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内蒙古农牧民收入增长变化对消费结构的影响问题探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内蒙古农牧民收入增长变化对消费结构的影响问题探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我区农牧民收入增长变化与消费现状

(一)农牧民收入水平

农牧民收入水平一直稳步增长。2005―2010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由2989元增长到5530元,增加了2541元,年均增长率为13.1%;2010―2014年由5530元增长到9976元,增加了4446元,年均增长为15.8%。

(二)农牧民总体消费支出

农牧民消费水平普遍提高,消费支出逐年增加。2005至2010年,农牧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从2446元上涨到4461元,增加了2015元,年均增长12.7%,与同期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相比,增长幅度小,增长速度较慢;2010至2014年,从4461元上涨到9972元,增加了5511元,年均增长18.2%,与同期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相比,增长速度快。由此可见,2005年至2014年,随着收入增长幅度和增长速度的变化,消费支出增长幅度和增长速度呈现正向变化,不断稳步增长。

(三)农牧民消费结构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牧民收入的增长,消费结构呈现出不同的走势。2005年至2014年,农牧民食品消费支出的增加最大,在37.3%~30.6%之间,其次依次为居住支出、交通和通信支出、医疗保健支出、娱乐教育文化服务支出、衣着支出、家庭设备用品支出、其他杂项商品与服务。

二、农牧民收入增长变化对消结构的影响分析

(一)农牧民平均消费倾向

农牧民总体平均消费倾向呈上升趋势,由2010年的0.81一直上升为2014年的0.99,说明农牧民消费欲望越来越大。

2005―2014年,农牧民食品平均消费倾向由0.35下降到0.30,在农牧民纯收入水平不高时,农牧民首先考虑的是购买食品,满足吃的需要。但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农牧民用于食品消费的比例逐年下降,食品平均消费倾向随之而下降;农牧民衣着平均消费倾向由0.05增加到0.07,呈现持续上升趋势。最初农牧民对衣着的消费观念不是特别丰富,现在开始注重衣着的改善,在物质消费上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加强;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平均消费倾向由0.03增加到0.04,农牧民家庭各种耐用消费品如彩电、电冰箱、洗衣机和空调机等纷纷进入农牧民的家庭,从而农牧民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有所增长,由84元增加到428元;医疗保健平均消费倾向由0.03增加到0.04。总体上,农牧民已经越来越关注自己的身心健康,在医疗保健方面的支出逐步增加,其支出比例的排序从第五上升到第四位;交通通讯平均消费倾向由0.10增加到0.15,农牧民在交通通讯方面的支出比例迅速增加,其支出比例的排序上升到第三位,仅次于食品、居住。交通和通讯在农牧民的生产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农村牧区商品流通更加活跃、有利于农牧民及时根据市场信息更科学地进行再生产,提高效益;娱乐教育文化服务平均消费倾向由0.10上升到0.13,虽然有几次波动,但总的趋势还是上升的。居住平均消费倾向主要波动在0.11和0.16之间,农牧民在居住方面的消费支出比例很高,不同年份波动较大,在生活水平提高后,除了增加必要的食品、衣着支出以外,农牧民支出的相当大部分都是在住房上。

(二)农牧民边际消费倾向

与2005年相比较而言,2014年我区农牧民食品、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居住边际消费倾向有所降低,医疗保健、交通通讯、衣着、杂项商品与服务的边际消费倾向有不同程度地提高,其中医疗保健、交通通讯和娱乐教育文化服务的边际消费倾向呈现较高的趋势。这说明近些年来农牧民在首先满足食品、居住消费之后,越来越注重医疗保健、交通通讯、娱乐、教育等方面的消费。但食品的边际消费倾向仍大于其他六种消费品,说明了农牧民的消费重点仍然是食品,高标准和上档次的消费品和服务对许多农牧民来说,仍然是一种“奢望”。

2005―2014年,农牧民食品的边际消费倾向排在首位,为0.24,即农牧民在满足基本消费需要之后,总要将剩余收入中的24%继续投向食品,这是农牧民在满足基本需要的基础上,追加支出最多的项目;衣着支出的边际消费倾向排在第五位,为0.08,体现出农牧民对高档次衣着消费的向往和追求;农牧民家庭设备及服务、居住支出、杂项商品与服务的边际消费倾向比较小,都在0.03―0.04之间,这与农牧民长期养成的消费习惯和总体收入水平有关;医疗保健支出和娱乐教育文化服务的边际消费倾向分别排在第三位和第四位,分别为0.17和0.15。这两项指标体现出农牧民对该项目上追加消费的意愿逐渐强烈,当收入达到一定的水平后,农牧民就会大幅度地增加此项消费;交通通信支出的边际消费倾向有非常明显的上升趋势,排在第二位,为0.21。这说明市场经济和知识信息的日益发展,深刻地影响着农牧民的日常工作和生活。

(三)农牧民消费的收入弹性

2005―2014年,农牧民表现出较高的需求收入弹性,农牧民有较强的购买欲望。在各类消费品中,衣着、医疗保健、交通通讯、娱乐教育文化服务、杂项商品与服务消费需求收入弹性大于1,富于弹性,说明农牧民对这些消费品消费需求的增长速度快于其纯收入的增长速度,也就是说这几类消费方面的变化对收入增长的反应程度很大,将大于收入的增加幅度,进而可见,随着收入的增长,该几类消费的增长速度很快。食品、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居住的消费需求收入弹性小于1,缺乏弹性,说明农牧民对这些消费品的消费需求的增长速度慢于其纯收入的增长速度,可以推断出这几类消费对收入变化反应较迟缓。

综上所述,在增加收入的情况下,农牧民各类消费的平均消费倾向呈现持续上升趋势,边际消费倾向有不同程度的变化,消费品的收入弹性多数为正值,表明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需求量会随之增加。农牧民收入水平是直接影响消费需求的因素,会刺激各类商品及服务的消费需求,决定着消费层次和消费结构。稳定的收入增长会带来稳定的消费增长,拓宽农牧民消费的选择机会,使消费结构更加趋于合理。

三、提高收入,优化农牧民消费结构的几点建议

(一)提高农牧民整体收入水平,增强消费能力

1.努力提高农牧民总体收入水平,提升消费水平。目前,农牧民总体消费倾向高,消费层次低,消费能力有限,说明多数农牧民收入水平仍然较低,自我发展能力弱。因此要尽快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进一步提升多数人群的消费能力,进而有效增加消费品的消费总量,提高消费水平和消费层次。

2.加快转变农村牧区经济增长方式,多方面增加农牧民收入,提高购买力。实现农村牧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要加快现代化农牧业建设,用现代的、科学的生产经营管理理念改造传统农牧业,使农牧业向科技化、现代化、信息化迈进,加快农村牧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最终实现农牧民增收,改善其生活质量。

3.提高农村牧区剩余劳动力的就业率,提升农牧民务工劳务性收入,保证农牧民消费信心。一是进一步打破城乡二元体制,形成农牧民进城务工的有利政策环境,即为农牧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二是要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以高附加值的农畜产品加工业为主要发展方向,提升农村牧区工业化水平,吸收农村牧区大量的闲散劳动力。三是要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鼓励农牧民“走出去”,向二、三产业转移。从而切实提高农牧民的收入,保证农牧民消费信心。

(二)优化农牧民收入结构,扩大消费规模

从根本上扩大农牧民消费规模,必须要从提高农牧业经营收入、务工劳务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全面着手,优化农牧民收入结构,推进农牧民收入倍增。

1.建立健全现代农牧业产业体系,提升农牧民产业经营收入。一是发展绿色农畜产品加工业,促进农牧业产业升级,提升农牧民产业经营收入。通过技术引进、企业合作、扶持本土企业发展等多种方式,将农牧业产品的生产经营和加工等环节形成产业链条,进一步提升市场效益。二是充分发挥绿色农畜产品行业协会、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和集团经济组织的规模经营、技术引用等优势,从培育良种、营销、生产服务和物流体系建设等方面入手,做大做强农牧产业效益,提高整体收入水平。

2.提高农牧民工资性收入,即务工收入。一是进一步改善农牧民劳动人员素质。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农牧民劳动者文化素质,让农牧民能够接受新鲜事物、吸取科学知识,提高认识水平、转变思想观念、懂得科技,为农牧民进城务工创造良好条件,从而提高农牧民收入,改善农牧民生活。二是拓宽农牧民就业渠道,解决农村牧区剩余劳动力再就业问题。三是根据我区经济发展水平和企业经营状况,适时调整务工劳动人员的工资,使其随经济的发展而增长。最后,提高农牧民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水平。

(三)加快完善社会保障,降低农牧民的储蓄趋向,提升消费意愿

1.优先解决农牧民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为农牧民减轻消费压力。一是进一步完善农村牧区的养老保险问题。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农牧民养老问题变得日益突出,逐渐成为影响农牧民的重要因素。因此要积极推进新型农村牧区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保证农牧民在年老体弱时经济上有所依靠,减轻消费负担。同时要进一步提高农村牧区养老保险服务水平,降低农牧民的储蓄趋向,拉动消费。二是完善农村牧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是当前我区农村牧区经济社会发展中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尤其农村牧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保障水平和层次不高等问题有可能会造成农牧民心放不下、钱不敢花的现象,因此健全医保体系也是扩大消费的当务之急。要进一步完善农牧民医疗保障制度,提高保障水平和质量,为农牧民看病提供更多便利。同时提高农牧民健康保健意识,提升农牧民消费意愿。

2.加强农村牧区金融体系服务的范围和力度。针对目前我区农村牧区贷款难问题,采取合理措施,要适当扩大金融服务范围和力度,引导资金向农村牧区流动,保障农牧业长期发展的资金投入。一是建议农村牧区信用社多增设在嘎查苏木的服务网点,扩大覆盖面;二是农村牧区信用社要进一步增大政策性支农支牧信贷资金总量。三是建议各大类商业银行拓宽在农村牧区营业网点业务范围,增加一定比例的信贷业务,更加有效地解决农村牧区贷款难问题,改善农村牧区消费环境。

(作者单位:内蒙古社会科学院牧区发展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