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文言文教学的困境与突围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文言文经过千百年的沉淀和洗涤,承载着丰富的传统文化信息,深刻地影响着世世代代的华夏子孙。近年来,国学热的兴起让文言文重新回归大众视野,中考、高考等也在加强文言文的重要性,所以中学语文教育对文言文的教学非常重视。
一、当前的文言文教学现状
(一)教学模式的两极分化,“文”与“言”不能有效统一
文言文教学,应兼顾“言”(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等)的积累和“文”(文章的思想内容、章法结构、艺术特色)的感悟。然而,由于高考、中考的导向,绝大多数教师把文言文教学的重心放在“言”的积累上。许多教师为了将“言”落到实处,把文言知识点嚼烂了喂给学生。通常采用的方式是教师讲解实词、虚词、句式等知识点,学生记笔记、背诵、习题训练。更有甚者,教师不讲课文,直接让学生背参考译文。这种过分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教学模式,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使其逐步丧失了感悟文言文精妙语言、鉴赏古代文学作品中的生动形象、体会圣人先哲深邃思想的能力。如此,新课标要求的“让学生感受中国文化精神,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彻底沦为空谈。另一方面,随着新一轮国学热的兴起,在各种媒体的推波助澜下,文言文经典作品的人文性、艺术性重新被关注。语文教师也开始有意识地打破咬文嚼字、机械串讲的传统,在教学方法、内容分析、艺术鉴赏、思想挖掘等方面进行个性化探索。然而,又有部分教师走入了误区,出现了重“文”弃“言”的现象。特别是上公开课,由于讲解文言知识点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且不易出彩,所以老师们干脆把文言文当作纯粹的文学作品进行欣赏。在四川省的一次优质课比赛中,一教师讲庄子的《逍遥游》,其教学的环节设置为:1、明确文中的“三笑”;2、“三笑”说明了什么;3、体会“逍遥游”的含义。教师让学生分组讨论,又引经据典阐述庄子清静无为的思想。教师讲得无比陶醉,学生讨论得热火朝天,整个课堂热闹非凡。然而,最后让学生谈对“逍遥游”的理解时,由于“言”的意思不明确,文章没读懂,答案让人啼笑皆非。所以,文言文作品欣赏如果采取跳过“言”直达“文”的空中楼阁式的教学方式,好比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违背了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也违背了由浅入深的教学逻辑。这样一来,学生体会不到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文”也就变得虚无缥缈。
(二)教学主体错位
30多年前,钱梦龙先生提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主张。所谓的“主导”,重在“导”,即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学习和思考,激起学生学语文的兴趣,养成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形成语文学习思维;而具体的学习活动和思考过程则是由学生来完成,即所谓的“学生为主体”。目前的文言文教学,主要采用传统的讲授法,教师把相关文言知识点灌给学生,学生只需机械地死记硬背即可。学生几乎没有思考的机会,课堂参与度极低。教学的主体成了教师,学生则是袖手旁观的观众。在新课改背景下,有些教师开始从关注自身走向关注学生。他们在课堂上会设置一些环节让学生参与,最常用的方式就是O置问题让学生讨论,但是学生的活动还是有限,一堂课最多两三个讨论的问题,并且学生的思维成果最终还是被拉入教师预设的答案中,他们只是“带着镣铐跳舞”而已,教学的主体还是教师。为什么教师难以转变角色呢?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教师对学生缺乏信任。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职业定位让其觉得自己是知识的传授者,总是主观地认为学生这也不会那也不会。学生看得懂的不讲不放心,学生领悟得到的不讲不放心,学生能探索得出结论的不讲不放心。这种不敢放手的做法导致最后只有自己唱独角戏。二是受现行的教学评价机制的影响。在目前的体制下,衡量教学效果最直接的方式是考试。而考试成绩与课堂效率息息相关,为了提高课堂效率,教师会最大限度地利用课堂时间,不愿意分配一部分时间给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三)现实生活中文言文语境的缺失削弱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意志
经典的文言文作品虽然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宝库,但是由于其距离我们时代久远,在日常生活中一般人不再把它当作传递信息、交流思想的工具。除语文课堂之外,文言文基本没有使用的机会,处于“零语境”状态。所以,有些专家就认为,“绝大多数中学毕业生只要把现代语文学通学好就可以了,往后在工作中再进修中都用不着文言文。”[1]“文言文,即使会了,又能干什么?如果不教书,也只能自怡悦,茶余饭后哼几句‘池塘生春草’‘杨柳岸晓风残月’而已。”[2]很多学生也认为学文言文实用性不强,这严重影响了他们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教学语境与日常生活语境的差距,让学生对文言文中的有些知识理解起来极其困难。文言文的语音、词汇、语法等与现代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有很大差别,其蕴含的思想与现代人的精神世界有一定的差距,学生与文言文的这些隔阂也会一定程度上削弱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甚至会对学习文言文产生抗拒心理。如:在讲解屈原的《离骚》时,教师设计了一个问题――“谈谈屈原以香草美人为喻的原因”,目的是让学生理解“香草美人”的传统。可是学生在理解时,由于没读懂文章,对屈原和当时的社会情况缺少深入了解,竟然得出“屈原有恋物癖”、“屈原心理女性化”这样的结论。如果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评价失当,可能会让学生对《离骚》甚至整个文言文产生抗拒心理。因此,尽管文言文有丰厚的思想内容,华美的辞赋篇章,但是教学语境的缺失,让许多学生不愿意深入学习文言文,这对我们文言文教学也是个巨大的考验。虽然当下文言文教学困难重重,但无论是为了迎合考试还是传承、弘扬传统文化,教好、学好文言文都是势在必行的。
二、让文言文教学突出重围
(一)改进教学方法――把握“言”的规律,重视文的欣赏,力求“文”“言”兼顾。
语言是有规律的,那么语言中的词义演变、句式变化等也是有规律的。所以在讲解文言文时,教师不必逐字逐句地去翻译,而应侧重于引导学生掌握这些语言现象的规律,进而培养其举一反三的能力和自己动手的能力。在讲解文言实词时,我们可以把词义演变的规律讲授给学生,比如:在讲解“兵”的意思时,先讲其本义“兵器”,再讲“战士打仗需使用兵器,因此‘兵’又有‘士兵’的之义”,进而讲“‘兵器’”和‘士兵’都和战争有关,所以‘兵’”又有了‘战争’的意思”,最后总结词义演变的途径之一是引申,而词义引申往往是由实到虚的一个过程。那么学生在学习其他文言篇目时,就会按照这个规律去探知其他文言实词的意义。同样地,在讲解使动、意动、几种特殊句式时也没必要每篇课文都去重复,而是把规则讲清楚,让学生自己到具体的语境中去体会。久而久之,学生自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会有所提高。在学生具备读懂文本的能力之后,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欣赏评价古代文学作品,这不仅是新课程标准的明确要求,也是提升个人文化修养、传承传统文化的需要。如果忽略了“文”的鉴赏,文言文教学就好比是一具没有血肉、没有灵魂的干尸,学生根本领会不到作品丰富的内涵,根本无法与古代的圣人先哲进行思想上的交流,新教学大纲提出的“使学生加深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充实文化底蕴,提升文化品位”则是空谈。所以,文言文教学,必需“文”“言”兼顾。
(二)转变教学角色――采用活动元模式,把课堂还给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所谓的活动元模式是指通过活动的方式来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模式。在开展教学活动之前,教师需要根据教材特点、教学资源情况、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等将教学内容问题化,进而把这些问题设计为主题活动,这个过程叫做活动元教学设计。对文言文而言,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文学文化常识、文言知识点、文章的艺术特色和主题思想等。此外,为了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又可能延伸出一些新的学习内容,比如课本剧表演、视频欣赏等。所以,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可从以下活动元类型挑选:
活动元名称 活动元描述 举例说明
以合作探究为核心的活动元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合作探究,形成结论。这是本教学设计的中心活动形式。 《赤壁赋》,学生合作探究“苏轼的处世哲学”。
以技能培养为核心的活动元 学生开展听一听、读一读、讲一讲、写一写等活动,培养学生基本的语文技能 《兰亭集序》,学生听配乐朗诵、老师范读、学生自读、优生评读,进而总结文言文的朗读技巧。
以自主学习为核心的活动元 老师布置任务,学生自主学习。 解决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等知识点时,让学生结合规律,通过注释、工具书或者小组合作的方式,自己归纳。
以创设情境为核心的活动元 学生通过看视频、集图片等方式,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 《岳阳楼记》,学生搜集岳阳楼的图片,感悟景之壮美。
以网络探究为核心的活动元 学生利用网络查询与课文相关的内容(比如人物、事件、时间、地名、文化等),在此基础上学生进行自主探究 《兰亭集序》时,学生上网查询有关王羲之的典故,进而评价王羲之的生死观。
从上表可知,在活动元教学模式中,教学活动的主体发生了转移。教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的传授者、课堂的管理者,而是课堂活动的主持人;而学生在课堂上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他们成了课堂的主人――学生参与所有的活动,并且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这样一来,学生的主体性就得以体现了。并且将教学内容活动化,打破了传统文言文课堂刻板、枯燥的局面,使文言文教学更具生动性和趣味性。此外,由于学生在课堂上有事可做,大大降低了游离课堂的概率。需要补充一点的是,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时由于受知识结和认知水平的限制,不能对相关知识进行提炼,所以教师在每个活动之后应有一个将零散的知识结构化的环节。
(三)营造教学语境――把文言文教学和现实社会生活对接,消解文言文教学语境缺失带来的不良影响
据统计,“《说文解字》70%以上的字现代汉语仍然是常用字……我们今天使用的大部分汉字带有文言文使用标记和文言文色彩。”[3]这充分说明,文言文虽然与现代生活有隔阂,但是并非与现代人的生活完全割裂。那么,作为教师要善于去寻找现代生活与文言文的对接点,来拉近学生与文言文的距离,让学生明白文言文很贴近生活并且能服务生活,把文言文教学语境缺失带来的不良影响逐渐消解,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那么教师可从哪些方面去寻找现代生活与文言文的对接点呢?1.成语。文言文中的一些词语在成语当中有沿用,而这些成语在现代生活中使用频率相当高。如:“顾”有成语“三顾茅庐”(顾:拜访)、“左顾右盼”(顾:看)、“瞻前顾后”(向后看)等。教师在梳理文言实词“顾”字的词义时,就可通过这些常用的成语来解释,这会让学生接受起来更容易,而且有助于掌握成语的意思。2.方言。文言文中的一些词语在方言中有留存,在讲解文言字词的意思时,可利用方言做旁证。如:王羲之《兰亭集序》中的“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相与”译为“结交”。在讲解这个知识点时,可与方言对接起来。在四川话中,“相与”的意思就是“结交”。例如:这个人太奸了,以后再不和他相与了。3.影视作品。文言文中有的字词意思很艰涩,学生理解起来很困难。但是时下的影视作品会涉及到一些。教师在教学时,若能够用一些台词中的词语来解释文言字词,学生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并且会觉得新奇有趣。如:“逆”,学生习惯把它解释为“反”。但是文言文中“逆”,经常解作“迎接”,苏轼《留侯论》中有言“楚庄王伐郑,郑伯肉袒牵羊以逆”,此处“逆”就解作“迎接”。为了让学生掌握这个知识点,我们可借用《甄执》中的经典台词――“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来做旁证。于漪说:“要真正教好与学好语文,只有立足于社会,把课内课外结合起来,互为补充,才能促使学生的整体发展与综合成长。”[4]所以,想要让学生接受文言文、喜欢文言文、欣赏文言文,必须要有意识地把文言文教学和现实社会生活对接。
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除了上文所述的教学模式两极分化、教学主体错位、教学语境缺失等问题之外,可能还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文章主题思想与现代人精神世界脱节导致学生对古人的思想观念不认同、经典作品多角度解读导致解读过度或解读牵强附会等。所以,教师如何带领学生突出不断出现的包围圈,如何让文言文真正住进学生心里仍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长久命题。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2]张中行.文言和白话[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8.
[3]王元华.百年文言文教学的反思与重建[J].课程、教材、教法,2015,(6).
[4]于漪.语文的尊严[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14.
(谭永燕 内江师范学院文学院 64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