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引领学生养成语文学习习惯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引领学生养成语文学习习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着重借助“榜样示范课”、“课外阅读课内化”、“才艺比拼”促使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教学中喜欢朗读,主动亲近名著,敢于表现自我的学生人数呈上升趋势,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出现了可喜的变化,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供了可能。

【关键词】语文素养;朗读比赛;课外阅读课内化;“才艺”比拼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实施以来,语文课堂上出现了活跃的气氛,学生俨然成了学习的主人,“百家争鸣”的局面时时出现。在这表面上热热闹闹的课堂上,我发现了语文学习习惯在学生身上的缺失,而《语言课程标准》(实验稿)中的总目标有“养成语言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的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为此,我觉得确实应该注重引领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具体方法如下:

一、榜样示范法

(1)朗读方面分两个环节:①训练阶段。课堂上我们敢于示范朗读,特别是学习感情充沛的散文、诗歌时,我们率先示范,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明白朗读的技巧。早读课上,朗朗的读书声给人以振奋;课堂上,你争我抢的朗读情景接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②朗读比赛。学完八年级下册(人教版)第二单元后,我们利用一节课进行朗读比赛。先说规则:分东西两组,着重从语调、准确入手,老师直接说出分数。学生姓名、分数如下:朗读课后,我让学生写一篇心得,从学生的写作中,我发现:这节朗读课得失兼有——多数学生都认为,朗读确实有助于对课文的领悟。学生对文字的兴趣越来越高,就会养成自觉学习语文的习惯,终身受益。朗读课不尽人意之处表现在:主动展示朗读才能的人数太少,多数学生处在观望状态,从他们写的心得来看,他们不是不想上,而是或由于胆怯,或由于怕被别人笑话,或没有朗读的习惯造成的。这就需要我还得走进学生,不断的鼓励他们,争取让他们也敢在讲台上亮相,瑕不掩瑜,我将一如既往地抓好朗读,开设朗读比赛课,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登上讲台。

(2)基本功方面。板书时我常常用规范、流畅的字体板书;用较流利的普通话授课;用得体的语言点评学生的表现。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久而久之,收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效果。

(3)开办小小展览会。整理读书笔记、作文、作业中的“佼佼者”,不定期在讲桌上展览,让每一个学生走上讲台亲眼欣赏它们,然后谈谈看法,增强他们的向善意识,养成工整书写,认真对待语文学习的习惯。

二、课外阅读课内化

2011年的暑假,为能让学生过得更充实,我要求学生阅读名著《三国演义》并写读书笔记。开学后发现,认真对待这个任务的仅占15%,为此,我决定开设一节阅读课,先从阅读名著入手,力争领着学生读进去,走出来。所谓读进去,即走进文章的内部世界,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所谓走出来,即不为而读,不是被动地接受作者的思想,不是单纯倾听作者的言说,而是能在接受中激活自己的情感形成自己的思想。针对名著阅读的难度较大,名著本身风格各异的特点,在指导阅读名著时必须遵循以下两条教学原则:一是循序渐进原则,二是因材施教原则。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1)选好读本。《三国演义》是我的首选。因为书中有很多众所周知的情节,有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特别是有一些影响学生良好品格塑造的典例。

(2)师生共读。我们选了一个为人所称道的情节——三顾茅庐。①师生默读,做圈点批注,学习小组交流。②精读感兴趣的句子,揣摩它们传递了哪些信息。③说说自己的发现。④学生复述这一故事。⑤小结这次阅读收获。这次师生共读一共花了三节课,敢于主动表达自己看法的只有5个学生。有些明明在书上写有内容,却只是在等待,有一少部分学生只是大致把内容看懂,值得欣慰的是,学生提出或讲了一些有价值的问题。

(3)不懈追求。师生继续默读《三国演义》,默读中师生一起品读了“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七擒孟获”。由于学生年龄的原因我把重点放在对人物形象情节的把握上,学生读书笔记中常会显示读三国的智慧运用,或能用详尽的文字去展示事件的来龙去脉,或运用烘托手法让描写人物更丰满,或常常流露学会感恩、播洒爱的感情。其中有五名学生在我县新华书店组织的“读好书”活动中分别获得了县级二等奖、三等奖。

在阅读课影响下,有些学生自觉地写了对阅读课的看法并阅读了其它名家名篇,如《鲁宾孙漂流记》《格列佛游记》《水浒传》等。需要加以强调的是,重视学生课外阅读决不是对课内阅读教学的摒弃,而是对课内阅读教学的进一步拓展,“课外阅读课内化”真正地做到了还中学生阅读的应有的地位;极大地增加了学生思维的广度、深度,锻炼了学生思维的形象性、创造性、多元性;较快地提高了学生的读写能力。

三、“才艺”比拼

为促使学生拥有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我开展一些“才艺”比拼活动。如①诵读比赛。它激发了学生的斗志,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②名家名篇知识竞赛。

借助这些方法,我渐渐发现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在悄然发生变化:前后的鲜明对比在一定程度上显现了那些方法的魅力,更坚定了我坚持多给课堂注入一些新鲜血液的想法,让语文课堂富有活力,学生才会去亲近语文,才会去领悟文字,才会去发扬民族语言!

参考文献:

[1]《语文教学之友》2001年第4、7期 2002年第7期

[2]《河南教育》1999年第6期

[3]《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