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现代动作电影中的武打设计艺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武打艺术设计是动作电影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需要在忠实于影视剧本的基础上,首先设计出连贯、丰富的分镜头画面,然后对演员的动作顺序、镜头内蒙太奇手法的运用、场面的大小和层次进行调度安排,最终在各种道具和电脑科技的帮助下,营造出一曲高潮跌宕、惊险刺激的电影故事。
关键词 动作电影 武打设计 蒙太奇
中图分类号:J916 文献标识码:A
影视武打,是电影和电视中武术技巧虚实对打的简称。它是一门以影视语言和影视武术为主,以散打、擒拿、摔跤、戏剧、舞蹈、杂技、马术、技巧、特技、效果等技能为辅的综合艺术设计样式。影视武打片,泛指以侠义、神怪、武侠、功夫、武术、动作等为主题的电影和电视剧,俗称“侠义片”、“神怪片”、“武侠片”、“功夫片”、“武术片”和“动作片”等。可谓名目繁多,片名各异,但万变不离“武”和“打”。因此,我们都可以界定为“武打片”。
1武打动作的影视化
影视武打,博大精深、内容丰富,或新颖刺激,或惊险诙谐,风格各异。根据电影叙述事件的年代,我们把它归纳为古装打法和现代打法两大类。古装打法,多以中国传统武术的拳种流派、十八般兵器等拳械套路以及古典神话、杂耍、戏曲武功等为主;现代打法,包括中西技击、擒拿格斗、踢打摔拿、跌扑滚翻、闪展腾挪、枪战械斗、惊险特技等内容。两者不仅在技击的动作结构上有所不同,在形体艺术和造型方面也有不同的特征。
众所周知,电影、电视是一门视觉和听觉的综合艺术,影视武打则是综合艺术的设计样式。每一部既有艺术和商业二重性,又有文化传播和娱乐消遣双重功能的影视武打片,除编剧、导演、摄影、制片等主创人员外,必须聘请一位影视武打蒙太奇动作制作的关键人物――武打设计(或者称武术指导、动作导演)。正如哲学大师黑格尔所言:“能把个人的性格、思想和目的最清楚地表现出来的是动作,人的最深刻的方面只有通过动作才见诸现实”。 但是凡涉及到影视武打片的演艺圈和剧组,都面临着一个难题:会演的不会武,会武的不会演;文戏难武唱,武戏难文唱。另外,并非每一位演员和武师们都能够把握影视武打动作的准确到位及优美完善。特别是武术运动员用多年辛勤汗水苦练出来的拳脚功夫和流派套路,不能直接冒然进入银幕和荧屏,必须经过导演和武打设计的影视化、艺术化、戏剧化、表演化等改装及编排,否则就会变成纯武术纪录片或专题片了。因此,一个优秀而全面的武打设计,既是导演和摄影的得力助手,又是全剧武打动作蒙太奇的制作者。他不仅要精通武犬、散打、擒拿、搏击、摔跤、杂技、舞蹈、技巧、马术、枪战、戏曲武功等形体运动技能,而且要熟练掌握影视语言、编导设计、文学科技、特技效果、影视表演和戏剧表演等艺术功能。显然,武打设计在影视武打蒙太奇动作制作方面,领衔主演了一个举足轻重、任重道远的角色。
2影视作品中的蒙太奇语言
1895年12月28日,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发明了电影。1926年,人类第一部无声电视开。继往开来的电影和电视工作者们意识到,把两个不同符号的画格结合到一起。便传达出一系列新的含义,并提供一种交流感情、思想、叙事的新方法。于是,影视语言就诞生了。影视语言发展到现在,虽然千变万化,但又稳定不变,其主要语言就是“蒙太奇”。“蒙太奇”原是法国建筑学上的一个名词(montage),愿意是装配或组接的意思,后来被借用到电影和电视艺术中来,成为全球影视界的通用语。美国的格里菲斯是发现、运用电影蒙太奇的创始人,前苏联的著名导演爱森斯坦后来则加以改进、完成。另一位前苏联的著名导演库里肖夫是这样给蒙太奇下定义的:“把动作的各个镜头在一定顺序下连接(装配)成一个完整的艺术作品。这就叫做蒙太奇”。法国电影理论家马尔丹在《电影语言》一书中写道:“蒙太奇意味着将一部影片的各种镜头在某种顺序和延续时间的条件中组织起来”。《大英百科全书》中解释:“蒙太奇指的是通过传达作品意图的最佳方式对影片进行的剪辑、剪接,以及把曝光的影片组接起来的工作”。我国的《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蒙太奇为电影用语,有剪辑和组合的意思,它是电影导演的重要表现方法之一。为表现影片的主题思想,把许多镜头组织起来,构成一部前后连贯、首尾完整的电影”。我国著名电影理论家夏衍认为:“所谓蒙太奇,就是依照情节的发展和观众注意力所关心的程序,把一个个镜头合乎逻辑地、有节奏地连接起来,使观众得到一个明确生动的印象或感觉,从而使他们正确地了解一件事情的发展的一种技巧”。
上述的各种观点和解释大同小异,可见,蒙太奇的最大特点就是彻底打破了戏剧所遵循的时间与动作地点的统一。我们明白了蒙太奇,更加有助于理解、运用和欣赏影视武打蒙太奇。下面我们通过剖析武打设计的指导程序,进一步说明影视武打蒙太奇的魅力所在。
3如何利用蒙太奇设计武打艺术
(1)武打设计要认真仔细阅读影视剧本,融会贯通,理解发挥导演的创作意图和构思阐述,并根据剧情、人物、背景、道具、风格、样式、造型等进行场面调度。场面调度这个词出自法文“Mise-en-seene”,意为“摆在适当的位置”或“放在场景”。最初仅限用于舞台剧,后被引用到电影和电视的创作中来,是影视导演们的重要表现手段。影视武打中的场面调度,即指动作导演对画框内三维空间的武打设计。武打设计的场面调度应该考虑到三方面:①武打演员的横、纵、斜、上下、环行、不规则和综合等调度;②镜头内的蒙太奇手法运用,如:推、拉、摇、移、升、仰、俯、平、斜等镜头调度;③遵循轴线规律的调度。武打设计的场面调度方法要做到全面而周到,场景设计的动作形式由宏观到微观,由大到小,由小到细,由入画到出画,由前景到中景,由中景到背景。根据人物的性格和剧情的需要,设计出形象不同的打法和套路。武打构思要出奇创新、风格独具、动作丰富、对比鲜明、场面壮观,让技击和艺术相互融合,给观众力和美的意境享受。
(2)武打设计要协助导演和摄影,按分镜头剧本的要求,搞好画面设计。画面设计就是以最有利和最富有表现力的摄影角度来拍摄动作场面的武打设计。武打设计在了解电影胶片正常速度为24格/秒和电视录像带正常速度为25帧/秒的前提下,充分运用缓慢蒙太奇和快速蒙太奇两种艺术手法,巧妙组合蒙太奇构成的基本单位――镜头的利用和处理,例如: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仰拍、俯拍、升格、正拍倒用和运动镜头等。特别是遇上惊险、复杂、高难的特技动作,要采用分切、双机,甚至多机同拍,确保特技动作和影视胶带一次性成功。另外,武打设计的线路,一定要按分镜头组接的轴线方向衔接,首尾与中间过渡动作都要有动势相连,也就是说,各个镜头的武打动作必须有继承性。这样,才能为后期蒙太奇句子的连接,创造顺利、准确、流畅的剪辑条件。所以,武打设计的动作,力求构图讲究、画面质朴、简洁明确,在运动中呈现武打动作造型和画面,通过影视镜头丰富而巧妙的画面,达到出神入化的艺术武功美感境界。
(3)武打设计在重头戏或压轴戏实拍以前,武打专业的“技术掌握”一定要保质保量,精益求精。技术掌握的内容包括:实地观察拍摄现场的环境和道具,注意摄影机的位置与武打演员的线路,详记拍摄镜头的武打顺序,武打风格样式的总体设计,武打大中小场次的安排,编排演练所有演员的武打动作、套路、风格和造型等。武打设计对演员和武师们的器械对打、徒手对打以及大场面群打,每招每式都应严格按事先编排、设计、规定好的动作及线路进行,避免临阵怯场遗忘,导致“穿邦”、“漏馅”或乱套,甚至是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古装戏的兵器打法,可以借鉴采用戏曲把子功“严、连、狠、准”的方法。严,指双方配合默契,丝丝入扣,得心应手;连,指动作连贯,快而不乱,慢而不断,意断神连;狠,指情绪炽烈,如临实战,表现出强烈的战斗气氛;准,指手脚有分寸,动作判断准确无误。另外,训练演员的器械对打要有节奏、有层次、有章法、有感情。无论上打下扎,左刺右挡手里要有擎劲(即控制能力)。时装戏即现代打法,拳击脚踢和擒拿摔打,一律采用“重打轻落,虚实分明、点到为止”的技巧,做到动作准确、干净有力、动迅静定、快慢张弛、虚实相济、距离适宜、分寸到位。注重少打过程,多打效果,凡被击打到身体部位的演员,形体紧张与放松相结合,反应敏捷、疼痛逼真、表演自如、以假乱真。影视武打切忌为打而打、班门弄斧、弄巧成拙,任何开打均为刻画剧情和刻画人物服务。
(4)武打设计在符合剧情和人物性格的前提下,应该想方设法,因地制宜地利用环境和道具来打破坏、打气势、打悬念、打高潮、打热闹,让“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必要时充分利用升降机、轨道车、空中吊车、热气球、直升飞机等,拍摄特技演员或替身演员所做的空中飞人,腾空旋转、钢丝牵引、弹板跳跃、绷床翻腾以及枪战、烟火、炸点、车技、马术等惊险高难动作。另外,为了安全,以防万一,必要的保护设施、护具、垫子纸箱、海绵包、充气垫、安全网、钢丝绳、减速器,防弹防火所用的服装、履罩、头盔等都应全副武装。拍摄现场完成不了的特技动作,我们可以放到后其制作中用电脑科技来代替。虽然电脑特技和电视特技的制作方法不同,但在剪辑台和特技机上,可以采用分割、切入、化入、化出、划变、叠影、提速、闪回、正拍倒用等电影蒙太奇的技术技法,进行加工、连接。结尾再把配音、动效、音乐、音响、合成等魔术绝技装配完善,一部完整成功的影视武打片就可以与观众见面了。
4结语
我们需要强调一点,虽然电影科技和电视科技的特技艺术,可以营造或制作出扣人心弦的特技效果和特技武打,甚至可以创造出武林高手和功夫巨星。但是,真正主宰和设计影视武打蒙太奇艺术的还是影视工作者自己。总之,影视武打蒙太奇,凝聚了影视工作者的心血、汗水和智慧。雅俗共赏的影视武打片,不仅要追求欣赏价值和票房价值,而且伴随着中国电影一百余年的艰辛历程,风雨同舟,共创辉煌。
参考文献
[1] 许南明,富澜,崔君衍.电影艺术词典[M].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
[2] 贾磊磊.武之舞――中国武侠电影的形态与神魂[M].河南人民出版社,1998.
[3] 郑君里.现代中国电影史略[M].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
[4] 力子.融合中西之长 创造完美电影――李安访谈录[J].当代电影,2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