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中国“主场”时代的到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国“主场”时代的到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国的当代艺术不一定去欧美参展才能得到国际关注,在中国的“主场”做得前卫,一样可以广受全球注目。这是上一代人所不敢想的,但从798双年展开始做到了。我任总策划的2009首届北京798双年展,自8月15日开幕以来掀起了一阵风波,各路人马登台表演,使它就像一列通向未来的时代班车。

我的初衷是,当代艺术要参与中国社会的改变进程,参展的艺术作品朴素一些、粗糙一些甚至不像艺术也可以,关键是呈现中国转折时代的精神内容的质感。双年展能达到一种民间的精神状态就行了。

双年展主题“社群”的确立,我就知道成功一半了。主题展“流动的社群”对艺术家的选择和确立总体的语言风格是相当冒风险的。像隋建国、汪建伟、展望等艺术家,语言水准很高,但他们这些年偏重于观念艺术,题材不太涉及社会人群;而张建华等人尽管关怀草根,但语言上一直比较粗糙。对社会精神有深刻表现又能达到一种语言化,这类艺术家基本上没有。我选择了语言水准弱一些而倾向社会精神的一批艺术家。

我认为中国当代艺术的语言不应该是“西方盒子的中国内容”,即用西方的饼干盒子装上中国的窝窝头。中国的当代艺术要重新寻求语言创造的路径,即先确立体现价值取向的内容,再寻求形式。当然,这不可能一次完成。第一个阶段先调整内容的价值取向,第二个阶段再寻求它自身的形式。

“流动的社群”展的作品形态,实际上处在这次当代艺术转向的第一个阶段,即语言上是粗糙的,价值取向上是有新意的。这也是这次主题展的争议之处,有人认为诸多作品直接将社会形式的原生态当作艺术语言,比如村委会土屋、家庭教会的民宅、草台班子戏台等,缺乏从社会形式向艺术语言的转换。其实事情没有那么糟糕,很多作品还是有语言转化的,比如蒋崇无将监狱橡皮房的三面墙拉开,张建华戏剧风格的表现主义及职业演员、业余演员混用,张可欣的木雕车、王钟将信徒脸的泛白化处理。

当然,大量使用超写实雕塑、纪录片、原生态社会空间的模拟形式会在现场非常抢眼,其转化形式就会被观众忽视,而产生皆是照搬社会现实的错觉。从中国的社会和当代艺术的进展看,“流动的社群”无论在主题或形式上的选择都相当“前卫”,但可能一般观众会觉得怎么请了一帮语言水准这么差劲的艺术家。这就是这次主题展在展览模式上所冒的风险。

任何实验性的展览模式都是有风险的,国际艺术部分的展览也受到了挑战。这部分主要是拉丁美洲、南美洲、德国的新艺术,很多作品摆脱前十年过于美国化的语言形式,注重有机的、想象性的跨文化美学,在语言形式上非常有实验性,基本上摆脱了欧美传统的抽象几何、观念艺术和表现主义的模式。但可能国内观众对此缺乏艺术史的知识背景,因此无论媒体、公众还是专业观众,都处于失语状态,只是觉得有意思,但不知从何说起。

另外,林大艺术中心、东京艺术工程、梯空间的装置和video部分也非常有实验性,在布展方式上也非常有特点。策展人决定不贴作品标签,不让观众知道作者和作品名称。但这对习惯看标签说明的观众而言很难受。

但无可置疑,798双年展的实验性超过了以往任何一届国内的双年展。这种实验性是注定要被指责的,因为它只做了第一阶段的工作:当代艺术的船头刚调过来,不少参展艺术家自身还处在一种粗糙的开始阶段,不仅体现在语言上,还体现在价值观和自我意识上。比如一些艺术家自身并没有“社群”意识,而是表现出个人意识以及从’85新潮到东村的遗风,比如退展、以崇高的名义不惜牺牲他人的利益。

各方对双年展的反应超出了我的意料。中国传媒娱乐至死的堕落体现时代特色:一方面,媒体指责当代艺术脱离社会现实,但它们对双年展的公民社会话题、拉丁美洲艺术和残障人艺术救助计划等严肃话题居然没有一个字的报道,全都集中于对范跑跑的娱乐化描述。相比之下,英国《卫报》、美国《华尔街日报》等众多国际著名媒体不亚于威尼斯双年展的报道规模让我意外。这意味着当代艺术中国“主场”时代的突然到来。中国的当代艺术不一定去欧美参展才能得到国际关注,在中国的“主场”做得前卫,一样可以广受全球注目。这是上一代人所不敢想的,但从798双年展开始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