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土木工程专业“校园景观+校内基地+校外基地”三位一体新型实习模式探索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土木工程专业“校园景观+校内基地+校外基地”三位一体新型实习模式探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实习是高等院校土建类专业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针对现有单纯依靠校外基地的实习模式所存在的弊端,南华大学城建学院土木工程专业提出了“校园景观+校内基地+校外基地三位一体新型实习模式的构想:以校内景观和校内实习基地作为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的场所,在学生具有一定现场经验后再去校外实习基地进行毕业实习。该新型实习模式将有效地提高学生实习的效率,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创新能力,使学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

关键词:实习;校内基地;校园景观;三位一体;实习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2-0001-04

土木工程是应用型很强的学科,致力于培养在土木工程生产第一线从事工程设计、工程施工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人才。实习(通常包括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是高校特别是工科院校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同时,也是学生提高就业能力和增强对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手段。高效、高质量的实习教学,对训练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顺利步入工作岗位和社会大舞台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针对现有单纯依靠校外基地实习模式所存在的弊端,南华大学城市建设学院土木工程专业拟以雨母新校区建设为契机,充分利用现有校园实习资源,提出“校园景观+校内基地+校外基地”三位一体新型实习模式,将为土木工程专业实习教学开辟新的思路和新的教学模式。

一、当前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实习模式所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高校土木工程人才培养中往往“重理论、轻实践”,传统的单一依靠校外基地实习的模式及实习管理方法已暴露出不少问题,影响了学生实习效果,导致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往往不能满足建筑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1.施工现场实习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近年学校连年扩招,学生数量大幅增加。如南华大学建筑工程专业一个年级8个班(包括船山学院)约320名学生。如此庞大的队伍在往返施工现场的交通住宿过程中管理组织难度大,易发生安全事故。同时,建筑工程施工场地通常比较狭小,300多名没有任何现场经验的学生涌入工地,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2.实习地点、内容和时间难以和实习企业相协调。目前学生的实习时间一般都是按照教学大纲事先安排好的,而建筑施工企业的作业地点、作业内容和时间是不定的,这就往往导致在实习期内找不到合适的工地、合适的项目作为实习项目。而且土木工程专业的实习基地无法固定,每年都需要更换和重新联系,大大增加了实习指导老师联系实习单位的难度。

3.实习经费不足。由于物价飞涨,实习交通住宿费大幅增长,使得实习经费支出不断增加,而学校对实习经费的投入增长缓慢,导致实习经费严重不足,从而影响了实习地点的选择和实习质量。

4.学生实习真正参与生产实践的机会少,实习效果差。由于施工现场条件不足、学生人数过多、实习时间短、现场工程师或施工员出于工程进度与安全考虑等原因,学生多是跟着施工人员参观工程施工现场,很少有动手操作的机会,实习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走马观花,未达到实纲对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的要求。

二、三位一体实习新模式的构建

针对现有单纯依靠校外实习基地所存在的弊端,南华大学城建学院土木工程专业拟以南华雨目校区建设为契机,充分利用现有校园实习资源,提出“校园景观+校内基地+校外基地”三位一体有机结合的新型实习模式的构想,将实习理念融入校园景观建设,建设校内教学模型实习基地,并以校内景观和校内实习基地作为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的场所,在学生具有一定现场经验后再去校外实习基地进行毕业实习。新的实习模式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实习经费不足、联系校外实习基地难度大、学生动手操作机会少等问题,并将实习教学融入学生日常生活,贯穿于本科学习的全程,能有效提高实习的效果。

1.校内实习基地建设。校内实习基地建设主要包括建筑教学模型基地建设及土木工程电子信息库的建立。建筑教学模型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参观与实训操作的场地,土木电子信息库的建立将丰富实习教学的内容,拓宽学生的视野。(1)建筑教学模型实习基地建设。在校内实习基地中建设新型实体比例建筑教学模型(见图1)。该建筑教学模型,包括基坑支护工程模型、承重筏板基础、基础工程模型、主体工程模型,所述基坑支护工程模型设于承重筏板基础四周,在承重筏板基础上依次设基础工程模型和主体工程模型。该教学模型通过将砖混结构、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钢结构等四种常用结构按基础工程、基坑支护、主体工程、屋面工程、装饰装修工程、实训操作区等内容有机地安排在模型内,建筑类院校教学时用到的建筑节点全部涵盖其中。通过本模型可进行参观观摩、质量检测,也可进行砖墙砌筑、钢筋绑扎、模板支设、测量放线等工种操作。实体比例建筑教学模型主要展示内容和实训内容展示见表1和表2。

(2)土木工程电子信息库建立。为了使学生全面了解土木工程建造施工组织过程,计划广泛收集国内外建筑尤其是先进施工技术和著名建筑建造资料,采用多媒体资料,以立体模型、多媒体教学软件、图片等多种手段,创建施工现场立体氛围,全方位展现房屋、桥梁、道路、基础、隧道等建筑的建造过程,构筑形象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并将上述资料上传到网上或制作成光盘,建成土木工程电子信息库,供学生在线观看或借阅观看,为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创新能力,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

2.校园景观建设与学生实习的有机结合。在南华大学雨母新校区建设中融入学生实习的理念,并利用现有校园景观进一步充实校园实习基地建设,实现实习基地与校内景观游园二合一的设想,真正寓学习于休闲。(1)现有校园实习资源的利用。校园内都有办公建筑、文教建筑、体育建筑、居住建筑等各种功能不同的建筑物,同时校园内还存在一定的道路系统,甚至可能存在常见的桥梁。对于建筑认识实习来说,可以根据建筑功能、结构、层数等角度选择实习对象,一般有图书馆、教学楼、宿舍、教师公寓、实验楼、体育馆、文化科技中心等建筑,以这些建筑为对象,使学生获得建筑分类、建筑结构类型、建筑构造等知识。对于道路桥梁认识实习来说,以校内各种道路系统为对象,使学生获得道路的基本知识;如果校内存在桥梁,还可以获得桥梁的基本知识。对上述实习资源进行选择,采用标志牌予以标示、介绍,作为校内景观实习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2)把实习的理念纳入到校园景观环境规划中。在新校区建设中,在保证校园道路、绿化、水体、休闲设施等景观要素的设计符合校园景观设计风格的前提下,把其中的一些雕塑、假山、建筑小品等用建筑构件(如砖砌条形、钢筋混凝土等各种基础,仿真桁架结构、网架结构等空间结构,圆或方攒尖顶亭子等梁柱结构)来替代,使实习基地与校园景观一体化,完成实习与校内景观游园二合一的设想,真正使学生寓学习于休闲。在校园水体上设置各种类型的桥,不仅可以作为实习对象,又可以解决交通问题。结合道路与水面的交汇情况,设置独木桥、砖或石砌拱桥、浮桥、亭桥或廊桥等传统桥梁;仿真设置钢筋混凝土或钢材梁式桥、钢拱桥、悬索桥、斜拉桥等现代桥梁。桥的设计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缩小比例,但基本构造要完整,同时考虑与周围景观的协调。校园内设置的一些休闲桌椅,除了考虑美观效果外,适当考虑实习的需要,在选材上采用钢材、天然石材、木材、水磨石板、水泥制品等。

3.新实习模式适用学院及专业。校内实习基地建成后将适用南华大学城市建设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核资源与核燃料工程学院、环境保护与安全工程学院多个与土木工程相关的专业及学科方向,能够为近1200名学生提供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课程实验等多个实践环节的教学场地和教学条件(见表3),甚至为研究生的培养提供一个科学研究的实验场地。

三、新实习模式的优势

1.实习更加便捷,提高了实习效果。校内实习基地的建设使得土木工程专业的实习不再受时间场地限制,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及部分课程实验在校内进行,学生还可以动手进行操作实训,使实习更加便捷高效,大大减少了传统实习的舟车劳顿,节约了实习的成本。

校内实习可以贯穿于整个大学四年,指导老师有充足的时间来准备教学材料和指导学生实习,而学生也有了足够的时间和场地继续动手实干,甚至是科学创新。学生在到企业进行毕业实习之前,先在校内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中已掌握了一定的实践经验,对施工过程有所了解,将更加明确自己的毕业实习目的,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大大提高了学生实习的效果。

2.学习完全融入到日常生活。校园景观建成以后,既是校园内特色的休闲场所,又是进行实习教学的场所。各个实习构件均有名称标志和相关介绍,学生完全可以在日常休闲、散步、观景的同时,学习到建筑、桥梁方面的专业知识,真正达到寓学于乐的效果。

3.增添了校园特色及人文景观。以建筑构筑物为景观要素的校园景观及校内建筑模型实习基地将成为人文特色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学生实习教学的场所,同时也是校园特色景观。

实习是培养学生实践技能的重要环节,其建设模式的探索和改革是永无止境的。针对现有单纯依靠校外基地实习模式所存在的弊端,南华大学城市建设学院土木工程专业以雨母新校区建设为契机,充分利用现有校园实习资源,提出了“校园景观+校内基地+校外基地”三位一体新型实习模式,提高土木专业实习教学的效果,提高学生的创造性和动手能力,使学生能够适应社会,并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1]杜国平,戚甘红,赵乔乔.一种新型实体比例建筑教学模型[P].中国专利:CN201220381498.7,2012-08-02.

[2]王俊,杜书廷.土木专业校内实习基地与校园景观建设一体化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10,19(4):145-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