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音乐是一种情感艺术,音乐的魅力在于能给人们一个驰骋想象的空间。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曾梦想着自己要在热爱的音乐教育沃土中尽情挥洒,并把音乐这颗美好的种子播种在孩子心中并萌发成长。面对21世纪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经济的全球化,如何培养在新时代具有良好素质和竞争力的新一代,是事关国家命运和民族前途的大事,也是基础教育义不容辞的重任。基础教育改革要求师生以新的角色投入到新的课堂教学中,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传统的师生新角色的转变成功与否,表现在师生课堂教学行为的转变,教学模式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观性、受动性、依赖性的一面上,从而导致人的主观性、能动性、独立性的不断销蚀。而课堂改革就是要将他主动性、被动性的学习状况彻底改变成把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弘扬、发展提升的过程。这是学习观的根本改变,学习不是一种异己的位置的控制力量,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精神解放运动。基于此,《新课程标准》指出,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尊重个体的不同发展,不同音乐体验和学习方式,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质,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

“重结果轻过程”这也是传统课堂教学中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也是一个十分明显的教学弊端。所谓重结果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重视知识的结论,教学结果,忽略知识的来龙去脉,有意无意压缩了学生对新知识的思维过程,而是让学生对重点背诵“标准答案”。所谓重过程的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教学重点放在过程、放在揭示知识形式的规律上,让学生通过感知――概况――应用的思维过去发现真理、掌握规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掌握了知识,又发展了能力。重视过程的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思维得到训练,既长知识又曾才干。

在进行音乐实践活动中,学生的情感随音乐的发展产生共鸣与起伏,在不断的体验中感受领悟,发掘音乐。一般传统的教学只片面的让教师将知识的结论直接传给学生,从而忽略了知识的结论产生的过程。经过用自己身体亲身体验,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后所学到的知识,在学生脑中留下的痕迹是不一样的。“给”是给永远死的知识,而只有通过恰当好处的“导”,去激活学生的思维,让他们“有感而发”,这样掌握的知识才最牢靠和颇具意义。如我在给学生上“快乐的音乐会”一课时,曲中出现了胡琴,喇叭,铜鼓的字样以及这三种乐器发出的声音,孩子们由于年龄小平时积累有限,所以我找来二胡的音乐资料,一支小喇叭,一面小鼓,让他们自己吹,自己听,通过亲身的体验感受,对这三种乐器有了一个直观的了解。在后来的教学过程中,孩子们都能顺畅并且较清晰的将这三种乐器的名称和各自发出的声音唱出来,直观教学远比抽象教学的快与直接。过程远比结果重要!

感受与鉴赏是重要的音乐学习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学中应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逐步积累鉴赏音乐的经验。应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鼓励学生对所听音乐有独立的感受与见解,帮助学生建立起音乐与人生的密切关系,为终身学习和享受音乐奠定基础。

二、创设丰富的环境,由单一媒体向多媒体转变

教学活动是借助于一定的手段,工具展开。教学活动的具体过程、组织方式以及质量效益等都和教学活动中使用的工具急切相关。从某种意义上说,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更新教学设备,优化教学技术,是教学发展的历史规律和客观要求。

鉴于此,凡是审美活动,都必须通过生动鲜明的形象来感染人,使人产生美感,才能达到教学目的。良好的实践环境可以在很多程度上激发对音乐实践的兴趣,产生学习的动力。随着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单一的媒体已经无法再适应当前的教育。所以,教师在讲授一节课时,让听觉形象和视觉形象有机的结合,高质量的上好每一节课,结束过去“一架钢琴,一本书”的授课历史。如在我教“两只小象”时,我在课前做了大量而充足的准备工作。课一开始,我播放教学范唱音乐,在多媒体上放出课件图片,在音乐和画面创设的情景之下,我绘声绘色的引出“两只小象”的歌曲。孩子们即刻被吸引住了。在浓厚的兴趣下,很快地便学会了这首歌,之后我又出示了一些漂亮的头饰,鼓励学生进行角色表演,更加引发学生表演欲望。从而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可见,合理,恰当的运用多媒体,能使课堂更加充满活力、有光彩,孩子们才能在学到知识的前提下更透彻的感受美。

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极大的扩展了音乐教学的容量,丰富了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在音乐教育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教师应努力掌握这一技术,使其更好的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去,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

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由重知识向重能力转变

传统教学中的知识传授重视对“经”的传授,忽视了“人”的发展。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以人为本,呼唤人的主体精神。因此教学的重点要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竞争已经给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回顾20世纪学校教育所走过的历程,大致可以看到这样的一个发展轨迹:知识本位――智力本位――人本位。当代教学应致力于发展学生的包括智力在内的整个个体和整体素质的提高。

总上所述,理想的教学状况是:学生在兴趣盎然中通过一定的过程和方法,掌握知识与技能。然而,只有师生的课堂行为彻底的转变了,这一切才会实现。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应该是共同学习,互相促进,教学相长的关系。新的课程标准强调以人为本,以音乐为本的教育理念,强调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要适时、关键、起到画龙点睛、指点迷津的作用。学生好似一眼泉,一眼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泉,而教师就是引导发掘泉水的人,使泉水喷涌而出,永不停息。作为新世纪一名普通教师,应该为具有为不同个性学生的终身发展出一臂之力!师生课堂行为的转变,为我国将来基础教育的改革成功奠定基础!

(作者单位:辽宁省辽阳市灯塔市烟台街道文化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