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在“金三顺的学校”学厨艺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在“金三顺的学校”学厨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法国蓝带学校学习制作甜点那是一段令人难忘的日子。

“Oui!Chef!”(法语:是!主厨!)厨房里无论同学们手头在忙着什么,听到主厨的指令后都要大声回应。这应该是我在巴黎蓝带厨房里的第一课。

初入厨房,我对一切都很陌生,难免手忙脚乱,主厨的吩咐即使听得进耳朵,却真没空应他,主厨只好自己高声自问自答“Oui,Chef”来带动我们的嘴巴。在蓝带的厨房里,如果高一级的主厨提出要求,喊到名字,不光是我们这些学员,任何被点到名的人都要以此表示“收到命令”,很有点在战场的感觉。

真实的法国厨房就是这样。我的学厨的生活就在这句短小精悍的回应中开始。

金三顺学校

蓝带学校(Le Cordon Bleu)的大名在中国广为人知,还因为一部韩国电视连续剧――《我叫金三顺》。女主角金三顺凭着一手精湛的烘焙手艺赢得美男心,而她的厨艺就是师承于蓝带学校。

因此,在我告诉朋友们我要去学烘焙时,大家都异口同声地叫出来:“哈哈,金三顺!”这所有一百多年历史的烹饪学校在世界各地都有分校,但为了体验原汁原味的法式烘焙,我选择到巴黎的蓝带学校学习。

在第一节课的自我介绍环节中,我很好奇地在本子上记录了同学的国籍,发现同期80个同学竟然分别来自美国、英国、巴西,伊朗、墨西哥、中国、日本、韩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泰国以及菲律宾,当然,没有算班上唯一一个来自法国的同学。所以,厨艺之外的文化冲击和融合应该是蓝带巴黎学校的最大特色。

现在,越来越多的亚洲面孔走进了蓝带学校,撼动了美国学生在数量上的传统统治地位,看来法国饮食文化的吸引力已经走得越来越远。只要有对美食的激情,立志要从事厨师这一行业,厨房就能够吸引和接纳来自不同国家和种族的人。而且无论什么领域,什么起点的人,想要学习厨艺随时可以就地画一条起跑线,我的同学里有人是会计,是计算机编程人员,是广告文案,是银行职员,但是现在都一身厨师袍,我们都一样是厨师!

“大作战”

在9个月的学习期内,我们要完成从业余到职业烘焙师的转变。在初级的课程中,主厨会在实践课中逐渐灌输厨房的文化与理念,一套厨房的生存法则会慢慢从知识变成习惯。

在主厨的演示课上,一切都如行云流水般顺畅。有时主厨要同时进行几种甜点的准备,有的人炉烘烤,有的在冰箱里冷却,有在台面上等待人模装饰,手中操作的同时还要关注烤箱的火候和冰箱中材料的温度……而我们却根本是首尾难顾。

“条理”在法式厨房里有着和味道同等重要的位置。之前只在家中厨房里自娱的我们现在不得不打起百分百的精神,用紧凑的脚步和绷紧的神经应对厨房里的一切变化。

但主厨对于我们的速度还是不满意,或者说他有点像军事演习般刻意为我们制造一些紧张的气氛,每每在我们已经忙得四脚朝天的时候,主厨都会在一旁大呼:“太慢了,太慢了,我对你们非常不满意!”但对于这样的抱怨我们也要报以同样的回应“Oui,Chef”。最后呈现作品的步骤一样不能轻视,指纹成了大敌,无论用的是硬质纸板还是餐厅用的餐盘,都要在将作品放入盘子后擦干净指纹。

实践课的最后一道工序是清理厨房,台面要经过三遍清洁,灶台上不能有水痕,所有的同学都会参与进来,在几分钟内结束战斗。从厨房里走出来的一刻,终于可以松一口气。

学校在前厅准备了两个大桌,学生们完成的作品只要自己愿意,就可以放在那里与同学们分享交流。所以,一节课结束后,那里经常会出现满桌子的蛋糕。这个时候我们学徒厨师服的“装备”就体现出优越性了――在左臂袖子上配备了三个专门的小口袋,可以放小勺子和一支叉子,让我们可以走到哪里吃到哪里,极为实用。

这时候最幸运的实际上是第二批上课的同学,他们既可以先尝到要学习的餐单上的食物,还可以从第一批同学的服装上细致地了解用料――通常大家胸前、袖口、围裙上到处都是斑驳的痕迹,后来的同学看看就可以知道这节课需要用到诸如巧克力、树莓、黄油这些极易上色的食材。甚至有同学会在身后“挂彩”,大家还能从中招的部位推算有可能的“肇事者”。

为了能够体验厨房的全套流程并建立服务意识,每个学生在一个学期内也会有一两次做班级助理的机会。助理会负责在实践课程之前为全班准备所有材料,包括面粉、糖、蛋、黄油,还要从地下冷库取出一些新鲜水果。操作过程中,助理还要根据进程为大家准备相应的模具或材料,比自己独立完成一份作品有更多的挑战。

厨房里的精彩

除了日常的课程,蓝带学校还会安排我们到巴黎传统市场参观,告诉大家各种新鲜的食材在哪里能找到。难怪巴黎一些餐厅不会提供固定菜单,而是由主厨在去过市场之后根据当天采买的新鲜原料来决定。而每一季的新鲜水果也是甜点师们的灵感来源,夏季的草莓蛋糕、樱桃派,秋季的苹果派和各种栗子蛋糕……不得不承认,当季的就是最好的。

参观甜点店或者邀请客座主厨来学校示范表演是让我们了解餐饮业的最好方式。我们在课堂上奋力地和温度较劲,避免千层派酥皮中的黄油融化,而真正的甜点店却是用一台专门的机器,1分钟内可以完成6次折叠擀压,高效率而且能保证黄油不会融化。

当然,即便是机器能完成,我们手上的技术还是要学习,毕竟手工有一种人与食物,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在里面。面对机器的时候,我心里总有些五味杂陈,就像一次在课堂上学习挤马卡龙(一种著名的法式小甜点)馅料的时候主厨所说的:“在橱窗里摆得漂漂亮亮、大小一致的马卡龙都是机器的杰作。”

另外,学校每个阶段都会安排一些学生晚宴和派对,这给了同学们彼此了解的好机会,加上平时在学校厨房里的“战斗”友谊,短时间内便能结识很多兴趣相投的朋友。除了平时在学校互相品评,大家也会相约“扫荡”巴黎的甜点店。

为了准备最后阶段的实习,学校会提供一个实习地点名单,大都是一些与学校有合作关系的甜点店或饭店,盛名在外的Pierre Herme、传统老店Fauchon、Ladur 6e,还有四季酒店等等都在其中。在决定实习地点前我们都要挨家考察一下,于是一班同学浩荡地从一家店逛去另一家店便成了一景,更有两队人马偶然相遇的情景。

现在,我在蓝带学院第一阶段的学习已经结束,所有同期的同学都顺利通过考试,拿到第一张证书。发证的仪式很简单,就在学校的前厅进行,平时严肃的主厨这时候都会表现出慈父的样子。听前辈介绍,高级班的毕业典礼会在城堡举行。

相处9个月的同学们会各奔前途开始新的“战斗”,每一届的分别都是分外伤感。也许这是职业生涯的开始,也许是另一扇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