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如何提高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如何提高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研究物质结构和相互作用及其运动基本规律的学科。物理学研究的对象具有极大的普遍性。它的基本理论渗透在自然科学的许多领域,应用于生产技术的各个部门,它是一切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基础。由此可见,实验在整个物理领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没有实验教学这一重要环节的物理教学,无论再精彩有趣的教学都将是有缺憾的,是不完整的教学过程。因此,作为一名初中物理教师,本人有必要思索关于实验教学的一系列问题,开展有效的实验教学活动,让学生真正成为实验教学最大的受益者。那么,如何提高初中物理实验学的有效性呢?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

一、物理老师要想方设法做好每一个实验

个别教师常常会碰到这种情况,某一个实验由于学校缺乏相应的设施或其它种种原因而宣告不做时,全班几乎每一位学生都流露出失望的神色,然后以各种不同的方式 表达自己的失落感,在这中间不免有同学唉声叹气。面对此情此景,教师又做何感想呢?我们的学生打心眼里喜欢做物理实验,不管学生想做实验的真实动机是什么,几次实验的泡汤能不扑灭有些学生实验兴趣的火花吗?

教材中安排的实验基本上都是经过精心筛选的,每一个实验都有其重要的意义,可以在三维目标方面使学生有所感悟有所收获。倘若我们随心所欲对待这些实验的话,岂不是浪费了一笔很可贵的教学资源。所以,我认为尽量让学生尝试做每一个实验是实验教学的基本要求,就好像人的五脏六腑一样,各自发挥着不同的功能,各个器官缺一不可。

实验不能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客观原因皆有,列举一些说明如下:一是学校实验室客观条件的限制,主要是实验仪器配备不齐。二是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如季节性、地域性等,这样导致在实验过程中,有些实验材料难以准备。三是实验比较复杂,教师嫌麻烦。四是实验现象不明显,索性放弃实验。

二、物理老师要力求实验的多样化

实验的多样化可以体现在多个方面,如初中物理实验的形式比较多主要包括探究实验、观察实验、制作实验、演示实验等。当然每种形式的实验考察的重点也是各有千秋。整个初中阶段的物理非常重视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提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探究实验同时也非常关注学生设计对照实验和重复实验的能力,学会科学严谨的思维方法。

如讲《声现象》时,遇到这样一道题:给开水瓶灌水时,发出声音的音调是逐渐变高还是逐渐变低?学生通过实验得出结论:音调变高了。然后教师又引导学生分析:声音是靠空气的振动发出的;当往水瓶里灌的水越多,则空气柱越短,空气的振动越快,频率越高。学生恍然大悟。学习光的反射成像后,让学生把家里的金属勺子拿来用作凹面镜和凸面镜观察,看到了放大的虚像和缩小的虚像,学生备感亲切。又如在讲凝华和液化时,用塑料饮料瓶装半瓶水,放到冰箱的速冻室里,一段时间后拿出来,可以观察到“霜”和“露”的再现;手握铅笔探究压强,用一个皮碗吸在课桌壁上挂衣服或钥匙等来探究大气压的作用。学生无不感到快乐。

三、物理老师要让学生自己准备实验材料

我们说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实验过程中去,这个过程我觉得很有必要从材料的准备开始。一般实验室的实验员会提前把实验所需的材料准备好,学生不需要烦心准备材 料。然而通过观察,我发现绝大部分学生非常喜欢自己去准备实验材料,积极性比起动手做实验来有过之而无不及。既然这样的话,教师何不就索性让他们自己去准备实验材料。

学生可以通过做教师或自己编的习题,可以让教材上的文字叙述和插图描述的内容具体化,从而顺利地掌握相关知识。如教材上在介绍有用功和额外功的过程中,有一段文字叙述,如果把它编成习题,就显而易见了。如图,分别用三种方式,即第一、二种均用桶,第三种用口袋将100 N的沙子运上三楼,根据图中提供的数据,计算出三种情况的有用功、总功和机械效率。有了这一计算过程,学生对有用功、额外功、机械效率等概念理解得更透彻了。又如关于“比势容”的概念的讲述,就是从解决一道道习题导出了热量计算公式,然后用热量的计算公式强化对比热容概念的理解的。①把一壶水从30 ℃加热到100 ℃和把半壶水从30 ℃加热到100 ℃,哪种情况需要吸收的热量多?②把一壶水从30 ℃加热到100 ℃和把一壶水从30 ℃加热到80 ℃,哪种情况吸收的热量多?③把一壶水和一壶煤油都从30 ℃加热到80 ℃,哪种情况吸收的热量多?由此导出探究实验,这样思路清晰。

四、物理老师要引导学生整合教学内容

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还要学习人类内在的各种素质。我觉得在实验教学过程中,物理老师要引导学生整合教学内容。

学了一章或几章的知识后,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重整,系统化、网络化地进行归类或小结,从而化零为整,形成知识体系。如讲了“电和磁”的内容后,笔者引导学生寻找各章节之间的知识联系,编成绕口令,并表述为:第一节“电磁感应”讲的是第二节“发电机”的原理,第二节“发电机”讲的是第一节“电磁感应”的应用;第二节“磁场对电流的作用”讲的是第四节“直流电动机”的原理,第四节“直流电动机”讲的是第三节“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的应用,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如学了光学后,用光学中的核心――“像”,将“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等知识进行重新整合:1、 小孔成“像”说明了光的直线传播原理;2、平面镜成“像”体现了光的反射规律的应用;3、 折射成“像”的典型应用是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

总之,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助,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此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成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初中物理教学同样必须遵循这个原理, 同时由于物理学科本身的特点,教师要努力使原本较为有趣的物理实验更加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兴趣成为学习的导航标,让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成为整个中学物理教学中最闪光之处。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出版社》中的《物理实验的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