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中国传统家具特色腿型马蹄腿文化溯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国传统家具特色腿型马蹄腿文化溯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马蹄腿是中国传统家具独家拥有的一种特色腿型,本文探寻的是马蹄腿的文化溯源,提出马蹄腿的起源与三弯腿有关,而三弯腿造型起源于西周早期青铜器兽蹄足。并且从《考工记》中动物的分类方法及其在装饰造型思想中的应用,探寻马蹄腿应用于家具框架腿部的依据,分析了马在秦汉时期造型艺术水平较高的社会背景,确定了马蹄腿在中国传统家具腿型中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设计艺术;马蹄腿;中国传统家具;文化溯源;艺术精神

中图分类号:J525.3文献标识码:A

摹仿动物腿型是世界各国家具设计的一种共同手法,而且也都应用得很广泛。因为家具主体通常由直线与方正形体构成,比较单调。引入曲线圆润的动物腿型可使家具形态变得活泼生动而又不失稳定感。不过,国外的动物腿型几乎都多弯呈“S”形,如路易十五的鹿蹄腿、英国的安后猫腿,还有我国的三弯腿等都是如此,形状比较接近。唯有马蹄腿,其造型与国外动物腿迥然不同,它仅向一个方向弯曲,而且中端挺直,形状独特,成为中国传统家具独家拥有的一种特色腿型。

但为什么在历史的沉淀中脱颖而出的是马蹄腿,而不是同样为家畜的牛羊腿呢?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马蹄腿家具的呢?它和古人传承下来的审美思想有怎样的关联呢?家具与社会民族的信仰、道德、风俗和文化,显然是紧密相连的。家具自古就摆脱了单纯为实用或观赏的附属地位。《事物纪原》卷八曾说:“案,有虞三代有俎而无案,战国始有其称,燕太子丹与荆轲等案而食是也,案,盖俎之遗也。”在记述周代社会生活和日常生活的三礼中,供人坐卧的席、供人依靠的几、供人载牲和承放食物的俎、供人放置酒器的禁、陈馔的,如同后世屏风的斧依等礼器,它们在当时的社会生活里,虽然政治属性极其特殊,但其实际的使用功能与家具无二。这些礼器无疑是家具的始祖。中国古代文化有着道器一体的特质,周朝的礼法之中所用的礼器――家具,如俎、几、席、禁、斧依(屏风)等,已经不只是供人使用的器具,而是代表了奴隶社会的等级、名分、地位和权力。再看从东汉初年到南北朝的四百年,开凿石窟和建寺的佛教活动,促进了佛教美术的发展,这时期的造像和壁画,都是来自域外的粉本,人物形象、服饰、用具等都是域外风格。此时天竺佛国的大量高型家具,也随之进入了汉土,这对汉地的生活习俗,特别是席地而坐的起居方式,是一个极大的冲击。佛国的高型坐具进入了汉地,华夏古国席地而坐的起居方式开始动摇,伴随高型坐具而来的垂足坐方式,也自然地进入了汉地生活,至唐代马蹄腿家具开始出现。家具随着时代的变迁,体现着不同的社会和文化的内涵,古文化中的礼仪和审美思想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特别是汉民族的传统观念中。

一、马蹄腿概述

在以明清家具为代表的中国传统家具中,通常把腿型归结为三类七种,即弯腿(含马蹄腿、三弯腿)、直腿(含椭圆腿、方腿、外圆内方腿)和片状腿(含板腿、方框腿)。马蹄腿是其中采用较为广泛的一种,多用于桌、几和床榻等四足家具。它的下端如一只兜转的马蹄,中端垂挺,上端向内弯转和牙子连接,习惯上这种腿就称为马蹄腿[1](图1)。若马蹄腿向内兜转,就称为内翻马蹄腿,象一匹骏马的前蹄。三弯腿总体呈“S”形,形同骏马的后腿,也有称为外翻马蹄腿的。由于前者在中国传统家具中使用比后者多,一般情况下,马蹄腿指的是内翻马蹄腿,以下马蹄腿均指内翻马蹄腿。

马蹄腿因弯度不同还可分成两种。弯度较大者称之为鼓腿,因为传统中就有“鼓腿彭牙”。弯度较小者相应地称之为平腿。马蹄腿弯度的差异主要在下部。“鼓腿彭牙”上肩部也略有不同。平腿下端向里弯曲,弯段较短。对于炕几、茶几等轻型矮宽家具,总体近似屈腿纵体的奔马,宜用鼓腿与之协调。对于餐桌、花台等轻型高腿家具,宜用平腿,以加强其挺拔之姿。对于床榻等大型短腿家具,一般宜用平腿,以利于负重,在外观上也显得刚劲有力。

(1)富有活力和朝气的内翻马蹄,大体为方形断面的直腿延至下部处,两个外侧面开始内收并逐渐变弯直至腿端,这样腿端部就构成了一只向内翻转的马蹄。马蹄翻起,蕴含活力,腿尖点地,使它更富有朝气。

(2)因腿之上有束腰凸现出来的挺肩和圆胯,就显得精神抖擞,体格强壮。

(3)中段都应垂而直,显示出它的刚劲有力,这也是马蹄腿有别于西方各种“S”型腿的一个重要特征。

(4)符合力学性能要求,又显得矫健有力的削度,这既符合力学性能要求,又显得矫健有力,因为善跑良驹的矫腿通常也都是腿跟粗壮而下梢细削。

(5)象征强健筋肌的混面起边线,在马蹄腿两个外侧面的靠边处配有柱面细线,这种面线有如强健的筋肌,有力地衬托着矫腿[2]。

二、三弯腿家具与建筑的关系

中国家具与中国建筑因承袭中国文化,几千年来也是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两者都在世界建筑体系和家具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设计与文化息息相关,中国文化观念同时作用于中国家具与建筑设计,使得两者有着同样的文化溯源。

建筑是社会背景与时代特征的产物,处处受到特定时间与区域内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人们精神审美文化取向的制约。对家具而言,也同样如此。从中国家具的发展历程来看,每个年代都有明显的时代足迹,不仅体现了当时的时代特征,更重要的是和当时的建筑形制与构造也一脉相承,家具的结构也如建筑一样采用木构架结构,同样是以柱(腿)为支,以梁(枨)为架。榫卯连接结构和有束腰或无束腰的家具形体结构与建筑结构都有着相似之处。

柱础是承托建筑物梁柱的底座,自有木结构的建筑以来,就有与柱身相同的,或圆或方不同形状的柱础。庙宇与道观中的柱础采用莲花柱础、覆盆柱础、莲花卷草柱础等。住宅柱础则随人所愿,我们在许多民居建筑的柱础上,看到了许多家具造型的柱础在建筑的柱础上,其中就有三弯腿炕桌式柱础,与具体的三弯腿家具形象非常接近。[3](图2)马蹄腿几乎没有出现在柱础上,这是因为作为建筑柱础需要承受稳定的压力,马蹄腿受力较为单薄不适宜作为建筑柱础。

三、三弯腿造型来源于商周青铜器兽蹄足形

我国的青铜器造型艺术可以说是从夏代开始兴起的,商周达于鼎盛。艺术来源于生活,造型艺术也不例外,普遍认为当时社会生活所用陶器是其造型的直接渊源。

陶器造型的发展已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原始社会,原始人在生活的实践中,逐渐创造出手工制作、捏塑或泥条盘筑成型、模制等早期陶器,在实用的前提下,把他们对美的理想和追求赋予其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陶器造型艺术,是我国造型文化史上的里程碑,历久不衰。至夏时,陶器的制作技术有了很大改进,生产效率相当高,因此陶器的种类极为丰富,多达几十种,均有着序列发展渊源。而青铜容器的造型在二里头文化时期刚刚出现,它们是依据当时陶器的形制而制作的,所以我们认为青铜器的造型直接来源于陶器,而且最初的青铜器也应当是由制作陶器的工艺匠师制作或与他们有密切关系。至于到商周时期,随着铸造技术的进步,铜器造型逐渐自成体系。夏代的青铜器按功能可分为礼器、兵器、乐器与装饰品等,其中礼器与装饰品最能体现夏代青铜器水平和审美意趣。目前发现的夏代青铜礼器有鼎、爵、簋、觚等,它们的造型设计源自陶器。

至战国末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铁器铸造技术的进步,青铜器逐渐被木、漆器所取代,其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日渐衰微,圆腹鼎也走向没落,但其造型审美思想却延续到了建筑、家具等木、漆器上。

西周早期,圆腹鼎的造型接近商代晚期,但造型结构更为严谨,耳、腹、足比例权衡的不同,柱形足逐渐加高变细,向兽蹄形足过渡。依据足部形制,圆腹鼎可分为柱足、扁足、分裆鼎。西周中、晚期的圆腹鼎形式变化较大,逐渐脱离商代的影响,形成了周人的风格,影响到春秋初期鼎的造型。垂腹鼎下垂更甚,鼎耳多立耳外侈,足渐变为两端粗肥、中间较细的兽蹄状足。如著名的毛公鼎,腹作半球形,典型的兽蹄形足。该器的整个线条,从耳到足,形成富于变化、柔和的几段起伏的曲线,产生一种变化、和谐美。口沿下饰一周横鳞纹,下饰弦纹一道,这是匠师有意突出造型之美而将装饰减到最大限度的结果,可谓匠心独运。从器形到纹饰,都体现了周人简洁质朴、疏朗高畅的审美追求。

鬲,古代炊煮或盛食器,最初由陶鬲演变而来,陶鬲最早见于新石器时代,青铜鬲最早见于商代早期。一般造型为侈口,三袋足,足上部肥大内空,足根量锥形。在文献中也有类似说明,如《尔雅 •释器》谓鼎“款足谓之鬲”,《汉书 •郊祀志》谓鼎“空足日鬲”。这种设计主要为增加其受热面积,正合于其用途。如无耳鬲,一般矮身、平沿、平裆,足由柱形向兽蹄形发展,装饰纹样有变形龙纹、兽面纹及仿自陶鬲绳纹等,是西周晚期铜鬲的主要造型。如三门峡虢国墓地共出土4件鬲均为无耳鬲的造型,宽平沿外折,短直束颈,平裆,三足下部呈蹄状。

西周时期,也是铜簋发展最为繁荣时期,出土数量较多。造型也极为复杂、丰富。就两周铜簋的总体造型来看,设计者的艺术匠心主要倾力于耳、足的设计。足有圈足、高圈足和圈足下接三足、四足和方座等造型。方座簋的造型不仅端庄严谨,设计者更注意到了装饰的协调性,在大多数器物的方座和腹部装饰着相同的纹样,在方、圆的鲜明对比中有着一致性。西周后期流行的三足、四足簋,多作兽蹄形,有些进而作成兽形或人形,使造型变得精巧,也有实用性的考虑[4]。

在秉承王权神圣意志的商王朝,青铜礼器多用于贵族君王的祭祀巫术活动,被当作崇敬神灵的神器供人虔诚膜拜。时人没有把它当作艺术品来欣赏,但创制礼器的工匠,则成功地运用了完全符合这种社会功能表达的程式艺术,沿着一贯而既定的审美标准成功创制了难以计数的传世精品。兽面纹在商至西周的青铜礼器中是最主要的器饰主题和纹样,同时也与人面纹、鸟纹、夔纹、龙纹等交替互渗,具有演化变体的多样造型,始终占领着象征神灵的主导地位。

由上可见,人与动物关系的变化对商周青铜器纹饰演变的影响表现了对自然的无奈、恐惧与敬畏,使得人们期盼神力的庇护,甚至把自己想象为某种猛兽,刻画兽身人首或人身兽首的形制、纹饰。在青铜器上更为狞厉怪异的纹饰“辟邪免灾”增强自身的安全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从运用智慧、工具与猛兽斗争,从偶尔取胜,逐渐相持,到掌握主动以挑战者的姿态出现,而进入了人寻兽而猎的时代。前一时期占主导地位的青铜器装饰中动物纹仍然保存,已不再具有怪异的力量,或被现实动物纹、人物纹或几何图案替代。显然建筑三弯腿炕桌式柱础和家具三弯腿腿型传承了商周青铜器物足部造型艺术特点。

四、《考工记》中得到的启示

《周礼•冬官考工记》(以下简称《考工记》)是一部记载我国先秦时代若干手工业生产部门的技术规范、工艺流程和管理制度的古籍。《考工记》包含大量先秦时期的科学技术信息和工艺美术信息资料。学术界一般把《考工记》视为我国流传至今的最早的科学技术和工艺美术文献,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考工记》中的“梓人为”篇说:“天下之大兽五:脂者,膏者,者,羽者,鳞者。宗庙之事,脂者、膏者以为牲。者、羽者、鳞者以为。外骨,内骨,行,仄行,纡行,以鸣者,以注鸣者,以翼鸣者,以旁鸣者,以股鸣者,以胸鸣者,谓之小虫之属,以为雕琢。”这是木工从造型艺术观点出发,根据动物的外部形态特征所作的分类[5]。

世界上的动物可分为五个类别:(1)“脂者”――脂肪坚实的动物,如牛、羊等;(2)“膏者”――脂肪松软的动物,如家猪;(3)“者”――浅毛的猛兽,如虎豹,其中也包括人类,人类中的健者、强者;(4)“羽者”――鸟类;(5)“鳞者”――鱼蛇类。

诸侯贵族祭祀之事,“脂者”、“膏者”用作牺牲,不宜制作上的装饰题材,上的装饰题材,主要运用“者”、“羽者”、“鳞者”三类。“(裸)者”之属的特点是:厚唇掩口,突目短耳,胸围粗壮而腹部收缩,体型虽大而颈部则短。它们大都威猛有力,但不善于奔驰,它们的声音雄强而洪亮。从造型来看,三弯腿造型更符合“者”中猛兽的定义:威猛有力,所以从青铜器皿、建筑到家具都有应用。至于一些具有不同形态、不同行动方式的小动物,如蛙、鱼、龟、蟹、蛇、蜥、蝉、蚯蚓等等,都成为“小虫之属”可以用作器物上的雕琢,但不是上所需要的装饰题材。

梓人为,说的是木工造宗庙的竹木乐器框架之事,借动物形状来作为乐器框架的整体塑形与其雕琢之用,虽不是正式的分类方法,可看出古人以艺术造型对动物分类的方法。这就解释了中国传统家具腿型中没有“脂者”(牛羊)、“膏者”(猪)的身影的原因。《书•微子》有“今殷民乃攘窃神之牺牲用,色纯日牺。”《周礼•牧人》有“共其牺牲,毛羽完具也。”牺牲,做祭祀用的牲畜,色纯为“牺”,体全为“牲”。脂肪坚实的动物,如牛、羊等;脂肪松软的动物,如家猪,均不宜制作乐器框架上的装饰题材,在木结构建筑、家具中同样体现了“脂者”、“膏者”不宜制作建筑和家具框架上的装饰题材这个“文法”,这一点和家具腿部出现马蹄腿造型而不是其它牲畜腿型是吻合的。

商周以来,以青铜器为主体的古代装饰艺术,无论是从文献记载还是从出土遗物来考察,确是“铸鼎象物,……以承天休”(《左传》宣公三年),古代宗教崇拜的气息十分浓厚,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奴隶制时代的陈旧思想,渐渐失去了它的控制力量,《考工记》“梓人为”篇纯粹从审美的角度来论述器物装饰的运用,正是这个百家争鸣、思想解放的时代精神的体现,《考工记•梓人》对后世的影响也是显著的。

五、马在秦汉时期造型艺术水平较高的社会背景分析

马的历史非常悠久,早在原始社会人们就与马结下了缘份。狩猎后,食其肉,穿其皮,用其骨。尔后,又逐步驯化豢养,使其成为人类最早的动物朋友之一。《日知录》云:“《诗》云:‘古公檀父,来朝走马。’马以驾车,不可言走,曰走者,单骑之称。”春秋战国之时,王室衰微,诸侯争霸,战争的胜负往往依靠兵车的多少。一是兵车有利于捍卫甲士,二是各诸侯国逐鹿中原,而中原为平坦地区,兵车进退咸宜,战车的竭力扩充,导致马的应用数量大增。也正因为如此,马与人的关系更加密切,它不仅可以食用,还能供人骑乘运输,更主要的是它能帮助打败敌人,保家卫国。闻名世界的秦始皇兵马俑坑,至今已出土数千个高大健壮、形态生动的兵马俑。画工塑匠不仅抓住了马的形体比例,在造型上还着力刻画其蓄势欲动的特点。

战国时的韩非论及绘画时指出:“犬马,人所知也,旦暮罄于前,不可类之,故难。鬼魅无形者,不罄于前,故易也。”(《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汉代张衡也说过:“譬犹画工,恶图犬马而好作鬼魅,诚以实事难形,而虚伪不穷也。”(《后汉书•张衡传》)汉代是国家大一统和安定边疆的强盛时期,马的使用更加广泛,在已出土的汉代兵马俑中,虽然马的体型变小,如徐州西汉早期楚王陵的四千余件兵马俑,马只有二三十厘米大小,但比例匀称,贴削得当,其神态刚劲雄健。在民间广为流行的画像砖、石等墓中,马的题材更是非常普遍。表现牧马、出行、郊游、射猎、百戏等[6]。

马在秦汉时期已为各个阶层的人所喜爱,马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正因为如此,人们把它作为重要题材来表现,秦汉时期“马”的造型艺术和表现技法为我们研究马蹄腿溯源提供了许多宝贵的实物资料。

六、结语

笔者认为,春秋战国时期,诸侯林立,礼崩乐坏,传统意识失去了束缚,为家具的创新开辟了天地,家具在装饰风格上一反商朝的宗教神秘和周朝的井然有序,风格逐渐走向浪漫之情。建筑柱础和家具腿部三弯腿造型起源于西周早期青铜器兽蹄足形。至唐代,马蹄腿家具开始出现。内翻马蹄腿起源于三弯腿,工匠把它们用作家具腿型配以束腰是遵守着几千年以来的家具“文法”。一代又一代所积累的工匠设计制作经验与体会以多种方式传承和延续,从精神层面上反映出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心理、审美情趣、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

参考文献:

[1]郁舒兰.NURBS在家具马蹄腿造型设计中的研究[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06).

[2] 张帝树.明式家具的特色腿形[J].家具与环境,2002,(02).

[3]胡文彦.中国家具文化[M].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2.

[4]杨远.夏商周青铜容器的装饰艺术研究[D].郑州大学博士论文,2007.

[5]闻人军.考工记导读[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8.

[6]张跃进.秦汉时期“马”的造型艺术和表现技法[J].东南文化,2002,(05).

Cultural Origin of Characteristic Horseshoe-Leg Model in Chinese Traditional Furniture

YU Shu-lan, WU Zhi-hui, SHAO Xiao-feng

(College of Furniture and Industrial Design,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0037)

Abstract:The molding characteristics of horse-hoof-leg, as Chinese traditional furniture characteristic leg type, were analyzed ;exploring the basis of horse-hoof-legin the application of furniture framework legs, from classification method of animals and its application of decorative molding thought in Kaogongji;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horse-hoof-legsocial background in the Qin and Han Dynasty of high level arts, thus laying its position in the furniture leg types; demonstrating the molding aesthetic thought that horse-hoof-legoriginated from bronze animal hoof feet in the early Western Zhou Dynasty.

Key Words:Horse-hoof-leg; Chinese Traditional Turniture; Cultural Orig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