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高考改革后凸显历史课的地位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高考改革后凸显历史课的地位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2014年,新一轮的高考改革吹响了它的号角,“减少高考科目,取消文理分科”“除语、数、英外,其余学科都分等级考和会考”等方案成为各省高考改革的亮点。作为一名从事历史教学工作的青年教师,以下是我的浅薄之见,不当之处,望大家指正。

关注学科本质。历史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它以过去发生的客观存在史实为内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发展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于历史学科来说,学科本质在课堂教学中主要呈现为两个层面。第一,在教学中要选择相对客观真实的史实作为教学资源,并在正确的历史观的指导下,构建课堂教学过程。第二,在教学中要有“历史味”,不仅要呈现历史学科的特点,还要教会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历史学科独有的学习方式。

改变学科本位。高考改革新方案提出的文理不分科旨在打破各个学科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的束缚,给学生提供“全营养”式的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科本位强调学科的独立性,把学科凌驾于教育之上,凌驾于人之上。

高考改革后,历史学科在教学层面既有“变化”,也有“不变”。“变化”主要表现在要加强学科内的整合,增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及设置综合学科课程;“不变”的则是历史课程标准和历史教材。

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首先,历史教师必须抓“不变”,即依托历史教材和课程标准应“万变”。历史教材是教师传授历史知识和学生掌握历史基础知识的一个载体,在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但我们不能将教材奉为权威或圣经。其次,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让历史课变得鲜活。苏霍姆林斯基指出:“不要让学校大门把儿童的意识跟周围的世界隔绝开来。”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活在当下,对于尘封的历史,或读《史记》,叹汉武帝的文韬武略;或品《三国》,恨曹操的阴险狡诈……而对历史教材,置若罔闻。其根源之一在于,教材的编写缺乏与现实的联系,过于死板、枯燥而无味。夏老师说:“学习历史就是为现实服务的。”因此,这就需要老师将枯燥无味的“死”的历史知识变得鲜活起来,赋予它生命,服务于学生。例如,在讲到《古代手工业的进步》一课时,教材仅仅是罗列一些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呈现几张沉闷的历史图片,缺乏活力,如果把当下流行的鉴宝节目引入历史课堂,并与教学内容联系起来,使课堂接地气,岂不妙哉!

高考改革后,素有“副科”之称的历史课未来的命运将会如何?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