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拆分问题,各个击破”教学感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拆分问题,各个击破”教学感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习题课是新授课的有力推手,优化习题课教学不仅能有效地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促进学生良好逻辑推理能力的形成。本文借助笔者尝试创新的一堂习题课,谈一谈对“拆分问题各个击破”的教学感悟

主题选择与构思相得益彰

在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的《从三个方向看物体的形状》一节教学中,出现了“通过从两个方向看小立方块组合体来还原几何体形状”的习题,这是本节乃至本章学习的难点,除了需要学生有较好的空间想象能力,还需用到分类讨论思想。若能分步引导学生模拟动手操作探究,再由特殊到一般地抽象出几何模型,就能突破难点了!于是,以此题为切入点,构思教学设计,为更好帮助学生直观形象的理解掌握此类问题的拆分探究方法,通过以下教学环节:引入问题(见图一)――实践探究(把原题先拆分为三个小问题和三个追问,再借助自制教具演示,直观形象呈现问题的发生过程,见图二至图六)――在抽象的俯视图小正方形标注数字的方法(见图七、图八)――归纳提升――巩固练习。在后续教学中,笔者把“拆分问题,各个击破”录制成微课,分段点播给学生,借助微课中的引导性话语引领学生加入问题探究,提高学生感性认识,巩固了学习效果,实现了化繁为简的目的。

问题拆分与追问环环相扣

首次,碰上这个“拦路虎”,同学们有些捉襟见肘。我鼓励同学们稍安勿躁,尝试将问题进行拆分细化为平时接触过的问题,于是“拆分问题”登场了:该几何体至少用几个小立方块搭成?众所周知,万丈高楼平地起,同学们借助俯视图搭出“地基”,再借助主视图,发现其第一列是两层的,第二、第三列是一层的,因此第一列的三行中,至少有一行是两层的,学生们想到有三种可能性,再借助微课中图片(见图二)直观显示确认,发现此时有6个小立方块。接着“追问一”来了:这些搭法的左视图一样吗?答案显然不同,学生们画出三种相应的左视图,再借助微课点播,核对答案(见图三),学习热情被点燃了!

有“至少”就有“至多”,同学们很默契的想到了“拆分问题二”:该几何体至多用几个小立方块搭成?自然很快“迁移思路”,先借助俯视图搭出最底层的小立方块,再借助主视图中第一列为2层,因此至多每一行都是2层,发现答案是唯一的,此时由8个小立方块构成(见图四)。“追问二”迎头赶上:这种搭法的左视图又是怎样的呢?借助刚刚微课中的直观显现的立体组合图形,学生们很快画出了唯一左视图(见图五)。尝到甜头后,同学们不由分说的得到还可能有7个小立方块组成。

“拆分问题三”和“追问三”就显得顺理成章了:该几何体还可以用几个小立方块搭成?7个!该如何搭小立方块呢?学生们纷纷举手示意,先借助俯视图搭出最底层的5个小立方块,而主视图中的第一列为2层,还可能有2行是2层的,此时又会出现三种可能(见图六)。因此,这三种情况下的左视图也不同,同学们画出了相应三种左视图。

方法延伸与拓展顺势推进

从“捉襟见肘”到“顺理成章”通过以上的“摆一摆”,同学们知晓了原题中满足条件的几何体可能由6、7、8个小立方块构成。“可在通常的练习中,是否都能借助小立方块来拼搭呢?是否还有其他简洁可操作的方法呢?”笔者又问道。这一问,同学们刚解决完难题的兴奋劲不见了,又陷入了苦思冥想中。继续引导其可借助“在俯视图的小正方形中标注数字表示该位置小立方块个数”的方法来解决这类问题。如:先借助主视图的第一列有2层,因此它的第一列的三行中最少有一行是2层的,有三种可能性,再有在俯视图此列中的相应小正方形中标上2,其余均为1,同学们领会后很快得出了其余四种不同的位置(见图七)。此法可形象直观引导学生发现,看似抽象的俯视图,其行数即为左视图的列数,而每行数字的最大值即为左视图相应列的层高。以此类推,七块的三种左视图、八块的唯一左视图(见图八)都能迎刃而解了!由此,对“如何从两个方向看小立方块组合体来还原出原几何体形状”这类问题就被逐一拆分探究,各个击破了!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实现了从借助“搭小立方块”直观发现答案到“在俯视图中相应小正方形中标注数字表示该位置小立方块个数”抽象而准确得出答案的顺利过渡。

对于一些有难度的习题教学,一定要舍得花时间研读问题,逐层拆分,教会学生挖掘问题背后的隐含信息,用所学知识各个击破,圆满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