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多元文化夹缝中的女勇士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多元文化夹缝中的女勇士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本文以汤亭亭的成名作《女勇士》为例,运用女性主义和多元文化理论,审视处于文化边缘的美国华裔女性的生存现实和命运。汤亭亭以她独特的女性身份、敏锐的洞察力和自身的女性意识,以平凡的日常生活为切入点,演绎中西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分析了封建社会对女性的歧视和压迫。《女勇士》中所描述的中国文化很大程度上是汤亭亭站在“他者”的立场上对中国文化的理解。

关键词:多元文化;女性意识;边缘化

中图分类号:D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11-00-01

一般认为,第三代美籍华裔文学的代表主要是汤亭亭、谭恩美、任璧莲和赵健秀等一批字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期至今一直活跃在美国文坛的华裔作家,尽管这批作家在文化选择及文学个性等方面各有千秋,但他们在具体文学创作中又都有相对比较一致的叙事取向,即在全新的语境中重新讲述“中国故事”。前两代美籍华裔作家主要是叙述华裔族群作为少数族群在美国生存与奋斗的真实历史,而以汤亭亭为代表的第三代作家则以质疑和想象的方式彻底地颠覆了这段历史的真实性,由此才使隐藏于背后的构建其所为真实历史的权利话语得以全面的暴露。这一过程涉及以下的原因:

一、历史原因

尽管汤亭亭的经典之作《女勇士》可能仅是冰山一角,但是我们仍从中看到了那些美籍华裔及其后代在美国生活的缩影。为了寻求更好地生活,早在十九世纪四五十年代,中国移民就涌入美国西部加入了掘金队伍。然而,像进入美国的其他种族一样,华裔在风雨飘摇中面对着社会、经济以及司法上的种族歧视,这些歧视无疑限制了他们的权利,减少了机会,他们聚集在华人社区如汤亭亭成长的地方。第一代的华人移民仍保留着他们的中国身份,原因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来到美国的移民劳工大多是成年以后才到美国,他们在中国出生长大,中国的文化价值观已经根深蒂固的植于脑海中,从而成为其意识的一部分。虽然身在海外,仍难以改变其思想意识,潜意识中,他们仍然认为自己是中国人。其二,大部分早期中国移民怀揣梦想,希望自己在他国努力奋斗,有朝一日会衣锦还乡。其中一大部分在中国已经娶妻生子,背井离乡只是为了让家人过上更好地生活,因此,他们大都没有打算和美国有何联系。最后,中国移民遭遇文化冲击以及美国社会的各种种族歧视,根据1886年的排华法案,中国人在美国不能拥有土地,也不能获得美国公民身份。中国城的出现也是美国种族歧视与迫害的结果。

在美的华人劳工为了最大程度减少种族歧视所带来的后果,往往隐姓埋名,保持沉默,一方面是对美国白人文化的反抗,另外最主要的原因是害怕被遣返回国。在汤亭亭的《女勇士》中,采取了一种典型的“后现代”式的“文本拼合”的创作手法,这一自传体的作品中,其文本的“中心”和“主题”趋于隐退,整部小说围绕“‘我’到底是谁”这一核心问题的追问而逐步展开。这里的“我”既是叙事者个体自身,同时也是“华裔族群”所共有的特定符号。

二、社会因素

小说一开始就明确地告诉读者,“那些无法继续忍受生活煎熬的移民们,在异国他乡早早地就离开了人世。我们这几代较早移居美国的人不得不领悟到,移民们在我们小时候创造的这无形的时间,是如何适应了美国严酷的社会现实”。作为美国少数族裔作家,同时作为第三代美籍华裔,汤亭亭既了解美国的主流文化,有熟悉本族裔的文化传统,有在族裔群体内部的生活体验。事实上,第三代美籍华裔作家所面对的文化境遇或许是最为复杂和微妙的,他们既不能想第一代作家那样固守自身的文化立场或者干脆放弃自身的文化身份完全融入美国社会,也不可能像第二代美华作家那样以“异乡人”的身份构建起对于“故乡”的思念和追忆。汤亭亭的《女勇士》以第一人称的叙事方式道出了他们内心及身上体现出的多元文化混溶杂糅的精神气质。有研究者将此种文化取向称之为“第三种文化”,而这一文化是非静态的,而是一种始终处于动态互补状态的文化选择策略。从这一策略中,我们更多的读到了人性本身的复杂多元形态,例如,在《女勇士》中,作者以“我”的视角触及了美国社会的人世冷漠、内心欲望的躁动、女性自我的迷失与追寻,以及纯粹个人化的独白等等。作为生于斯长于斯的第三代美籍华人,以汤亭亭为代表的这批作家是一个极为特殊的群体。他们接受了美国的完整教育,写作也是以英语,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地道的“美国人”。但是从肤色到家庭又属于“黄种人”种族。尽管他们几乎未受到传统东方文化的影响,但是由于他们的家庭及居住的华人社区群体,他们的写作中又设计到东方的神话及传说,这正表明了他们与传统东方文化的藕断丝连。他们有意识地将不同文化、不同形象、不同文本杂糅在一起,传承了自己的边缘地位与多元文化。从另一方面看,这些作品对美国社会看待华裔提供了崭新的视角:首先,通过这些华裔作品,是白人更加了解少数族裔的经历与情感;其次,这一书写形式将少数族裔的文化逐步推向美国主流文化,从而加快美籍华裔融入美国主流社会的步伐,得到主流社会的认可与接纳。

需要指出的是,汤亭亭在其写作中虽然自始至终以“我”的口吻创作了一系列问题:“我”到底是谁?到底是谁塑造并规定了现在的“我”?“我”该如何生存等等。正是因为有了来自各个方面的多重压力的挤压,造就了小说所体现的边缘文化及多元文化,所以作者在全新的语境中重新讲述了美国版的中国故事,在具体的创作中采取了比较一致的叙事取向。

《女勇士》从某种意义上,是遭受重重压迫的美籍华裔女性的反抗呼声,她们一方面承受来自传统中国家庭的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另一方面渴望获得美国主流社会对于其“香蕉人”身份的认同,这种边缘化的境遇造就了以汤亭亭为代表的美籍华裔作家尽一切可能对自身的文化属性和生存的合法性依据展开追问,来解开华裔对自身身份的怀疑与困惑。

参考文献:

[1][美] 邝治中:《纽约唐人街:劳工和政治,1930--1950年》杨万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年版

[2]刘岩:《中国文化对美国文学的影响》,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3]高鸿:《跨文化的中国叙事--以赛珍珠、林语堂、汤亭亭为中心的讨论》,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

[4]方红:《华裔经验与阈界艺术:汤亭亭小说研究》,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作者简介:周美青,女,山东大学威海校区翻译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