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中国传统古典建筑与后现代建筑审美观结合初探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国传统古典建筑与后现代建筑审美观结合初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从审美观的结合体现和审视传统与创新,分析传统建筑艺术与后现代设计的关系并提出多角度、全方位地建立多元互补的设计结合构想。求解后现代设计与传统建筑审美意向的对应关系,摆脱简单的抄袭和照搬,弘扬传统文化,彰显中国元素,繁荣现代设计。

关键词:传统古典建筑;后现代建筑;融合再创;审美观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2-0027-02

建筑作为人类精神文明的伟大创造,回顾历史,寻求轨迹,其目标是指向未来的。不同的建筑,承载着不同的文化,体现着不同的信念。建筑美的主题是人,表现人、反映人的思想情感、意志利益,满足人的心理生理、物质精神、实用审美认知甚至崇拜等多重要求。在经济全球化、文明多样化、文明一体化的今天,将如何汲取东西方建筑艺术的优秀传统,融会贯通,满足中国人的精神追求,顺应中国社会发展,城市建设,成为属于中国的东西,才是最重要的目的。

一、建筑美的“暧昧空间”

1、空间关系和时间关系的交汇融合,那时的艺术形象就最美,审美价值就最高。中国建筑的史实证明,中国的传统建筑就是按照这条线索在探求最美的形象和最高的审美价值。中华民族在建筑的时间、空间两个生命关系的融合,在宏观、微观两个方面的向心靠拢这个历史的运动中,比较早地认识到了从环境、造型和象征手法三个方面去探求最佳的交汇点。在东方美学中一直渗透着一种含蓄的情愫在后现代设计中表现为一种暖昧不清的意境,在光和影的交错中寻找一种平衡和能量的扩散。在小说、诗、绘画、和建筑的平面和立面设计中,这种暖昧表现为多义性和阐释的无限可能性,这是后现代建筑空间的突出特色。

2、以更自由的态度关注建筑自身问题的愿望,利用传统又彻底改造传统,包容任何文化和风格的任何想象形式,并从历史、地理的文脉性,从“意义”的寻找角度体现时代风格与作者个性,提出了土地、时间、环境结合的创作方法,这里表现出趋向不同程度的随意性和任意性的创作手法。强调传统的复古倾向,尊重现有环境,体现了一种对人性本身的关怀。每一座建筑都有自己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没有严格的界定,既有古代的,也有近代的,还有现代的;既可能是抽象美,也可能是具象美,但是构成它独特的“这一个”的,却只是其中一两个方面。

那么中国传统古典建筑后现代建筑审美观结合不单单是后现代建筑之民族风格的历史性努力,而是一种建筑技巧上的美学策略,一种后现代艺术家运用古典语言来解构现代建筑的具体实践。

二、移情与美感

后现代主义建筑可能是优美的、壮美的、崇高的,也可能是荒诞的、滑稽的、眼花缭乱的、光怪陆离的。建筑的艺术审美是由建筑的造型风格引起的,折射到审美主体的心理反应是一种视觉和心灵感应的“认识”。

为了突出建筑造型风格的效果,在取消“深度模式”并实现“价值多元”的主旨上,后现代艺术家试图用一种唯我所用的非传统的甚至是反常规的方式去组合替代那种没头没脑的水泥盒子。运用多种不同方法及装饰手法把具有象征性和隐喻性的建筑与现有环境融合,它最突出的表现即是对特有的文化内涵的象征,这也是后现代建筑的主要精神――努力在建筑形象中找到理性与情感的平衡,满足人们对建筑的多种需求,包括基本的功能使用要求和美感与情感的需求。

对于后现代主义的艺术家而言,尝试一切大胆的设计风格并不是指单纯的革新。一座建筑的艺术个性,除了民族特征以外,最终是要依靠它那独特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象征形式来塑造。具象来说,应该包含多种多样的素材来源,任何一种生活中的物品或历史文脉的形式都司以窜来用。如果说,中国传统特色,是处于一定国际“现代”环境中某种民族建筑的个性的话,那么,与中国古典建筑文化的融合正好与后现代设计从“旧”的现存的东西中挑挑拣拣的创作手法不谋而合。

三、亲比之魅

后现代主义建筑之所以是“折衷”的,就在于它是有选择能力的,它是接受不同派别观点的,并把它们适当组合在一起的思维方式。因而它的建筑模式、建筑语言、建筑材料、建筑风格统统是“混血”的。在后现代主义者看来,纯种的古典,纯种的现代,纯种的哥特式教堂,纯种的四合院建筑都过于单一了。正是这种“折衷”,使得后现代主义建筑充满了丰富多样性。于是,他们一方面削平了各种建筑之间的价值差异,一方面又将其为我所用。不仅如此,他们甚至还要在绘画、雕塑、音乐、文学等非建筑艺术中汲取营养,在审美时空上寻找相通之处或相似之点。

(一)立体的画

将建筑形象喻为“立体的画”,是立意于建筑的空间形象在契合人们种种居住和活动要求的前提下,美观宜人,成为“立体的画”。比如,人们往往采用绘画这一艺术手段,把能一起美感的画意,加以审美物态化,组织到建筑美的创造中去。 在视觉上讲究材质感、色彩、造型等众多因素的许多后现代的建筑物很自然的趋向“美如画”的境界。这种高度抽象,事实上对建筑的艺术美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朗香教堂为例,它的立面上的大小不同的窗洞就构成了一幅近于蒙德里安的抽象绘画作品。同时,在中国传统建筑的角色中,如古代江南园林建筑的色彩性格,常从绘画用色上获得借鉴与灵感。园林建筑的色彩,一般也崇尚淡雅朴素而忌浓丽绚烂。这种建筑多采用冷色,与周围近傍居民色调相称,与江南多见之灰白天色协调。其色彩之清丽,形象之丰富,园境之淡泊,画意之深邃,非拙笔所能形容。

(二)与雕塑的联姻

在黑格尔的艺术系列说中,把诸多艺术分为象征艺术、古典艺术、浪漫艺术,又按照时间的顺序将其发展序列分为这样一个进程:建筑、雕塑、绘画、音乐、诗。

可见建筑与雕塑是近邻。建筑整体是一座和谐的雕塑。所不同的,建筑物比较庞大、重实,它总是与大地在一起,建筑物一旦屹立于大地,一般不能搬动。雕塑品一般相对小型,且可以搬动,它与大地的联系相比较是不够紧密的。

根本上,建筑是首先求其实用的,其文化本涵属于科学技术范畴,雕塑则是审美的,其文化本涵属于艺术范畴。在建筑环境中,雕塑艺术常常成为建筑空间意象之活跃的艺术审美因素。西方中世纪的教堂里,几乎充满了多种多样宣传宗教文化主题的雕塑作品,其中最有名的是“耶稣受难”。在中国的佛教、道教庙宇与石窟寺中,释迦、太上老君以及菩萨、力士、飞天甚至供养人的雕塑作品,比比皆是。

建筑是空心的雕塑。在当今流行的后现代建筑中,雕塑更是大受设计师们的青睐。法兰克・盖瑞 (Frank Gehry) 有着强烈的“鱼情结”,他创作了无数关于鱼的作品:鱼形灯、鱼的雕塑、鱼跃餐厅、鱼腹会议室,从“鱼”的母题中不断地开发建筑雕塑性的极致潜能。他的建筑充满了解构主义、不规则的曲线和具象的雕塑般的外观。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巴塞罗那的地标――“奥运村鱼形雕塑”。盖里为鱼形雕塑选用了古铜色的不锈钢,使其在阳光的照射下,与一旁的商业中心塔楼形成了微妙的视觉反差。雕塑的落成也是盖里建筑师事务所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从这雕塑开始,该公司开始正式使用电脑辅助建筑设计与制作。

(三)凝固的音乐

建筑,凝固的音乐,一个多么古老而优美的比喻。作为一门时间艺术,通过有组织的节奏,曲调,和声,以及力度,速度,调式,音色等音乐的表现手段反映社会生活及其人的丰富、微妙。深邃的内心世界。它缓缓的“流动”流入人们深邃的内心世界,它渗透着人们的审美时间和空间意识。所以,成功的音乐艺术形象,往往给人以或珠润玉圆,或峭立,或溪流般平缓等等立体空间感受,如果说,建筑师凝固的音乐,那么音乐,就是“流动的建筑了”。当然,音乐的基本特性,在于空间的时间化。

比如中国古代园林建筑,可谓诗情画意,意境深远,显然受到了历代诗画的艺术熏染,其实它与音乐艺术也有相通之处,这一点当然不应被忽视。藤萝掩映的流水小桥,似轻笛低吟;曲径通幽处别有洞天,如清音缭绕;一泓碧水畔矗立着飞檐小亭,简直是一段浸透了情感的,在调性上刚柔相济的乐章;巍巍高塔耸立,似乎如浩歌一曲;道道云墙呢,又给人以逶迤飞动的美;而屏风与照壁等空间隔断,是一个有力的休止符。

(四)无声的诗

诗的“建筑美”与建筑的“诗情美”,在一定条件下两者是相铺相成的,存在着审美心理上的对应关系。欣赏优美诗篇,可以获得建筑般的立体的“美”,欣赏一座美的建筑或建筑群体,也可以从其空间形式上找到某种诗的情趣。陈从周说过,“园之佳者如诗之绝句,词之小令,皆以少胜多,有不尽之意,寥寥几句,弦外之音犹绕梁间”可见,作为技术的建筑,与作为艺术的诗歌、文学之间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彼此交融。

当中国的古典诗歌、文学遇见了后现代势必会擦出耀眼的火花。由贝律明设计的香港中银大厦,结构采用4角12层高的巨形钢柱支撑,室内无一根柱子。大楼地上70层,地下4层,总建筑面积12.9万平方米。楼高315米,加顶上两杆的高度共有367.4米,建成时为香港最高的建筑物,也是世界第五高建筑物。仔细观察中银大厦,会发现许多贝氏作品惯用的设计,以平面为例,中银大厦是一个正方平面,对角划成4组三角形,每组三角形的高度不同,节节高升,使得各个立面在严谨的几何规范内变化多端,至于平面的概念,可以溯至1973年的马德里大厦,马德里大厦亦是以方正的正面做多边的分割,分析其组合,乃系两个平等四边形的变化。其设计灵感源自竹子的“节节高升”,也是中国“芝麻开花节节高”这一歇后语的映照,如同节节上升的竹子,象征著力量、生机、茁壮和锐意进取的精神,对于银行而言,其中的含意也不言而喻。其建筑特点是将中国的传统建筑意念和现代的先进建筑科技结合起来,由四个不同高度结晶体般的三角柱身组成,呈多面棱形,好比璀璨生辉的水晶体,在阳光照射下呈现出不同色彩。

四、结语:东成西就 美在相宜

1981年周卜颐教授翻译了R・文丘里的《建筑的矛盾性和复杂性》,1982年,李大夏副教授翻译了C・詹克斯的《后现代建筑语言》。1983年美国建筑师贝律明设计的具有后现代特征的香山饭店在北京落成,香山饭店不仅具有清新的气息,更有着浓郁的地方色彩,它以这种现代化与民族化并置的双重性标志着后现代建筑登上了中国的建筑台,掀起了一股“后现代主义”热潮。随着国际交往的增加,国内对于后现代主义建筑及其理论有了更多的认识和了解。十年来它已成为中国建筑理论界的中心话题之一。

“传统”与“后现代”在相互交融中得到了升华,各种不同的可能性的尝试得到了一种新的和谐,拓宽了人们对美感的认同,震撼了人们的眼球,创造和吸引成为了设计的动力,给了建筑艺术无穷尽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张婷.新艺术运动大师图典[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3]王世仁.理性与浪漫的交织[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