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关于发展社会事业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思考与认识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关于发展社会事业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思考与认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战略方针,并从需求结构、产业结构、生产要素三个方面明确了实现这一转变的基本途径。这也对社会事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现代社会事业不但具有公益属性,也具备产业属性,社会经济功能日益强大,与国家经济发展和整个产业体系已形成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紧密关系。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视角来剖析社会事业发展和改革,特别是研究分析社会事业发展对需求、供给、生产要素的影响和作用问题,具有深刻的含义。

一、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已成为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制约环节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2007年,我国人均GDP已超过2500美元,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消费结构升级、产业结构转型、利益格局多元和社会阶层分化以及国际竞争加剧的关键阶段。要平稳度过这一阶段并实现未来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的目标,必须转变经济发展的方式,即在促进经济不断增长的同时,要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生态环境改善以及发展成果的合理分配。

二战以来的国际经验表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产业结构升级是每一个国家或地区在这一关键发展阶段必须跨过的一道门槛。然而从历史上看,并不是每一国家或地区都能成功实现这一跨越,20世纪仅有日本、韩国、新加坡、马耳他和香港、台湾等少数国家和地区获得成功,巴西等拉美国家和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都因为跨越挫折,正在经历经济长期增长缓慢,发展后劲不足的痛苦过程。

我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和经济总量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当前所面临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挑战无疑是空前的。在过去长达近30年的时间内,我国经济实现了年均9.6%的高速增长,经济总量已经跃升至世界第四位,但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为特征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格局一直延续,经济发展方式没有实现根本性转变。

有关研究提出,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所面临的突出矛盾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需求结构中消费需求不足与对投资和出口高度依赖的矛盾。长期以来投资率和净出口率不断上升,消费率不断下降,2006年最终消费率仅为49.9%,其中居民消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仅为36.2%。目前我国是全世界投资率和投资增长率最高、消费率最低的主要国家。若按国际通行评价投资效率的“增量资本产出率(ICOR)”衡量,2005年以来我国的ICOR值始终在4.7-5的高位徘徊,即是说每增加1元GDP,需要增加4.7-5.0元的投资,不仅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也明显高于日本、韩国和台湾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的指标。二是产业结构中一产基础不牢、三产发展不足与对二产高度依赖的矛盾。经济增长对第二产业的依赖带来了沉重的资源环境压力,而服务业发展不足反过来又严重制约工农业更好发展,也难以促进其他产业的专业分工和技术创新,客观上造成了我国制造业发展仍处于国际产业分工链条的低端,同时限制了国内消费市场的启动。三是投入结构中物质消耗快速增长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矛盾。200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球经济总量的5.5%,但能源消耗占全世界的15%,钢材消耗占30%,水泥消耗占54%。高强度的资源消耗不仅使国内资源难以为继,即使考虑世界资源供给,也无法长期得到维持。四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核心技术与高素质劳动力严重不足的矛盾。全国每年申请的各种专利中,发明专利只占专利总数的约1/3。由于不掌握核心技术,国内企业每部手机售价的20%、计算机售价的30%、数控机床售价的20%-40%支付给国外专利持有者。我国15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仅8.5年,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程度从业人员比例已达25%,高中文化基础上受过专业或职业训练的知识型工人已成为劳动力队伍的主体。五是经济增长较快与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全面同步提高的矛盾。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已达到了小康水平,但发展很不平衡,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差异较大,农村贫困人口仍有1479万人,就业不足导致部分人群难以获得公平参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机会,群众上学、看病和文化生活条件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

必须引起重视的是,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缓慢的制约因素很多,一般认为多与经济领域本身因素有关,但实际上与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存在紧密联系。

我们认为,在现代经济中,社会事业不但具有传统意义的社会福利性质和民生功能,也是整个产业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经济功能。一方面,社会事业的投资和消费水平直接和间接地影响和作用于经济的整体运行效果。这不仅在于对社会事业的投资和消费及其劳务的价值计入国内生产总值,直接贡献于经济增长率,同时对产业结构也具有影响作用。作为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事业既包括社区服务、旅游休闲、文化娱乐、教育培训、健身医疗等面向生活的服务业部分,还包括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公共文化、社会保障等主要由政府提供的服务型事业。当社会事业供给出现短缺时,产业之间的联系就处于不平衡状态。而存在有效的社会需求,就存在投资社会事业并取得高于社会平均利润率的回报机会,进而促进社会消费,在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另一方面,更应注意到,现代经济越来越依赖于人力资本的推动,即对劳动者知识、技能以及体力(健康状况)的依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指出,上世纪最后20年,人力资本投资对国家年增长率的每个百分点中的贡献率为50%;劳动生产率与劳动者文化程度呈现出高度正相关,与文盲相比,小学毕业可提高生产率43%,初中毕业可提高108%,大学毕业可提高300%。正因如此,使得能够积聚起人力资本的教育、医疗、文化等社会事业突显出对经济发展的智力支撑和保障作用。而且,随着物质的生产越发展,从事物质生产所需要的科学、技术和文化技能将越多、越复杂,教育、医疗、文化、社会保障等在劳动力生产中所起的作用就越大。

显然,这种紧密关联性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实践中得到了充分印证。从需求和供给角度看,国内消费迟迟难以启动、第三产业占经济比重近年来持续走低等经济挑战的背后,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公共服务有效供给不足和文化、体育、旅游等社会服务业发展缓慢等起到了重要的制约作用。从生产要素角度看,经济发展过分依赖投资拉动的问题,根本上在于我国人力资本长期投入不足,劳动者素质相对较低,经济发展得不到自主技术、管理创新及高素质劳动力的有力支持。有研究表明,我国自然资源和资金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约为65%,而人力资本的贡献率仅占35%;相比之下,发达国家人力资本的贡献率则高达75%左右。

由此可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远远超越了经济领域本身,不仅是经济领域存在的问题制约了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同样制约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换言之,仅仅依靠经济领域自身的调整和完善,难以实现长期发展方式的转变。应当进一

步深刻认识和发挥社会事业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保障和促进作用,统筹考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切实将发展社会事业作为推动解决投资消费结构失调、产业升级缓性、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等发展问题的重要举措之一,并在实践中全面加以贯彻实施。

二、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战略选择

加快发展社会事业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相互作用、相辅相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经济更好更快发展,并为社会事业发展创造物质保障基础。社会事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积极因素之一,也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智力保障和精神动力。着眼于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三大根本途径,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无疑是当前乃至今后一项迫切而重要的战略选择。

(一)发展社会事业,加大人力资本投入,推动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高新技术的不断应用,世界产业结构正在迅速向高科技化、服务社会化方向转变,依靠资源要素(包括资本、土地和劳动力数量等)大规模投入的外延式产业发展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国际竞争新格局。当前,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已由输出产品转向输出技术、管理,IBM、GE等众多国际知名、历史悠久的生产型企业也已转型成为专利所有者、标准制定者和管理服务提供者。这些事例表明,在经济发展的要素需求方面,人力资本已替代其他生产要素成为各国产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人力资本不等同于劳动力数量,更多地需要以平均受教育时间和技能素质来衡量,是社会事业发展的重要指标和内容。提升人力资本对当前推动产业升级、自主创新和投资结构调整,居重至首。我国无论是实现第二产业结构向信息产业、生物产业转移,或整体产业结构向服务业领域升级,都需要以大规模、高素质的专门人才为支撑。在这方面,爱尔兰已为我们提供了人力资本支撑产业升级的一个重要成功案例。爱尔兰长期重视人力资本投入,政府对教育的投入也始终占GDP的5.5%以上,一度超过6%,高于同期英国、法国等其他欧洲主要国家的平均水平。正是长期的人力资本积累,有力支撑了上世纪90年代以来爱尔兰软件业的快速发展,形成了令人瞩目的国际竞争能力,使其从2000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软件出口国,仅2005年软件出口额就达297.9亿美元,是我国2007年软件出口与服务外包额的近3倍,带动了爱尔兰经济近20年的高速增长。

对于自主创新,人力资本的主导性作用更加明显。目前,我国企业创新效率不仅落后于发达国家,与港澳台相比同样有一定差距。据统计,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每申请一项发明专利需要R&D人员77.8人,需要R&D经费1265.5万元,而港澳台资企业则分别只需要18人和425.4万元,究其原因,国内创新型人才不足和缺乏有效培养使用是最主要的问题。反之,一旦重视了创新型人才培养使用,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必然会引导投资向高附加值的新型工业化和服务业领域转移、向自主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创立倾斜。在这些方面,深圳、大连等国内城市和奇瑞等企业也已经走出了成功道路。

因此,无论是加快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还是实现管理创新,加大人力资本投入都是先决条件,也是必由之路。然而,总体而言,我国的人力资本发展还较为滞后,不能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需要。以教育投入为例,2006年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仅为3.01%,不仅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也低于印度等发展中国家4%左右的年均水平。尤需关注到,我国人力资本制约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苗头性问题早已经出现,今年以来在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影响表现突显,上述地区大量被迫关闭的中小企业大多属于长期忽视自身人力资本投入、缺少核心竞争力,而这种情况还有进一步蔓延的趋势。对此,转变观念,遵循经济发展规律,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已刻不容缓。

(二)发展社会事业,加快文化、体育、旅游等社会服务业发展,推动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形成以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是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也是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方向之一。一段时间以来,我国服务业发展缓慢,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2007年为39.1%,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降至2008年上半年的40.8%。而世界国内生产总值的50%左右来自服务业,发达国家平均达到70%。我国服务业发展无论是在需求面还是供给面上都显不足。从需求面看,由于公共服务体系的缺位和新兴生活服务业发展不足使大量现实需求无法实现,出现了服务业功能残缺问题。从供给面看,一、二产业对生产业的需求强大,但由于供给能力不强,出现了服务业部分功能性丧失。

文化、体育、旅游等社会事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加速发展服务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突破口。在美、日等西方发达国家,社会服务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近年来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以文化为例,发达国家综合实力很大一部分来自文化产业,据不完全统计,全球文化产业每天创造220亿美元产值,并以5%左右的速度递增,其中美国文化产业产值超过航天航空业及农业,1998年起占本国GDP的18%-25%,成为美国第二大产业。以体育产业为例,目前全世界体育产业的年产值已超过5000亿美元,并且以每年近20%的速度高速增长,在美国,从1995年到2002年体育产业的产值由1520亿美元迅速增加到2130亿美元,占当年美国GDP的2.4%,已经成为美国第六大支柱产业。

除了对经济发展的巨大贡献,社会服务业发展更是提升发达国家软实力、扩大文化影响力的重要手段。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模式、产业政策的制定、产业结构的特点,到企业的生产过程、管理方式和名牌产品的创立,这些经济活动都蕴涵着非常复杂的人文资源和文化内涵。仍以美国为例,NBA、好莱坞、迪斯尼等文化、体育领域品牌的影响力绝不亚于任何一个制造业品牌,仅NBA的比赛及相关节目就被以43种语言播放至全球214个国家和地区,有调查显示其影响力已经超过了戴尔、惠普和百事可乐等传统制造业国际品牌。“软实力”实质是一个国家的制度和文化,随着代表国家“软实力”的文化等产业的迅速发展及其对世界和不同民族文化的影响,有的学者甚至认为,“软实力”正在逐渐转化为“硬实力”,足见社会服务业影响力之大、之深远。

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内容和经济增长新的亮点,我国社会服务业虽然刚刚起步,但已经具备了快速发展的条件。第一,我国正处于从温饱型需求向多元消费需求转型升级时期,对文化、旅游、体育等社会服务业的需求旺盛。以旅游为例,仅从2000年至2007年,我国国内旅游总人次数和总花费就分别由

7.44亿人次和3176亿元增加到16.10亿人次和7771亿元,7年间分别增长了约116.4%和144.7%,大大超过其他多数服务业领域的增长速度。第二,相对于金融、通讯等高端服务业国际竞争激烈,大型跨国公司已形成高度垄断的情况,社会服务业属于生产生活服务的范畴,更加贴近百姓生活,进入门槛低,符合我国国情.可以充分利用我国的丰富文化底蕴、人文资源和劳动力优势,迅速形成比较优势,推动国内消费市场的发展,并有效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第三,我国文化、体育、旅游等社会服务业已经具备一定的发展基础,能够在短期内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相关领域的发展。以文化产业为例,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测算,2006年我国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5123亿元,比上年增长17.1%,高出同期GDP增长速度6.4个百分点,高出同期第三产业增长速度6.8个百分点。2006年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从业人员已高达89.5万人,创造增加值812亿元,约占当年全市GDP的10%。湖南省、深圳市的文化产业产值占其GDP也已超过5%。这些数据和事例说明,我国正在迎来社会服务业高速发展的重要时期。

(三)发展社会事业,扩大公共服务,促进国内消费,推动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投资与消费、政府消费与居民消费、城乡消费之间的结构性问题是制约我国消费启动的重要因素,直接表现为居民消费预期过低,储蓄率居高不下。这里有我国的特殊国情与发展阶段因素,但也要看到公共服务不足是造成我国目前居民储蓄率偏高、国内消费难以启动的重要原因之一。近20年来,随着原有依托单位、集体的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被打破,而新的以政府主导的公共服务体系尚未形成和完善,造成政府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尚不能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群众在教育、医疗卫生、养老等公共服务方面的支出负担迅速增大。一方面,在教育、卫生等主要公共服务领域,政府的绝对投入虽然逐年增加,但相对投入却在降低,而居民的投入比例逐年提高。以教育投入为例,国家投入比例从1991年的840%下降到2005年的61.7%,而同期家庭投入比例则由4.4%迅速上升到20%,由此可见,国家投入减少部分大多转由居民个人负担。另一方面,在居民公共服务实际支出方面,无论是绝对值还是占家庭消费比重都在持续增加,根据中经网提供的数据,1995年城镇家庭人均医疗消费占总消费的比重和农村家庭医疗保健现金支出占现金总支出的比重分别是3.11%和4.94%,而到2006年迅速相应增加到7.14%和7.93%,都已高于用于家庭设备用品和服务所占的比例;在农村甚至还高于衣着消费所占的比重。2006年,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达49%。由此看出,正是由于教育、卫生等社会服务的长期消费负担过重,使得广大居民不得不压抑甚至削减其他消费需求,并增加储蓄存款以防范预期公共服务领域的支出,极大影响了居民的即期消费。很多研究显示,若按多年平均测算,教育、医疗消费实际支出已经成为家庭非食品类支出的第一、第二大消费。

因此,现阶段扩大消费应着力扩大公共服务。若不解决公共服务供给不足问题,继续通过投资刺激、单纯发展消费产业等经济手段启动消费,恐难达到预期效果。要调整公共财政支出结构,加大财政对教育、卫生、养老和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领域的支持力度,解除居民的后顾之忧,保障广大群众能够实现基本的“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以有效改善居民的消费预期,培育消费心理,减少全社会被动储蓄和预防性储蓄行为,从而大幅增强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四)发展社会事业,使城乡居民公平及时地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充分发挥社会事业利益协调器功能,为构建和谐社会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制度保障和良好环境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只有将经济发展的成果及时和公平公正地分享给广大人民群众,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社会事业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就是要为顺利实现经济发展成果的合理分配构筑平台和载体。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始终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本世纪以来,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等社会领域改革的受关注程度不断上升,逐步跃升为群众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同时,社会领域发展改革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影响也日益凸显。一方面,发展社会事业,构建社会安全网,能够有效改善经济体制改革的外部环境,促进社会和谐,减少改革面临的阻力。当前我国所处的经济社会转型的特殊阶段,决定了经济体制改革需面对更加复杂的社会利益格局和多元化的社会需求,需要协调更多的利益关系,这都是在改革开放之初很少遇到的。如果不能有效保障各个利益群体、各个阶层广大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不能使群众广泛从经济体制改革中受益,就很难推动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甚至面临空前的改革阻力。而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事业发展,正是实现国民收入的有效调节、促进人人共享改革成果的主要渠道,能够为体制机制和制度改革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例如,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以及此后住房、医疗等各项救助制度的完善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推开,初步构建了一张覆盖城乡的社会安全网,有效保障了群众的基本生活,客观上减少了国有企业改革的阻力,并为此后在企业所有制领域、价格领域和公用设施领域的一系列改革提供了平稳的改革环境。另一方面,深化社会事业改革,能够直接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例如,新的《劳动合同法》颁布后,虽然部分企业因此面临了用工成本增加的现实困难,但从长期看却推动了企业和个人更加重视人力资本投资和技术创新,加快了技术创新和升级步伐。又如带薪休假制度、文化体制改革等等,对我国文化创意产业、旅游业等服务业加速发展的推动作用也都已初见端倪。

(五)发展社会事业,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全面履行政府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增强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动性和动力

首先,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在我国,各级政府掌握有大量的公共资源,行使着国家和社会事务的决策和管理权力,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承担着无可替代的重要职责。然而,在长期以来对推动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各级政府也客观形成了“重审批、轻服务,重经济、轻社会”的观念和行政管理体制机制,这反过来制约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因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必须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为重要前提,将各级政府的发展积极性引导到更加注重发展社会事业、提供公共服务以及社会管理上来,确立各级政府在义务教育、医药卫生、社会保障、文化体育、计划生育等基本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领域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实现从经济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

其次,需要在行政目标定位上实现由单一追求经

济增长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转变。现实中,各级地方政府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盲目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的倾向,将发展仅仅看作是经济发展和GDP增加,热衷于招商引资、上大型项目上,忽视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这种行政目标定位虽在一定阶段内有助于提高经济增长的速度,但从长期看这种增长难以持续。一段时间来国内煤矿安全、食品安全事故多发,一定程度上就是由于部分地方政府存在忽视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以及监管缺位的问题。由此,必须建立与服务型政府定位相适应的政绩考核机制,将各级政府的行政目标尽快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领域集中,变短期增长目标为长期发展目标,变单一经济指标为经济社会综合指标,从根本上促进政府能够将更多的精力放到保证经济长期稳定增长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上来。

第三,需要在管理手段上实现由侧重经济要素管理向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转变。目前,各级政府以行政手段和直接控制为主的经济管理方式尚未完全改变,管理经济多是通过管投资、管项目、管土地、管贷款等具体的“要素管理”来进行。这种管理手段,既不能满足建立灵敏有效宏观调控体系的需要,也不能适应复杂多样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而改变管理手段,还是要在“服务”上下工夫,逐步将公共服务上升为政府调节社会发展的主要手段,从而减少不必要的各类垄断、行政干预。

三、促进社会事业发展适应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需要

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历程已表明,发展社会事业不仅能够直接有效地改善民生,而且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适应新的宏观战略发展要求,必须切实提升社会事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一方面加速扭转社会事业基础薄弱、历史欠账较多和投入不足、发展滞后的局面,同时更要创新发展观念、主动服从和服务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上取得突破性进展。

要树立投资社会事业就是投资于人力资本的理念,切实调整投资结构,加大社会事业投入,形成社会事业投入稳步增长机制。投入不足是制约社会事业发展的首要因素,急需改变。第一,要完善公共财政体制,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将财政支出的重点转向优先满足城乡居民的长期公共服务需要,确保社会事业财政投入逐年增长,增长幅度不低于财政支出增长幅度,并稳步提高占财政支出的比例。进一步压缩用于一般投资活动和产业扩张的财政资金数量,引导地方政府将更多的财政支出用于社会事业发展。同时,加快实行有利于加快社会事业发展的财税、金融政策,提高社会事业投资的效率。第二,要充分认识投资社会事业对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长期推动作用、对扩大内需的激励作用和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要像投资铁路、港口、机场等大型基础设施建设一样,投资建设社会事业。第三,要优先满足教育、卫生等对人力资本形成作用最大领域的投资。加大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逐步将其占GDP的比重提高到4%以上。加大政府投资占医疗卫生总费用的比重。提高全社会对人力资本积累的重视程度,通过政府补贴和信贷支持等多种手段,引导和带动企业、个人和其他社会组织主动投入人力资本。建立健全人力资本使用和配置的市场机制。在注重开发人力资本的同时,还要重视人力资本的使用和配置,充分发挥人力资本的效能。

要以需求为导向,扩大公共服务供给,全力保障基本公共服务,积极发展多样性的社会服务产业,逐步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在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提高和财政收入快速增长的基础上,要迅速扭转社会服务产品供求不平衡状态,扩大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公共文化、社会保障等应由政府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产品的供给,加快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大力发展潜在需求巨大、面向市场需求的职业技能培训、医疗健身、文化娱乐、社区服务、老龄照料、旅游休闲等社会服务产业,在保障社会公共利益的前提下,积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公平开放社会事业的市场准入,鼓励、支持和引导多元化投资,提高服务产品的供给水平、质量和效率,建立起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满足城乡居民多层次、多方面的需求。尤其需要强调公共服务向农村、向贫困地区、向弱势群体的倾斜,这既是保障所有公民基本权益的需要,同时在这些地区和人群中蕴含着巨大的需求和消费市场,对扩大公共服务消费具有重大的战略价值。

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着力解决制约发展的体制,激发社会事业更好更快发展的动力和活力。首先,要积极转变社会事业就是福利事业的传统观念,树立公益事业与服务产业相统一的新理念,探索形成适应不同性质社会事业发展的新体制新机制。其次,要改变行政包揽全部社会事业的制度安排,打破部分领域政府垄断,凡是市场能够提供的服务和进行自我调节的领域,就应让市场发挥作用,凡是社会组织能够自主解决的、市场机制能够调节的问题,要减少政府行政干预,集中人财物力去做必须由政府承办的事务,并加强市场监管,强化服务功能。第三,要在推进社会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基础上加快营利性社会事业产业化进程。按照承担任务的公益性程度,以及营利和非营利性质,划分社会事业单位类型,并实行不同的支持政策和管理运行模式;对营利性社会事业单位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培育大型社会服务企业集团,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社会事业单位发展机制和运营机制。

要提升社会事业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和地位,不断创新完善宏观调控和管理手段,将统筹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落到实处。加强宏观调控是保证社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证。应汲取历史的经验教训,深化社会事业发展规律的认识和研究,把社会事业发展纳入国家宏观调控体系,做到与经济发展问题同步研究、统筹规划、协调实施,改变经济和社会发展一手硬、一手软的工作格局。当前社会事业发展宏观调控的基本着力点,就是要解决供给不足的主要矛盾,达到供求总体平衡、结构比较合理、发展较为均衡、社会基本满意。并要在宏观调控中坚持把握积极稳妥、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的基本方针,处理好增加投入与深化改革的关系,处理好投入与效益的关系,努力做到内涵发展与外延发展相结合,公平与效率相结合,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还要通过投资、规划、政策和绩效监测评价等管理手段的有效使用,形成合力,保证社会事业走向科学发展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