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青铜装饰美的时代变迁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青铜装饰美的时代变迁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如果用感伤态度看青铜时代的艺术是无法理解的。这个动辄杀戮千百万俘虏、奴隶的时代早已经成为过去,但代表、体现这个时代精神的青铜艺术之所以至今为我们所研究,舍此纹样的外在形式之外,也许在于它或多或少体现了某种被神秘化了的力量。

【关键词】装饰纹样 青铜器 演变 艺术风格

工艺品上的装饰纹样随着器物的使用需要和人类的审美要求不断发展,不但反映了当时的生活需要和观念意识,而且是当时最通俗易懂、最普及的审美对象。考察青铜器上的装饰纹样的变化,可以让我们看到二千多年前的古代中国人的生活和感受他们的审美需求。

远在四千多年前的夏王朝,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开始铸造青铜器。进入商代,青铜器进一步发展,特别是到商代后期,青铜器制造水平达到了高峰。夏商的青铜器纹饰表现着人与天的关系,以动物纹为媒介,祈求将人的意愿与天沟通,运用形式感以达到某些心理效应。装饰图案大致有饕餮、夔、龙纹、、鸟纹等等。纹样中,“饕餮纹”比较常见,也叫“兽面纹”, 在整个青铜史上,它出现的时间比较长,有人认为这种纹样是古代艺术和政治的结合的产物,其基本特点是以中间鼻梁为中轴线两边对称的目纹,在形式上,其构图是装饰性及强的图案,纹样象征古代传说中一种贪食的凶兽――“饕餮”的面形。饕餮纹都有一对炯炯有神、不怒自威的巨目。饕餮纹多作为主题花纹出现在青铜器的腹部,少量在足部。宽阔的空间给了它足够的施展余地,醒目的位置则赋予了它更多的支配性与威严感。在那看来狞历可畏的威吓神秘中,沉淀着一股浊重的力量,神秘恐怖的浊重与演绎的尊崇凝结在一起。周的纹饰承袭商代,而趋向简练,周的礼制思想也体现在纹饰的韵律美、节奏美,秩序美,以及艺术的严整性上。兽面纹不象殷商那样威严规整,而是逐渐简化更有趣味的图案。饕餮纹在器物中逐渐淡化,向周代中期的素面过渡。

西周中期青铜器的风格转向“以素为贵”。原先“以文为贵”的繁缛狞历的饕餮纹便渐渐失去了昔日的风光。仅为器足上的装饰,出现了别具特色的卷身夔纹,其特征是长冠,歧下垂,身躯与尾部分为两段。长尾鸟纹尾羽的两端下卷,形成了一个C形,但在西周晚期的末叶绝迹。此期出现具有新的艺术风格的窃曲纹,鳞纹,环带纹,重环纹等几何纹,比较规整的用于器物上,很少用于全身。

西周晚期至春秋,出现大型器物,文饰以记事铭文为多,如散氏盘、毛公鼎,铭文都具有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大型铜器的铸造,长篇的铭文,以及铜器器身的变薄,这都显示了冶铸技术的进步。

春秋战国工艺品由祭、礼,逐步转向实用,纹饰除了传统的鸟兽纹,抽象的几何纹,装饰纹样中最主要的是蟠螭纹(无角小龙相互勾缠、叠压的纹样)、羽目纹、蟠虺纹。这种纹饰以四方连续的形式施于器物的腹部、颈部或盖上,还有的通身施满,虬曲回旋,因而给人以曲线美。

总结青铜器纹饰演变的原因有两点:

一、人与自然、人与动物关系的变化

人与动物关系的变化对商周青铜器纹饰演变的影响表现了对自然的无奈、恐惧与敬畏,使得人们期盼神力的庇护,甚至把自己想象为某种猛兽,刻画兽身人首或人身兽首的形制、纹饰。在青铜器上用更为狞厉怪异的纹饰“辟邪免灾”,增强自身的安全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从运用智慧、工具与猛兽斗争,从偶尔取胜,逐渐相持,到掌握主动以挑战者的姿态出现,而进入了人寻兽而猎的时代,前一时期占主导地位的饕餮纹、夔纹数量减少,面积缩小,所表现的怪异力量递减,逐渐失去了往日超自然的魔力。青铜器装饰中动物纹仍然保存,已不再具有怪异的力量,或被现实动物纹、人物纹或几何图案替代。“商周青铜器上种种纹样现象,首先不是出于奇异的审美观念,而是出于对自然力的崇敬和支配它的欲望的幼稚的幻想。”

二、青铜器功能的变化引起纹饰的变革

商代和周初青铜彝器,是酒器的组合,尤以祭祀用器为主,其动物纹样与祭祀祖先也有密切的关系。动物中有一些是帮助巫师通天地的,而它们的形象在古代便铸在青铜彝器上了。不难设想,青铜彝器怪异的纹饰把人置于恐惧与威严之下,在祭祀的烟火缭绕之中,巨睛凝视,阔口怒张,瞬间即可咆哮的动物纹饰,有助于造成严肃静穆、诡秘阴森的气氛,产生震撼人心的威慑力,充分体现统治者的意志、力量。

春秋战国时期,政治变革、学术争鸣空前繁荣。青铜器的应用则是钟鸣鼎食的组合,已失去彝器和礼器的特性,向生活日用方向发展。青铜器不仅造型依据人的尺度设计,装饰上一反前一时期的简明、质朴,趋于细腻繁茂、灵巧新颖。

中国青铜器的发展经历了夏、商、周三个历史时期,风格从庄严的艺术风格转向了朴实、简洁、明快风格,同时青铜器的社会功能也从祭祀用的礼器逐渐转变成实用器具。青铜器的纹饰则由庄重的饕餮纹、夔纹到富有韵律的窃曲纹、环带纹,再发展为清新的蟠螭纹、宴乐、攻战纹等,其间动物纹饰狰狞的超自然魔力逐渐减弱,直至丧失。纹饰的变化不仅是因为制造工艺或者人们审美水平的提高引起的,同时与人类生产力的提高及社会的变革存在一定的联系。青铜器纹饰的产生是中国劳动人民勤劳、朴实、聪颖、智慧的结晶,是体现人们美好心愿的依托物,是人们与大自然抗争、共存、达到“天人合一”朴素心愿的具体表现,他们用高超的铸造技艺,为我们留下象征中华文明的艺术瑰宝。

参考文献:

[1]《中国工艺美术史》田自秉著

[2]《商周青铜纹样》网路文稿

(作者单位:江苏省吴江市松陵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