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知其情 晓其理 望其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知其情 晓其理 望其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对初中学生而言,阅读学习主要有三个任务,一是体验情感,即知其情,二是掌握文章内涵,即晓其理,三是看到文本以外的世界,即望其外。文章将从这三个方面,来探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

关键词: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知其情 晓其理 望其外

阅读,是初中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特别是在语文学习中,阅读决定了学生的知识深度和视野宽度,也决定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需要格外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当然,我们所说的阅读,包括课堂阅读和课外阅读,这两者是缺一不可的。笔者认为,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关键,在于让学生深入体验文本所蕴含的情感,在于让学生理解文本的深刻意蕴,在于让学生获得文本以外的知识。那如何实现这个教学目标呢?笔者认为可以从知其情,晓其理,望其外这三个方面着手。

一、情感体验,以知其情

初中语文教材的大部分文章,都是文学作品,具有浓厚的文学气息和人文价值。而这些都是依赖于作者的情感表现出来的。因此,学生要想读懂作者的思想,要想读懂文本的情感意蕴,就需要以一种感性的思维去进入文本,去接触文本的感情世界,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要知其情。笔者认为,体验文本情感,是阅读的基本要求,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将其放到次要的地位。如前所述,每篇文章的作者都是带着情感去书写的,如果读者连其情感都无法把握,或者把握不足,那显然是无法洞悉文本的。

如,在《我的母亲》一文的教学中,学生阅读的要义,就要体验“我”对母亲的真挚情感,这看似简单,但是如果要学生反观自身,从自我的角度去理解“母亲”的情怀,那则是另一种境界了。我们在教学中,往往会看重作者的情感,因此,很少关注学生的情感世界,这样的阅读教学,显然是形同虚设,学生阅读也不过是“水过鸭背”没有任何阅读的价值。而如果能够让学生把握作者的情感,并产生情感迁移,那学生不仅对作者的情感产生深刻的认识,也能对自身的情感有更多反思。因此,教师要想让学生体验情感,就需要从“学生”的角度设计教学思路。如,在教学中以“你的母亲”为教学思路,让学生形成比较阅读,即归纳作者“母亲”的特质的同时,也归纳自己“母亲”的特点,形成一种观念的对照,增强学生的情感理解能力。

二、探究学习,以晓其理

如果说,体验情感,知其情,是阅读的基本任务,那探究学习,晓其理,就是阅读的第二层次任务。在此阶段中,理解文本的内涵,读懂文本的道理,是最重要的学习目标。一般来说,这一阶段是较能考验学生的阅读能力的,需要学生从情感体验中跳出来,进行逻辑性的理性思考。毕竟,文学作品不是只为了表达情感,更是为了揭示社会情状和历史发展规律,及人文精神。而这些东西都是隐藏于文字之下的,学生必须要经过理性思考,才能与之接触,才能进入文本的核心内涵。

如,在《美丽的西双版纳》一文的教学中,如果学生只是在情感领域,体验西双版纳州的优美风光,欣赏当地的淳朴风情,那只是了解了表面的现状,而没有能够真正地把握文字的内蕴。文章诉说了西双版纳州的美景,但在这些美景之下,我们应该看到更多,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与自然的紧密关联。这其实也就是庄子所提倡的“物我合一”的精神境界,这篇文章无疑是具备这样的思想内涵的,值得学生进行研读和思考。

又如,在《苏州园林》的阅读教学中,教师显然不能只就园林的美景进行探讨,不能只让学生看到园林的各种景观和形状,还需要让学生进行思考,即古代园林的对称之美,其实也是人与自然之间相互制约,互相依存的一种表达方式,而这是建筑美学的知识,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理性思考,探究学习才能实现。

三、拓展思维,以望其外

笔者认为,阅读教学的更高层面在于,学生能够在阅读之后,看到文本以外的东西。文学作品的魅力就在于,其为读者提供可想象的空间,读者能够在作者的文本中,看到文本以外的东西,能够将视野及思想放得更高更远。这也是初中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需要格外注意的一个环节。特别是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就文本而文本的教学,已经无法满足学生能力发展的需要,也无法满足教育发展的需要。从文本之内,到文本之外,也就是要积极地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跳出文本,进入更为广阔的天地。如在《本命年的回想》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从本命年的来由,本命年是不是迷信?本命年在中国文化体系中的意义等这些方面来引导学生,拓展自己的视野和思维逻辑,以接触到更为广阔的世界。这对学生的学习能力的提升,无疑是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的。

四、结语

阅读的过程,其实就是知识不断积累的过程,也是学习能力不断增强的过程。初中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需要一步步地将学生引入语文的知识殿堂,让学生在自由阅读中,感受语文的博大精深,并不断地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包括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赵晓丽.优化课堂提问 指导有效阅读[J].吉林教育.2010年02期.

2.衣华玲.浅谈语文课堂教学的收尾方法[J].吉林教育.2010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