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康德:从理性到非理性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康德:从理性到非理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康德(1724--1804)虽然不属于西方现代哲学,但他对20世纪西方文学与文化却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他的影响超过了黑格尔,他被认为是现代主义文学的根源。贺麟先生说:“现代西方哲学应该上溯到近代承前启后的大哲康德,尽管后来的哲学家对他的学说备加非难,从各自不同的角度提出不同的意见来驳诘他,他却终不失为现代哲学的源泉。犹如投入大海的巨石,他在哲学界里激起了四向散开的巨大波浪或是细微的涟漪。现代西方哲学各派哲学家受他影响的程度容有深浅不同,但没有任何人是和他了不相涉的。”

德国传记学家阿尔森・古留加在他的《康德传》中这样评述康德:

一方面将自己感性的生活欲求压缩到如此低微的程度;另一方面,又把理性的精神探索发挥到了如此淋漓尽致:

他的一生几乎全是在一个叫哥尼斯堡的城市度过的,他从没有越过东普鲁士疆域一步。他既不追逐功名,也不攫取权力,无论是公务还是爱情都不能使他受到无端的烦忧。他一辈子没有结婚。

然而他的内心生活,他的精神生活却与此迥然不同。在这个领域里。他的成就是惊人的。他的头脑里涌现出许许多多震撼人心的思想,这些思想不断巩固和加强,同另外一些思想进行殊死搏斗,其中有的遭到毁灭,有的在斗争中升华。他的思想在世界各个角落漫游,希求超脱尘世的束缚,试图洞察浩渺的宇宙。他的思想钻进人类灵魂的深处,力求认识自身。他的思想紧张而激越。

康德处在一个理性的时代。康德声称:“我们这个时代可以称为批判的时代。没有什么东西能逃避这批判的。宗教企图躲在神圣的后边,法律企图躲在尊严的后边,而结果正引起人们对它们的怀疑,并失去了人们对它们真诚尊敬的地位。因为只有经得起理性的自由、公开检查的东西才能博得理性的尊敬。”康德以理性为武器来批判一切,但他同时发现,我们在以理性为武器批判一切之前,是否应先对理性本身进行批判?我们在用武器批判一切之前,是否应先对武器本身进行批判?我们在使用工具之前,是否应先研究工具?理性是什么?它的内容和界限是什么?这种对理性的思想,对思想的思想,就是哲学的根本问题。如果我们对这些问题都没有清醒的认识,批判何以成为可能?于是康德写了他“三大批判”的第一部:《纯粹理性批判》。康德首先要做的就是将理性加以批判、加以限定。理性的边界并不是无限的,理性也不是万能的。这样康德就从理性走向了非理性。康德的哲学成为了非理性主义思潮的源头。

所谓非理性主义思潮,与其说是彻底否定理性,毋宁说它是对理性重新进行批判和审视,以考察它的权力和功能。康德哲学被称为非理性主义的源头,但康德总是小心翼翼地给理性留下可以充分施展自身才能的舞台。非理性主义或反理性主义并不是无理性、非理性,而是反对传统的理性中心主义、历史理性主义,反对以理性主义代替一切,因此,反理性主义同样是理性的,甚至比理性主义更加理性。反理性主义反的是理性“主义”,而不是理性,因为反理性主义认识到了非理性、无理性,所以,这实际上是理性主义的进步。海德格尔说:“只有当我们终于认识到,被颂扬了几个”,世纪的理性,其实是思想最顽固的敌人,只有这时,我们才有可能开始思想。海德格尔既不是理性主义者,也不是非理性主义者,在他看来重要的是学会思想,学会比理性主义更加严谨的思想。美国当代思想家哈桑在他《后现代转向》一书中引用哈利・勒文的观点对此作了分析:“辨认出非理性正是理性的一个胜利。但在另一个意义上,它却强化了那股反理性的潜流,当这股潜流上升到表面时,我把它称作‘后现代的’。”这样看来。非理性主义从地下走向表面的过程,就是现代主义走向后现代主义的过程,理性与非理性之间并不是非此即彼、相互替代的关系,而是相互依存、互为表里的关系。

众所周知,康德自己是非常理性的,也正因为他非常理性,他便认识到了理性的界限和局限。康德在他41年的教学生涯中曾开设过13门课。它们是:逻辑学、形而上学、自然地理、伦理学、人类学、理论物理、数学、法学、哲学科学、教育学、力学、矿物学、神学。他提出了著名的星云假说:引力和斥力这两种对抗力量的斗争、运动和相互作用,产生了太阳系和其他宇宙星体,并不要借助于任何神意或上帝的干预,也不需要如牛顿所强调的外力的第一推动。他对每件事都要仔细想透彻了再行动,所以他终身是个独身者。有两次他要向女子求爱,可他每次都考虑得太久了,最后让别人捷足先登了。从康德这里人们发现,哲学家或许不宜结婚。而这一传统似乎历史久远。苏格拉底的妻子是一位泼妇,据说他为此吃尽了苦头。有了前车之鉴,柏拉图于是终身不娶。他提倡精神恋爱。康德坚持每天下午3点半散步,风雨无阻,雷打不动。以至镇上的人常常根据他出门的那一刻来对表。康德一生除去但泽(Danzig)旅行过一次之外,从未离开过哥尼斯堡。在书斋和课堂上。康德度过了平静而有序的一生。他一天坚持吃一顿饭。而邻居家一只公鸡啼叫不停便导致他搬家。他有一次上课精力非常不集中,因为前排一位学生的上衣掉了一个纽扣。他对什么都要加以批判,他甚至写过一部《烹饪学批判》。他写过一本教学法的课本,但自己却不曾应用过。他有一个原则,即只注意那些智力中等的学生。因为笨赞没法扶助,天才自会打算。

康德哲学思想的核心是将世界分割为现象(phenomena)和本体(noumena),而不是主体和客体两部分。“现象”(phenomena)一词来源于希腊语,意思是“显而易见的”。在康德那里,它是指显而易见地呈现在感官面前的事物。在现代某些西方哲学家看来,主、客体是不可分的,并且一定要划分界限也是没有意义的。正如一个人观察自然,其实他自己也是自然的一部分;而他心中的自然、客观则早已打上了人的思维与观念的烙印。正如时空是经验的前提一样,存在着人的感觉的先天形式,即先验理性形式,正是这种心灵结构或心灵范畴使我们可以描述现象界,但我们却无法由此而描述本体。在康德那里,本体又称物自体(Ding an sich)、自由意志或上帝的自由创造。物自体既是认识的源泉,又是认识的界限;既是思想的源泉,又是对思想的限制,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是不可知的彼岸世界。康德认为,人只能认识现象(此岸),而绝对不能认识本质。我们对于客体的认识只不过是感知它的存在状态罢了,至于它的本质我们不得而知。“我们拥有的详尽的知识都是关于它们的表象、现象,以及由它们得来的感觉。”用维特根斯坦的话来说,就是“凡是能够说的事情,都能够说清楚,而凡是不能说的事情,就应该沉默”。这便是对理性主义的贬低,而为不可知论提供了理论基础。康德认为,由于人自身的局限性,他的认识也必然是有局限的,他无法认识自己究竟是什么;由于思维自身的矛盾性,因此有些问题是思维本身所无法思维的。

总之,康德的使命就是:从理性中救出宗教,同时又从怀疑论中救出科学。用康德自己的话说,就是“我不得不限制知识,以便给信仰留下地盘”。现象界属于科学;物自体则属于宗教。宗教的基础不是科学和神学,而是道德。这就是活跃的直觉、良知和内心的责任心。康德认为,“绝对命令”(categoncal imperative)是存在的,这是一种普遍的义务感,是人类经验的组成部分,是道德义务或道德命令的基础。康德心中萦绕不去的问题是:“头上灿烂的星空,以及心中的道德律。”他认为,基督教的上帝是存在的,因为只有上帝存在,伦理学和人类社会才可能存在,否则道德就会沦为主观的偏爱,世界就会变成丛林,强权就会变成公理。叔本华这样评价康德:“他破除历史悠久、受人崇拜的错误信仰,又明知这样做有风险,这时不如说只想通过这种道德神学顶替少数几根薄弱无力的临时支柱,这样,一旦毁灭倾塌就不会落在自己身上了,他可以有时间逃脱。”

从推崇理性到怀疑理性、限定理性,康德与西方非理性主义哲学建立了十分密切而明显的联系。“从某种意义上讲,没有康德的批判哲学,就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反理性哲学,因为前者在为人类理性划定界限的同时,也就为反理性的活动腾出了地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