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电针合谷对子宫收缩乏力产妇宫缩时间的影响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电针合谷对子宫收缩乏力产妇宫缩时间的影响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1.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北京100700;2.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3.北京市海淀妇幼保健院4.西安市第四医院产院)

[摘要]目的:评价合谷穴对子宫收缩乏力的治疗作用与应用价值。方法:3个中心共276例产妇入组,所有病例随机分为针药组和药物组。药物组采用静脉滴注催产素治疗,针药组在药物组治疗基础上加电针合谷。观察电针合谷对子宫收缩乏力的影响,以及对宫缩持续时间和间歇时间的影响。结果:针药组对子宫收缩乏力的总有效率为97.1%,而药物组为70.3%,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

[主题词]电针;穴,合谷;子宫收缩/针灸效应;分娩过程

为客观评价合谷穴对于子宫收缩乏力的治疗作用与应用价值,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笔者采用了周密而细致的科研设计方法、详实的观察指标,单独应用合谷穴治疗子宫收缩乏力产妇,对其宫缩时间进行了对比研究和穴位相对特异性作用的评价。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情况

所有病例均为2003―2004年间的住院患者,共276例,其中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北京海淀妇幼保健院、西安市第四医院产院各92例。按照随机化和多中心临床试验原则,采用Visual Basic6.0软件将所有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随机分配至针药组和药物组。随机信封(不透光、密封)的编号即为患者入选的顺序号,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选择。随机信封里的内容提示患者的分组及随机号。

两组产妇基本情况详见表1、表2。

两组产妇的年龄比较,经t检验,两组方差齐性(P=0.525),其均值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t=1.768,P>0.05;对两组产妇体重比较,两组方差齐性(P―0.970),其均值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t=-1.589,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组产妇在年龄和体重方面具有可比性。

对两组产妇的孕产史进行X2检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组产妇在孕产史方面具有可比性。

1.2病例选择标准

(1)纳入标准:①根据《妇产科学》拟定,由于产力异常而使分娩之第一产程和第二产程进展受到阻碍时的难产。符合此诊断标准者;②年龄:21~34岁,孕周:37+1~42-1周;③胎儿顶先露,第一产程活跃期进展异常;④宫口扩张

(2)排除标准:①年龄在21岁以下和34岁以上;②产道异常以及包括枕后位、胎头高直位、面位等;③胎位异常者;④伴有心、脑、肝、肾及内分泌、造血系统严重疾病者;⑤精神病患者。

2 治疗方法

2.1 药物组

按照北京市催、引产常规执行。对确诊入组的产妇,静脉滴注5%的催产素(催产素2.5 U加入5%葡萄糖溶液500 mL中),从每分钟8滴开始,逐渐增加滴数至24滴;如效果不明显,加入催产素至浓度为1%,从每分钟8滴开始,逐渐增加滴数至24滴。调速原则为每15~20分钟调速1次,直到出现规律宫缩。

2.2 针药组

患者确诊为宫缩乏力后入组,催产素的使用方法同药物组,同时进行针刺治疗。穴取合谷,定位方法依据国家技术监督局1991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经穴部位》。穴位常规消毒后,针刺25 mm深(0.30 mm×40 mm的瑞琪尔牌针灸针),用提插捻转法使之得气,然后行平补平泻法使针感向肘及上臂传导,继而接通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选疏密波,频率为2/100 Hz,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留针30分钟。根据产妇情况及针刺疗效适量增加催产素剂量,具体方法同药物组。

2.3统计学处理

宫缩持续时间及间歇时间数据以 ±s表示,采用两独立样本的秩和检验。

3 疗效观察

3.1疗效评定标准

参考《妇产科学》所制定的难产临床评定标准拟定,显效:子宫口扩张≥1.5 cm/h,触诊宫缩强度+,子宫收缩频率>3.5次/10 min。有效:子宫口扩张≥1 cm/h且2.5次/10 rain且

3.2 治疗结果

(1)两组产妇催产素总用量比较

针药组催产素用量(0.41±0.20)u,药物组催产素用量(0.60±0.24)U,经秩和检验,Z=-6.829,P=0.000

(2)两组产妇疗效比较见表3。

由表3可见,针药组总有效率为97.1%,药物组为70.3%,两组比较,P

(3)两组产妇在治疗后0.5、1、1.5、2小时宫缩平均持续时间比较见表4。

从表4可以看出,在治疗前,两组产妇宫缩平均持续时间比较,P>0.05,说明治疗前两组产妇宫缩平均持续时间基本相同,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治疗后0.5、1、1.5、2小时两组产妇的宫缩平均持续时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

(4)两组产妇在治疗后0.5、1、1.5、2小时宫缩平均间歇时间比较见表5。

从表5可以看出,在治疗前,两组产妇宫缩平均间歇时间比较,P>0.05,说明治疗前两组产妇宫缩平均间歇时间基本相同,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治疗后0.5、1.5小时,两组产妇宫缩平均间歇时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说明在这两个时间段里,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4 讨论

第一产程是分娩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其进展过程中,子宫收缩的持续时间和间歇时间、子宫口的扩张、子宫收缩的强度频率以及规律性和产程的进展情况等有着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作用,直接关系到

胎儿分娩是否顺利及母婴预后。如果由于产力异常而导致难产,除宫缩乏力外,子宫收缩的持续及间歇时间、收缩频率及规律性都会随之发生相应变化。

针刺催产疗效可靠,很多临床报道表明针刺合谷、三阴交可促进子宫收缩,在产妇出现继发性宫缩乏力时,行双侧合谷注射催产素,有利于加强子宫节律性收缩,加速胎儿的娩出。本研究结果显示,电针合谷可增强子宫收缩强度,减少催产素使用剂量,尤其对于延长宫缩持续时间、缩短宫缩间歇时间有显著效果。

在以往的研究中,针刺催产采用的穴位基本上是以合谷和三阴交为主,间或配合其他穴位。在本研究中,单独采用电针合谷也取得了满意疗效,说明合谷本身即具有促进分娩的作用。对合谷促分娩的机理初步分析如下:①内分泌机制:晚孕宫体组织中前列腺素E2(PGE2)含量的增高是分娩发动时子宫收缩增强的重要原因,电针合谷可促进宫体组织及宫颈组织中PGE2的合成与释放,其他如催产素、血栓烷B2、6-酮-前列腺素含量亦呈上升趋势,从而促进子宫收缩和宫颈成熟,有利于分娩的发动与进行。由晚孕时血清孕酮的增加所致的血清雌二醇/孕酮(E2/P)值的下降是维持晚孕子宫稳定性的关键。针刺合谷可打破这种稳定状态,进而促进宫体及宫颈组织中PGE2的合成与释放,从而引起子宫收缩的加强及宫颈组织的成熟。故笔者推断针刺合谷催产的原理可能正是通过调整这些与维持妊娠和分娩发动的内分泌激素之间的比例关系使宫缩加强,从而达到催产的目的。②神经反射机制:目前有观点认为针刺合谷是通过中枢调节子宫的功能。也有观点认为电针合谷,可产生传人冲动,经上行传导传入脊髓,激活脊髓、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下丘脑,通过对双侧苍白球内侧不同脑功能区进行整合,调节核团间的活动而发挥作用,因而电针合谷的针刺疗效不是激活单一脑区,而是多个脑区,是通过多个脑区相互作用而实现的。

用改进时间簇分析方法对针刺合谷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的数据进行处理,得到针刺后脑功能变化的时间和趋势结果中发现不仅针灸过程中引起脑功能的变化,拔针后仍然出现了若干变化的峰。在拔针后的时间段中,单个被试和平均结果中出现了不规则的小的凸起,表示拔针后脑活动仍然出现了兴奋或者抑制,个体和平均的数据都反映了这一现象。由于刺激已经停止,仍然出现了一些兴奋,这与针灸学中认为的后效应现象比较吻合。这一机制也可以解释本研究中针刺合谷后出现的即刻效应及其明显的后效应,即在治疗后0.5、1、1.5、2小时两组产妇的宫缩平均持续时间比较,除外0.5小时时段P

本研究证实了合谷具有延长宫缩持续时间、缩短平均宫缩间歇时间作用,可减少催产素的使用剂量,增加子宫收缩的功效,为腧穴功效主治标准化方案提供临床依据。

注:“本文中所涉及的注解、表格、公式等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