城务工为主。如在2003年新增的转移劳动力中,靠进城务工实现转移的劳动力约340万,占新增转移劳动力的70%。二是从县域经济返回农业的劳动力逐年增多。从返回劳动力情况看,2003年,县域经济吸纳的劳动力返回农业的人数占全部返回农业劳动力的51.3%,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其中,从县级市返回农业的劳动力占22.5%,从建制镇返回的劳动力占14.9%,从乡镇地域内非农企业返回的劳动力占13.9%。

县域经济吸纳农村转移劳动力的能力减弱,使长期以来农村劳动力“离土不离乡”的转移模式发生转变,“离土离乡”的农民逐年增多。这一转变不仅催生了我国每年春节波澜壮阔的人口大迁移浪潮,使得我国的运输系统不堪重负,而且也加大了农村劳动力自身的转移成本。

3、农村转移劳动力素质较低

据农业部信息中心2004年相关资料,从文化素质看,已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仅有20%左右具备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其中,文盲劳动力占1.5%,小学文化程度的劳动力占16.5%,初中文化程度的劳动力占61.7%,高中文化程度的占13.6%,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6.7%。而且,这些劳动力中85%以上没有接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由于文化素质低,又不具备专业技能,使得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就业空间狭小,只能选择从事一些简单的体力劳动,造成这些岗位就业竞争激烈,工资水平低下,而因找不到工作而返回农业的劳动力占返回农业劳动力的16%。

4、乡镇企业的发展受阻,影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收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期,我国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以“离土不离乡”的方式,每年吸收1000万左右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一条重要途径,使人们对农业自身解决剩余劳动力寄以厚望。但是9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乡镇企业发展方向由劳动密集型向资金密集型转变,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增大,企业技术进步,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等因素使乡镇企业的资金、技术等方面处于劣势。加之乡镇企业是在地方政府的行政干预下、农民与集体投资发展起来的,产权关系模糊不清。乡镇企业的发展困境也影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收。

5、非正规就业的劳动保障、社会保障问题

在我国的非正规就业,主要是指广泛存在于非正规部门和正规部门中的,有别于传统典型的就业形式。粗略估算,我国有劳动能力的人口大约为7.3亿,其中.包括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在内的非正规就业人口就超过5亿。其中,流入到城市中来的农民工大约1亿,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属于非正规就业。面对巨大的剩余劳动力的压力,非正规就业无疑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但是非正规就业的工人享受不到一般正规就业者的社会福利,有时甚至连最基本的劳动保障也难以达到,比如工时、周薪、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等等。

三、对策建议: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出路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是经济发展的一个必然规律。从世界各国的发展历史看,它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美国从和我们大致相同的城镇化水平到基本解决这一问题用了4O年时间,日本用了大约3O年时间。我们要彻底解决这一经济发展中的难题,更需要一段较长时期的努力。现阶段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途径不外乎农业部门本身、农村内部非农产业和城市集镇等三大渠道。此外,农村劳动力素质教育及转移的相关机构制度也需要着力加强和完善。

1、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出路

适时调整农村就业战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渠道正在从依靠乡镇企业转向依靠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这是一个符合客观规律的大趋势。农村城镇化是指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实现农村小规模社会化服务体系向城镇的大规模社会化服务体系的转化,第一产业的农业人口向第二产业,接着又向第三产业为主的城镇化人口转化,农村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城镇化。通过农村城镇化,发展小城镇来转化农业剩余劳动力,已经被实践证明是一种极为有效的途径。城镇是农村工业、服务业发展的载体,对乡镇企业、文化、科学、教育、娱乐业等产业都有明显的集聚作用,为调整农村经济结构提供优越的交通、通信、金融、信息服务及人才和技术支持。

小城镇建设应放到国民经济的全局中,在科学规划的指导下进行,要根据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的要求,研究和制定区域城乡体系规划;根据镇域自然资源、交通运输和工农业发展条件以及自然环境和民风民俗、历史情况等,研究制定小城镇的总体规划;并根据区域城乡体系规划和小城镇总体规划的要求,制定小城镇建设的各项详细规划,为小城镇建设提供科学的依据;同时,突出重点,优先发展县城镇和县(市)中心镇。我们应该选择若干有发展前途的小城镇予以重点发展,让其逐步发展成为小城市,少数有条件的争取发展成为中等城市。

2、努力加快乡镇企业、民营经济的发展

乡镇企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减弱并不意味着乡镇企业已无发展空间。乡镇企业仍然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载体。关键是要统筹城乡工业发展 ,重振乡镇企业雄风。要对城乡工业进行统筹安排 ,防止因城乡工业间的产业相同、产品雷同造成的恶性竞争。乡镇企业要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 ,积极发展以农业为原料的工业和直接为农业、农村提供生产投入品和生活消费品的工业 ,特别是应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同时积极承接大中城市或其他发达地区劳动密集型、资源综合利用型和配套协作型产业的梯度转移 ,建设初级产品加工和辅助产品生产基地 ,延长产业协作链 ,与城市工业形成优势互补的“双赢“格局。

要努力加快农村民营经济的发展,增强其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特别鼓励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实现劳动力就业与经济发展的有机结合,同时引导乡镇企业与小城镇发展相结合。国家要在产业政策、投资政策、信贷政策、金融政策上让乡镇企业享受与城市工业同等待遇, 积极支持乡镇企业落户城镇, 连片开发, 给进城的乡镇企业一定的政策扶持。同时还要培育新的增长点, 引导乡镇企业改变现有的发展格局, 充分利用本地资源, 加大乡镇企业改制力度, 尽可能让乡镇企业的发展上一个新的台阶, 继续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作出应有的贡献。

3、加强知识技能教育,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素质

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普遍文化层次较低,严重阻碍了农村劳动力向较稳定的高层次、高报酬行业转移。这就要求我们在努力加强农村成年劳动力就职培训的同时,要更加重视农村基础教育,使农村的年轻一代掌握从事二、三产业的基本技能,并使其具备城市文明的基本素质,为转移提供高质量的劳动力,为自身创造有利就业条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收入增长方式的转变,社会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职业高中和中专应把招生重点放在农村,制定较低的收费标准,按照经济发展就业的实际需要设置课程,为将来从事非农产业的毕业生施行实用性劳动技术培训,并纳入劳动力信息管理系统,实行推荐就业。农村教育工作应在做好九年义务教育的前提下,让年轻人都能掌握一门或几门实用技术,为今后的就业生存提供保障。

4、健全相关制度, 保障农村居民权益

要逐步推进包括户籍制度、就业制度、福利制度在内的各项改革, 取消阻碍劳动力转移的一些不利因素。

要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建立覆盖全社会保障体系。要将转移到城市的农村劳动力纳入社会保险体系,给予社会保险方面的同等国民待遇,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创造无后顾之忧的良好环境,使农村居民在子女教育、劳动就业保险、医疗保险等方面享受与城市居民同样的待遇,真正实现农村劳动力的实质性转移。

就农村土地制度而言,一要改进和完善征地政策,提高征地补偿标准。征地补偿必须保证农民土地被征用后,生活水平不降低,这是衡量补偿是否公正的起码标准。二是做好失地农民的就业和安置工作。在征地的同时,就充分考虑失地农民的安置问题,防止出现“要地不要人”一次性补偿这种“一脚蹬”的做法。

5、强化政府的财政金融服务支持力度

要实现农业的集约化经营 ,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 ,靠单个农民的经济实力、技术水平还不够 ,必须有其他部门的支持,如政府补贴 ,金融部门在贷款方面的倾斜 ,农技部门对有关技术的培训推广等。同时 ,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优化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结构 ,把基础设施建设引向市场 ,鼓励企业和个人投资 ,形成政府、企业和个人多元化投资机制。此外 ,还可以通过调整和优化农业内部结构 ,完善农产品的储存、加工、运输和销售体系。

四、结语

三农问题实质上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关键是农民的收入问题,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与农民收入密切相关,毫无疑问是当前乃至未来都必须关注的重要问题。只有找准破解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途径,通过抓好县域的工业化、城镇化、特色化和劳务经济建设,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稳步推进城镇化进程,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维护农民的根本利益,才能使县域经济得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从而在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农村的稳定与和谐,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和应有之义。

参考文献:

[1]国家发改委地区经济发展司,《壮大县域经济,促进城乡协调发展》[J],宏观经济管理,2004(2)?

[2]林毅夫,刘明兴,《经济发展战略与中国的工业化》[J],经济研究,2004(7)

[3]杨万里,《论农民增收―――兼析浙江农民收入变化》[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3

[4]李佐军,《中国的根本问题―――九亿农民何处去》[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0

[5]万忠德,《发展县域经济与农民增收》[J],经济论坛,2003,(1).

[6]佘宝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分析》[J],江苏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