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同根同源休戚与共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同根同源休戚与共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王兴伟跟我不熟悉,尽管我们同为“岁月”中人,尽管我曾为他汶川地震题材的《中国,不哭》挥泪写过类似评论的文字,尽管5月底我们互换过手机号码,他也只在今天发了条短信而已……但,我却有与他神交已久的感觉――因为诗。在我看来,因诗结下的缘是凡尘俗世最珍贵的!况且,王兴伟的诗不是用墨而是用血来书写的,或者说,他的内心深处一直奔涌着一股不息的暖流,那是泪或血液……

“秋日,阳光离成熟的稻子最近/我再也不能寻找理由,将长靴放旧/作为农民的儿子/远离农事,总找出些许烦琐/搪塞日近的劳作//我再也不能,忽视跳动的蚂蚱/从一块地到另一块地/把金黄的谷粒衔进嘴里/秋天深了,山雨欲来/一场巨大的风暴/隐含摧残,疼痛和季节的伤悲//穿着长靴,俯下比泥土更低的身子/我听着河流的声音,向前/那些精神的稻子,“哗哗”让开一条道/像眼眶里,滚热的泪水”―― 在读到的几组诗中,我首先完整地挑出这首《在泥土上歌吟》是因为我固执地认为,来自故乡来自泥土的声音,更贴近一个人的脉搏!这首诗里反复用到“我再也不能”,有时不待人的紧迫感,有回归田园的决心,同时也成为诗歌本身的一个层次,是因果关系的因,因为秋收在即――因为我是“农民的儿子”――所以得“穿上长靴”下地劳作……简单的三段式,用再质朴不过的文字记录一次久违的劳作,当我 “俯下比泥土更低的身子”(饱含虔诚),换回的馈赠便不仅仅是稻粮了;结尾处的“哗哗”二字,让情感兀地饱满,整首诗随之站立起来!

我注意到组诗《在泥土上歌吟》较别的写得要多,途述语气较别的题材也来得和缓,譬如: “就这样扬着秋天的火花/稻子一天天靠近我们/忽闪忽闪的灯盏/把整个乡村点燃”(《拢一束稻》);譬如:“母亲,我们的交谈被风带走/它会加快速度,抵达时间的中心/一块田允许老去/允许贮藏丰富的粮食/允许点燃,一生平淡/而温暖的火焰”(《田里的交谈》);譬如:“稻花开在田间小道/无需修饰,它扑扑乱窜/引来蜜蜂,蝴蝶/把香传得远远(《稻花香》)”……而且,这些诗中有两个共同的主角――“母亲”与“稻子”,她们代表故乡代表作者内心的源头,甚至是万物的根由,牵出缕缕乡愁……所以诗人营造的氛围显得宁静,诗歌语言朴实无华,读者读来却觉得她们感性十足,有润泽感。

之所以说王兴伟关于“泥土”的诗歌较别的题材有些微差异,是因为在过去和现在所读到的一些诗作,在肯定、称道一些人与事的同时,还常带诘问、常怀忧患、暗含逼人气势……这是灵魂纯洁、内心火热、富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才有的,属于一种品质!他的目光总是环顾四野,哪里有不公他就先行呐喊,哪里有亮点他就先行被点燃,比如汶川地震,比如雪灾……那期间,王兴伟写出了相当数量的激情文字,其中也不乏好作品;还有他的组诗《矿难》,首首皆用较隐忍的态度去叙述,情绪不过多渲染,反而像把韧性的刀子,直抵人心窝,被钝器所伤产生的痛意,持久、无限蔓延,让人难以忘怀!尤其《矿难分析》,当矿难发生后,营救者固然焦急,却止于“纸上谈兵”, 理论上“两周,一切无生还可能”,但因这个理论依据而停止搜救,在情感上却过不了关……作者处理这首诗最显著的要领,是不说,只理性再现生死攸关时一动一静两个场面(两种状态):地上专家们试图采取营救时的大张旗鼓般的“燥热、不安”(而这似乎是在矿难发生后两周),实际行动却使地下被困者停止对生的渴望后的“近乎死亡的静”,其实,“……静/在地下的狭小空间/绝望地来回穿梭”,这“静”非静啊(不甘心啊)……包括对专家们的责问、对奄奄一息的矿工的无以为计、无可奈何等等,诗人都按捺住了,不说,反倒掷地有声。以“分析”一词拟题,有意或无意间便对矿难发生的种种带有反讽意味,引人叹息、反省。

王兴伟具有社会责任感的诗作很多,有的声情并茂、直抒胸臆,有的平平实实、点到为止,但都能将想要传达的意图、意蕴传达出来!“2008年2月,遵义上空/下着一撮很咸的盐/那时,我的伤口/在一张报纸上裂着/我把他们比做一群候鸟/从人间,因季节/而飞往天堂//大片的雪还落在路上/大片的雪,迷住我的眼睛”(《因雪,一群候鸟飞往天堂》)――这里是不作声色的悲恸;“一月,我的心情/凝在新闻上,并大面积扩开/寻找一朵,花开的讯息”(《寻找花开的消息》)――这里是溢于言表的期待;“一粒盐再也忍不住/它跳下卡车,融在雪中/用生命温暖道路”(《一粒盐忍不住了》)――这里是义无反顾的奔赴与担当……汶川地震时期,王兴伟的组诗《中国,别哭》昭示的也是这样悲天悯人的愍世情怀!关于矿难的也是,关于贫困(或留守)孩子的也是,关于弱势群体的也是……“我不会说出看见的一切/我只是均匀地分布/让每一只鸟,都能感到/冰雪融化,春暖花开//春天,只让/温暖的气息流动/只让花朵,治愈/有伤的骨头”(《春暖花开》)――对孩子身体力行地默默呵护;“辣椒已经红透/父亲低眉顺手/每摘一串辣椒 /就弯腰一下,弯着弯着 /我就发现,他像一棵辣椒树”(《他像一棵辣椒树》)――对父亲不喜形于色的脉脉温情;“向下,再向下一点 /你就看见他脸上的汗水 /顺着生机勃勃的春天 /滴进,一条肮脏的阴沟里”(《向下一点》)――对弱者的悉心观察;……还有很多诗行,所记录的似乎都是平素不起眼的人与事,王兴伟无法熟视无睹,他用他的方式去关注、呼吁,让自己的良心永不缺席!

那么,对于一个内心纯正、善良,有社会责任感的诗人,我们可不可以说:一首诗的精神内核即是诗人的灵魂?在大事件面前,诗人的激情抒写就是与祖国同根、与人民同源,是另一种形式的同甘共苦、休戚与共

读诗,如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