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关于音响和音乐(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音响和音乐的关系这么密切,只要有机会总想要去改善音响器材,获得更好一些的听感。就像喜欢不同的作曲家或曲目,对器材的听感也也有不同的选择。差别不大,却会越来越固执,所以也没有最好的标准,只能是适合自己就行。说来简单,其实器材的升级是认识的变化和机遇所致,虽然每次都仅是点点滴滴的收获,也照样津津乐道,而且没完没了。以前也有个朋友常讥讽嘲说“直接多花钱买个顶级的不就完了,我有个台湾的朋友家有几百万一套的音响,那真叫好听啊”。“几百万”应该是好声,但也不知是哪种好听,适合听哪些音乐。由浅入深就是为了认清自己的所爱,哪些是难忘的听音味道。我前面说过很早以前老爱调录音机的方位角,就是想让高音锐利一点。那时爱听“金属音”,连弦乐的高音都希望带有一点钢丝味,以为那才是高音。那时还喜欢很沉的低音,让心儿颤抖,让裤管飘动,很幼稚吧,全国发烧友都这么认为的。和唱片市场一样音响器材市场也从大到小的“发展”,东西却越来越精了;玩的人最少了,玩的味道也正了。前些日杂志上有资深发烧友说他箱子高音稍暗却异常清晰。第一次听到有人以高音暗为喜,不再有人盲目追求高音的延伸了……?我也喜欢高音圆润而清晰,中音饱满中肯,低音结实有一点量感。不在乎下沉多少,整体要均衡、平滑、听感温暖多点“糯性”。这也是由浅入深的听音积累,是各种音色比较后的认识,刘器材有了自己的选择。
九十年代的音响市场是无法想象的繁荣,每个城市都有巨大的音响捌料的卖场,常在里面迷路。另有品牌专卖店。器材选择常常是八云亦云,一窝蜂的相信某种品牌。顶峰时期是全国刚时兴装修房屋开始,家庭影院给音响市场推波助澜,多功能加便宜,终于使音响市场开始衰弱,能坚持下来的音响店都是卖高档器材的。低档器材或家庭影院都归家电市场了,待装修结束买电视机同时捎带一套音响回家。
我也不能免俗,就在93年新房装修结束后,动了换置音响的念头,急以把原来那套很不喜欢的Sony套机让到客厅,做了家庭影院。没有多久连影院的资格也没了,拆散后送了几家朋友,只留下耶硕大的柜子放碟片用到至今。影院器材换了BOSE砖头块后又换了朋友自己装的大箱子,不知为什么对影院器材一直没太大兴趣,飞机从左边飞到右边,又从右边飞到左边,枪声、炮声在后脑勺响个没完,突然被一个开门声吓了一跳等等,看电影时好像没有太多去关注这些音响效果。在书房里就可以做出很纯粹听音乐的样子,只是空间小自然从书架箱开始,那时所知名牌很少,所听不多,就靠作对比试,以耳朵为准。先买了一对英国猛牌书架箱,就因为那个金色的高音。然后又购置了关氏k6,它以EL34作推挽放大,声音细致,就感觉功率小,推不好猛牌那对箱子。试过改用KT88功率虽大了点,粗声粗气,不好听(还常常红屏)。平时爱听室内乐这类的曲目为多,为了乐器的音质能表现的确切一些,不干硬,不面糊,“糯”是我对听感的一种向往。为此后来又添了一个NAD3225的山寨版晶体管功放,作前级用。效果改善不大。但其作为功放的整体效果却很好,比一些品牌的功放好了很多,一赢留到现在,在电子管功放需修理时,它可以顶一阵,一个无意中的宝贝。后来的情况非常好。认识一个邮电学院教法语的黄老师,为了针对电子方面的外语教学,自学电子知识而爱好装配电子管功放。给我用811功率管装了甲类单端的功放,功率大、干脆利落,音质也还算细致,后来换了美国管就大为改善,前级还带有唱盘放大。于是又买了THORENS TDt25MKⅡ的唱盘,唱头一般了点,但播放LP已十分有模有样,(出国时就要到处找老LI,唱盘,有一次在美国买到一张唱片,里面还有原主人看这个曲目音乐会的门票和报纸宣传资料,十分惊喜)。我还认识一位原本学画,后来做音响生意的朋友,我买了他用绅士宝8454装的书架箱,和我那811管子的功放简直天配,声音美妙中肯,高音通透清澈,中段饱满,上下平衡极好。小空间里表现完美,成了听室内乐的天堂。不是就没了缺点只是刚好在容忍之中。好是没有底的,天价音响比比皆是。一是要适合自己的听感需要,二是也不能做井底蛙,作对比试,用心体会,还要适合自己的听音环境。前几年又得大一点的画室,又有了添置音响的理由。现在就想拥有大箱子,该圆儿时之梦了。这个时代什么都依靠高科技、新材料。奇形怪状的大小音箱,数据上一个比一个强,按照数据,现代音箱应该是非常完备,可惜事实并非如此。先别说高科技材料的各式喇叭,都是应付仪器的测试,干涩的高音在听不见的状态下还在延伸,于人耳无益。既使用传统喇叭的大品牌,也为了迎合市场片面提升高音加大低音量感,失去了往日滋润温暖的听感。也许是心理因素总觉还是老的好,IBL的早期监听箱,丹拿的M系列,B&W的老801等等。我找到了一对60年代的lBL监听MOO,声音非常中肯平顺,高音清晰但稍嫌靠后,低音结实有弹性和新装的845单端电子管功放还是很搭配的。CD机有米格和健伍Z-1,前者飘逸生动,后者结实细致。儿时听到的“落地声音”和现在的器材声音已没有了比较的标准,但就是最初感受到的音乐味道,成了一种良好的开启。哪里有最好?哪里是尽头?一时的满足都是享受,要在意那份声音的味道,在于某种旋律给你的遐想,而身边的器材电随体会的深入和真金白银的付出,将永不休止的换下去……。(预谋中的下一个对象应该是丹拿M2,或是JBL4343,要不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