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高危因素对早期新生儿胆红素水平的影响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危因素对早期新生儿胆红素水平的影响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目的 探讨高危因素早期新生儿胆红素水平的影响,为临床预防及早期干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高危因素组新生儿172例,按疾病分为5组:宫内肺炎组48例、新生儿窒息组33例、头颅血肿组47例、红细胞增多症组21例、糖尿病母亲儿组23例;对照组82例,无高胆红素血症的高危因素,比较高危因素组及对照组新生儿生后120 h内总胆红素升至第75百分位以上的例数,高危因素组内各疾病组之间比较予χ2 检验。 结果 高危因素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具有高胆红素血症高危因素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明显增高,需加强监测并予早期干预。

[关键词] 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高危因素;小时胆红素

[中图分类号] R722.1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4)22-0145-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influence of high-risk factors on the serum bilirubin level of neonate with hyperbilirubinemia, and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for clinical prevention and early intervention of neonatal hyperbilirubinnemia. Methods A total of 172 neonates with hyperbilirubinemia high-risk factors separated into 5 group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diseases. 48 neonates had intrauterine pneumonia; 33 neonates had neonatal asphyxia; 47 neonates had cephalohematoma; 21 neonates had neonatal polycythemia; 23 infants born by diabetic mother. 82 neonates were in control group, free of hyperbilirubinemia high-risk factors. The numbers of infants whose serum bilirubin were increased to higher than 75 percentile of high-risk factors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ere compared 120 h after born, and different diseases groups were compared by χ2 test method. Result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high-risk factors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 Conclusion Neonates with hyperbilirubinemia high-risk factors are proved to significantly increase the hyperbilirubinemia incidence. Supervision and early intervention should be strengthened.

[Key words] Hyperbilirubinnemia; Neonatal; High-risk factor; Hour serum bilirubin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生理和病理现象,也是争议最多的问题。血清中高水平未结合胆红素对神经系统有损害。近年来,随着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研究的深入,发现血中胆红素明显增高不仅对中枢神经有损伤,而且对心、肝、肾、肺等重要器官及血液、免疫等系统及内皮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1]。2001年我国新生儿黄疸干预推荐方案指出:新生儿黄疸的诊断学名词为日龄胆红素值,2004年美国儿科学会推荐评估新生儿黄疸要使用小时胆红素百分位值[2]。2002年以来我国部分地区也应用美国儿科学会的小时胆红素列线图。2010年起我院新生儿科应用美国的小时胆红素列线图评估新生儿黄疸,现总结分析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0年1月~2012年12月笔者单位新生儿病房住院的存在高胆红素血症高危因素的足月新生儿,出生体重≥2500 g,生后24 h内入院。

1.2 高危因素评价标准

笔者单位新生儿科最常见的高危因素有:宫内感染性肺炎、新生儿生后窒息、头颅血肿、ABO或Rh溶血、红细胞增多症、糖尿病母亲儿。其中头颅血肿为临床查体血肿面积不小于2 cm×2 cm。

1.3 排除病例

ABO或Rh溶血、喂养不耐受、因疾病需要24 h内不能开奶者。其他高危因素如新生儿败血症等因病例数少,亦排除在外。

1.4 纳入病例

高危因素组共172例,其中宫内感染性肺炎48例,新生儿窒息33例,头颅血肿47例,红细胞增多症21例,糖尿病母亲儿23例。对照组为同期新生儿科住院新生儿82例,无黄疸高危因素。

1.5 方法

所有病例均积极治疗原发病。高危因素组及对照组新生儿生后24 h内查血清总胆红素或经皮胆红素,每24小时监测1次,连续监测至生后120h,其中至少有1次血清胆红素。根据2004年美国儿科学会推荐的小时胆红素百分位值列线图,统计总胆红素位于小时胆红素百分位值列线图第75百分位以上的病例数。

1.6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 高危因素组与对照组结果比较

存在黄疸高危因素的早期足月新生儿生后120 h内总胆红素升至第75百分位以上的发生率为29.1%,无黄疸高危因素的对照组早期足月新生儿,生后120 h内总胆红素升至第75百分位以上的发生率为1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新生儿窒息组与宫内肺炎组结果比较

新生儿窒息组生后120h内总胆红素升至第75百分位以上的发生率为30.3%,宫内肺炎组新生儿生后120 h内总胆红素升至第75百分位以上的发生率为2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头颅血肿组与新生儿窒息组结果比较

头颅血肿组新生儿生后120 h内总胆红素升至第75百分位以上的发生率为27.7%,新生儿窒息组生后120 h内总胆红素升至第75百分位以上的发生率为30.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红细胞增多症组与头颅血肿组结果比较

红细胞增多症组新生儿生后120 h内总胆红素升至第75百分位以上的发生率为33.3%,头颅血肿组新生儿生后120 h内总胆红素升至第75百分位以上的发生率为27.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5 糖尿病母亲儿组与红细胞增多症组结果比较

糖尿病母亲儿组新生儿生后120 h内总胆红素升至第75百分位以上的发生率为30.4%,红细胞增多症组新生儿生后120 h内总胆红素升至第75百分位以上的发生率为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3讨论

新生儿黄疸目前仍为新生儿常见的现象,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时期最常见的症状之一,约60%足月儿和80%早产儿可出现肉眼所见的黄疸[3]。笔者单位住院新生儿中,高胆红素血症的新生儿占住院总数的1/5。研究证实,胆红素诱导的神经毒性涉及能量代谢的改变、膜功能的变化、DNA合成的抑制及神经递质的摄取与释放、受体功能和特定蛋白质功能的调控等多方面[4],严重威胁新生儿生命和健康。早期新生儿血脑屏障发育不成熟,重症高胆红素血症一旦形成,重者危及生命,幸存者亦常留有严重、永久的神经系统后遗症[5]。虽然一般病理性黄疸给予去除病因及蓝光照射治疗预后较好,但增加了住院费用、延长了住院时间。故合理的干预时机既可让黄疸新生儿及时得到治疗,避免胆红素对神经系统的损害,亦可避免过度治疗。

高危因素为住院新生儿发生高胆红素血症的主要原因,感染、红细胞增多、头颅血肿等导致胆红素来源增加的因素更易出现黄疸或使原有黄疸加重[6],在窒息缺氧、酸中毒等情况下,血脑屏障开放程度增加,此时不但游离胆红素可以透过血脑屏障,甚至与白蛋白结合的胆红素也可透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进而在细胞膜上聚集、结合、沉积,引起神经毒性[7],故胆红素的动态监测显得尤为重要。2004年美国儿科学会指导方针指示[8]:评估新生儿黄疸风险要将小时胆红素百分位值与高危因素联合分析,小时胆红素百分位值、干预标准及高危因素(风险管理)三者结合在一起处理。2004年结合“小时胆红素百分位”、“高危因素”与“小时龄”制定光照疗法与换血的小时胆红素列线图中,根据高危程度分为三条曲线指导治疗。美国儿科学会推荐的小时胆红素百分位值列线图,包含部分中国香港地区和日本新生儿资料,故2002年以来被国内部分地区医院采用[9]。2013年第8版儿科学教科书中取消了沿用多年的日龄胆红素的诊断标准,采纳美国2004年胎龄>35周新生儿不同胎龄及生后小时龄的光疗标准作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诊断及干预标准[10]。

2004年美国儿科学会指导方针强调医务人员必需控制足月新生儿总胆红素在第40百分位值,第40~75百分位需短期随访,>75百分位则作为密切观察对象[11]。我国足月新生儿出生后,第2~5日血清总胆红素浓度逐渐增高,之后逐渐降低[12],故本研究监测新生儿生后120 h总胆红素。临床常见新生儿黄疸的高危因素为宫内感染性肺炎、新生儿窒息、头颅血肿或明显瘀斑、红细胞增多症、糖尿病母亲儿,为临床常见病及多发病。笔者单位新生儿科应用美国儿科学会推荐的小时胆红素百分位值列线评估新生儿黄疸的动态趋势,以指导临床治疗,得出的结论是:无黄疸高危因素的早期足月新生儿,生后120 h内总胆红素升至第75百分位以上的发生率为14.6%,存在黄疸高危因素的早期足月新生儿生后120 h内总胆红素升至第75百分位以上的发生率为29.1%,高危因素组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无高危因素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高危因素组内 5个疾病组生后120 h内总胆红素升至第75百分位以上分别为27.1%、30.3%、27.7%、33.3%、30.4%,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由此得出结论:对具有黄疸高危因素的早期新生儿应给予胆红素水平密切监测并积极治疗加重黄疸的高危因素,同时对胆红素升至第75百分位以上且具有黄疸高危因素的新生儿进行早期干预,防止出现重度高胆红素血症和预防胆红素脑病。早产儿因其血脑屏障发育不成熟,未结合胆红素透过血脑屏障对神经系统造成危害,故不列入本次研究;新生儿血型不合溶血病因黄疸进展快,程度重,需早期治疗,为避免胆红素的神经毒性,不列入本次研究。本研究缺点为样本量相对较小,有待大样本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Macey MG,Wolf SI,Lawson C. Microparticle formation after exposure of blood to activated endothelium under flow[J]. Cytometry A,2010,77(8):761-768.

[2] 吉杨,周晓玉.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光照疗法的应用及相关问题[J]. 国际儿科学杂志,2013,40(3):272-274.

[3] Maisels MJ,Bhutani VK,Bogen D,et al. Hyperbilirubinemia in the newborn infant>or=35 weeks,gestation:An update with clarification[J]. Pediatrics,2009,124(4):1193-1198.

[4] 赵海燕,陈红武,沈薇. 全自动换血术对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血液内环境影响研究[J].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1,26(4):278-280.

[5] 陈美姬,吴芳,唐雯,等.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血中内皮微粒变化及其意义研究[J].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2, 27(7):537-538.

[6] 邵肖梅,叶鸿瑁,邱小汕. 实用新生儿学[M]. 第4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296.

[7] 庄严,李贵南,周勇,等. 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异常的危险因素分析[J]. 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13,28(1):28-31.

[8] 黄华飞,袁天明,周向明,等. ABO溶血病患儿应用丙种球蛋白的胆红素阈值探讨[J]. 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13,28(4):230-233.

[9] 刘义. 新生儿小时胆红素百分位值列线图[J]. 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09,24(1):51-52.

[10] 王卫平,毛萌,李廷玉,等. 儿科学[M]. 第8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19-122.

[11] 《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 新生儿黄疸诊疗原则的专家共识[J]. 中华儿科杂志,2010,48(9):685-686.

[12] 刘义,杜立中. 新生儿黄疸诊疗原则的专家共识解读[J].中华儿科杂志,2010,48(9):691-694.

(收稿日期:2014-02-19)