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南水北调为北京市社会经济发展注入新血液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南水北调为北京市社会经济发展注入新血液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一项国家战略工程,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工程通水在即。毫无疑问,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将极大提升北京市水资源承载能力,为北京市的水资源供水安全、生态安全、城市发展建设注入新的血液

在北京市1.6万平方公里的市域范围产生的天然资源是十分有限的。作为特大型城市、国家首都,保障供水安全和生态安全,应立足外部调水。根据国家调水战略部署,南水北调工程分东线、中线、西线三条调水线路,与长江、淮河、黄河、海河相互连接,构成我国水资源“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总体格局。2050年的调水总规模为448亿立方米,其中东线148亿立方米,中线130亿立方米,西线170亿立方米。北京市属于中线供水范围,2014年北京分水指标是12亿立方米,入京水量10.5亿立方米。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北京市水资源紧缺和改善生态失衡状况,工程实施将为全面实现城乡安全供水提供可靠水源。毫无疑问,建成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后,北京市水资源承载能力将得到显著提高,首都经济社会实现持续发展就有了新的支撑条件。

一、新水源提升北京市水资源承载能力

(一)分水指标

国家给受水区各省市南水北调分水指标根据各省市需调水量和丹江口水库可供水量相互协调确定(见表1)。根据《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调水规模95亿立方米,北京多年平均毛分水指标是12.38亿立方米,北京团城湖调节池净分水指标为10.52亿立方米,全线1276公里输水利用系数为85%。南水北调中线二期工程调水规模为120亿~130亿立方米,其中北京市毛分水指标为17亿立方米,净调水量为14.9亿立方米。

(二)南水北调中线供水范围

南水北调供水直接受水区涵盖中心城、三个地区(海淀山后、丰台河西、首都新机场)和五个新城(亦庄新城、房山新城、门头沟新城、黄村新城和通州新城)。与城市现有供水系统联网后,供水控制面积将达到6000余平方公里,基本覆盖北京市平原地区。供水对象主要是城市生活和工业用水,并择机补充环境生态用水。

(三)水资源配置思路与方案

根据市政府批复的《北京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总体规划》,水资源配置的核心目标是高效利用南水北调来水,加强对重点发展区域的水资源保障,确保城市供水安全,改善生态环境。工作重点是抓住机遇做好“两个战略性调整”:一是利用南水北调新水源入京的有利形势,做好全市水资源配置的战略性调整;二是抓住城市空间向郊区拓展的难得机遇,做好全市供水系统空间布局的战略性调整。最终实现全面提高水资源的承载能力,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首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水资源配置的原则是,坚持“总量控制、统筹配置”的原则,统一规划和合理利用多种水源,实现密云水库、南水北调、地下水与再生水的联合供水格局;调整现有水源的功能和定位,优先利用外调水、增加密云水库储备、压采地下水、停止应急水源地供水,使地下水水源地休养生息。坚持“节流、开源、保护水源并重”的原则,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用水效率,形成优水优用、一水多用的水循环系统。密云水库和优质地下水优先满足城乡人民生活使用;对水质要求不高的工业、绿化和农业,尽量利用再生水和达不到饮用水标准的地下水;在城市用水中将中水用于工业冷却、河湖环境、城市绿化以及农业灌溉等,减少地下水和自来水的用量。

南水北调10亿立方米水入京后,城六区配置水量7.6亿立方米,新城配置水量2.4亿立方米,并通过中心城和新城20座自来水厂向居民供水,占城市新水供水量的50%以上,成为北京市城市供水系统的主力水源。

二、新水源促进北京市形成大一统供水格局

北京市供水格局现状是伴随着城市发展的需要而逐步形成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实施不仅为北京提供了新的水资源条件,同时也为配合城市发展调整供水格局提供了机遇。今后供水格局调整和供水系统优化的主要目标是,重点解决好如何为东部、西部、南部次区域发展提供可靠水资源支撑条件和安全供水的问题,创造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为推进城市化进程,构筑城乡一体的全面小康社会奠定基础,最大可能地为城市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水源系统实现多元化、输水系统实现互联互通水网,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供水系统实现与当地供水系统有机结合,提高水源调度灵活性和供水保障率。

基于上述考虑,北京未来的城市供水系统格局是,按照水源系统、输水系统和制配水系统的层次,以四大外埠调水通道、两大动脉、六大水厂、两条环路构成城市供水网络体系(如图1所示)。

其中“两大动脉”即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和密云水库至第九水厂输水干线。在总干渠上可向房山新城、长辛店地区供水。过永定河后,沿西四环北上,可为中心城及门头沟新城、海淀山后地区、首都机场地区和温榆河生态走廊地区供水。沿南五环东输,可为中心城及大兴新城、首都新机场、亦庄经济开发区、通州新城供水。密云水库至第九水厂输水干线,在水源上已经与密云水库、怀柔水库、怀柔应急水源地、平谷应急水源地连通,在用户上已经与第九水厂、第八水厂连通;还具备与第十水厂连通条件。

“六大水厂“是指中心城在现状主力水厂第九水厂、田村水厂、第八水厂、第三水厂基础上,新增第十水厂和郭公庄水厂。使中心城自来水厂供水能力由现状的322万立方米/天增加到2020年的447万立方米/天,每座水厂均有两个以上水源为其供水,中心城水厂供水安全系数大幅度提升,彻底解决中心城水厂能力不足问题。

三、新水源促进北京市生态文明建设

北京作为全国首都和国际交往中心,首先应是宜居城市。但是由于水资源长期严重短缺,不得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保障城市供水,使城市河湖环境用水缺少清水补充,平原区中小河道基本无基流,地表地下生态系统严重退化。南水北调中线通水后,为改善生态环境、涵养地下水、增加水资源储备提供了可能。根据《北京市地下水回灌规划》,南水北调到京之日,就是地下水压采之时,使地下水有一个较快的恢复期,改善环境,储备资源。

规划在地下水水质不达标地区、在地下水超采区、在自来水系统覆盖区全面推进自来水集中供水替代自备井工程,逐步关闭自备井,减少地下水开采量,涵养地下水。

在南水北调中线通水初期,充分利用沿线省市分水指标的富余水量,多调水,采用河道补水方式进行地下水回补,既解决河道断流问题又减小地下水漏斗,一举两得。本着“存得住、取得出、有保障、低投入”的原则,优先考虑在入渗条件好的地下水补给区进行回补、在地下存储空间大的漏斗区进行回补、在自来水厂的地下水源地进行回补,如在密云、怀柔、顺义地下水水源地、西郊砂石坑和南旱河地区、昌平京密引水渠沿线、怀柔和平谷应急水源地地区,可充分利用南水北调来水调入密云水库调蓄工程和现有水利工程条件,适时回灌。以密云、怀柔、顺义水源地为例,利用潮白河牛栏山橡胶坝以上12公里河段进行回灌,每年回补水量1.8亿立方米,连续回灌5年;根据地下水三维数值模型预测,在怀柔应急水源地停采条件下,不仅河道可形成480公顷水面,第八水厂水源地地下水位平均可回升6米,效果十分显著。

四、结语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全线通水后,北京市水资源的压力虽然小了,但是水资源管理的任务更加艰巨;距离实现要求的“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还有很长的道路;水资源管理是城市管理的重要方面,需要依靠现代技术手段配置好水资源、保护好水资源、提高供水保证率,确保工程安全、水量水质安全,实现水资源的精细化管理。

参考文献:

[1]杨勇,郑凡东,刘立才等. 北京平原区地下水水位与地面沉降关系研究,工程勘察,2013,(8):4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