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欧光伏之争暂缓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7月27日,以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为首,5家行业组织发表联合声明称,中国光伏产业代表与欧委会就中国输欧光伏产品贸易争端达成价格承诺。这意味着中国企业将避免从8月6日起拟征收的47.6%高额关税。
当日有多家媒体根据不同渠道的消息,披露了相关细节,即谈判价格大致在0.55欧元/瓦至0.57欧元/瓦之间,该价格承诺将持续两年,除了最低限价还包括年度配额,基本可以使中国保住在欧盟60%的市场份额。
此前的7月24日,中国商务部开始对来自韩国和美国的进口太阳能级多晶硅采取征收保证金临时反倾销措施,税率由2.4%至57%不等,而针对欧盟的初裁措施被延后。
短短一个星期内,中国光伏贸易领域的“一守一攻”,让中国光伏太阳能组件企业和太阳能多晶硅企业遭遇了冰火两重天。
一位参与此次价格谈判的人士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媒体披露的具体细节与价格承诺内容基本相符。但依据法律,这一价格的具体数额是保密的,按照规定中欧任何一方都没有权利公开披露,该承诺价需对欧洲的光伏产业界和中欧以外的第三国保密。
目前,欧盟光伏组件市场的平均价格在0.52欧元/瓦,而承诺的中国组件价格略高于此。
Solarzoom分析师韩启明分析,价格承诺对中国一线厂商和二线厂商影响不同,中国企业按照统一价格出口到欧盟后,欧盟的消费者当然愿意选用品牌和质量好的一线厂商的产品,而过去依靠相对低价取得一定市场份额的二线品牌将遭遇很大压力。
“对中国企业来说,这将是一个洗牌的过程。”英利集团宣传部副经理王志新说。
此次价格承诺,只有参与谈判的95家企业拥有配额,包括了全部一线品牌。
就在价格承诺谈判达成的前几日,中国商务部宣布对美国和韩国太阳能级多晶硅“双反”调查的初裁结果。2012年,中国原本对美、韩、欧三案合一启动多晶硅双反调查,此番却在初裁阶段将欧盟市场拆分出去,留待以后公布。
此举对国内的多晶硅企业却是打击。在国内90%的多晶硅产能停产的情况下,多晶硅企业本希望通过对欧、美、韩三国的双反案,拉动国内多晶硅价格的上涨,进而启动部分产能。
但目前的结果显然大打折扣。商务部初裁针对韩国OCI株式会社的税率仅为2.4%,只是象征性的征税,而中国从韩国进口的太阳能级多晶硅主要来自OCI,因此,这次多晶硅双反主要只落在了美国企业头上。
据业内人士透露,欧盟对中国光伏双反调查取消了8月6日的反补贴初裁。可见,中欧在贸易争端中采取各退一步的措施。
中欧价格承诺谈判虽已达成,上述参与谈判的人士对《财经国家周刊》表示,中方不应盲目乐观,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还摆在中国面前,即按照目前价格承诺的条款执行很困难,价格承诺很有可能被欧盟随时取消,再征高额关税。
金诚同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杨晨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历史上达成价格承诺的案件,无一例外都是由于政府的强力介入而促成的,但最终价格承诺的执行却困难重重。
本世纪以来,欧盟接受了中国企业四起案件的价格承诺,但三企案件的价格承诺都由于执行中的问题,被欧盟停止执行。
“现在欧盟给的条件很难执行,将来完全可能轻易找出中国企业违反价格承诺的事实,取消价格承诺。”上述参与谈判的人士说。
欧盟双反的终裁仍将在今年年底公布,中国企业虽然暂时通过价格承诺避开了高额关税,但这把“刀”一直悬在头上。
业内专家表示,价格承诺执行的宽严标准取决于欧盟一方,中国政府层面应继续与欧盟就此问题保持对话,通过战略制衡来牵制欧盟,避免中欧光伏领域的谈判重回原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